
藥物的副作用是情緒病患者須面對的困擾之一。常見的副作用有:嗜睡、頭暈、步伐不穩、專注力下降、肥胖、手抖、皮膚起疹等。
有些副作用若已影響生活,就須跟醫生討論可否更換藥物。像我以前吃鋰鹽,皮膚就長滿青春痘與乾癬,換藥不久後就改善許多。
但有些藥物無法替代,例如帝拔癲。它是我們病友口中的肥胖惡魔冠軍,幾乎吃它的病友都會胖十幾公斤,但醫生通常不會換掉它。
當初我胖了約15公斤,心裡非常受挫,當我知道藥得照吃、短期內也無法減量時,我絕望到快厭世。那時我常想:誰會想跟一個胖子又有病的人談戀愛呢?
我變得自暴自棄,幸好媽媽常常告訴我:「你要當瘦瘦美美的瘋子,還是健健康康的胖子?」
對患者而言,不論是按時吃藥、心理建設、與社會重新連結,都很需要家庭的支持。患者非常需要親友的關懷、開導與陪伴,讓他們能熬過一切,有毅力對抗病魔。
家人需有耐心重複給患者有正確的觀念,才不會產生「因想消除副作用的不適而不吃藥」的後果,耽誤康復進程。
「把握當下、擁有健康,才能順利追求理想身材與人生。」是我至今常提醒自己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