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地緣政治風險遽增的背景下,謝宇程於2023年出版的《我們如何守住台灣:保護家人、事業、財產,需要評估的情勢,必須採取的行動》(商周出版),無疑是一部應時而作、切中民間關切的作品。
作者並非軍事專業出身,卻以其豐富的公共政策與知識服務背景,提出一套貼近民眾日常、結構清晰、可供實踐的風險評估與應對方案。全書從家庭與生活安全出發,展開一場集思廣益、尋求可行方案的社會對話,展現出知識書寫的公共性與責任感。 常民立場與知識整合的寫作取向 謝宇程生於1982年,學術背景橫跨商管與社會科學,曾任職智庫與市府研究單位,亦創辦高端撰述團隊「真識」,長年筆耕於公共事務。相較於傳統安全研究者或軍事戰略分析者,謝氏選擇回到一個台灣公民、家庭成員與企業工作者的日常視角,書寫一部關於「我們如何活下去」的現實之書。
他廣泛訪談中共研究、軍事、保險、移民等領域的十四位專家,並獲三十六位意見領袖推薦,藉由多元知識的整合,為讀者梳理出一套風險辨識與行動選擇的思路。 核心問題與書中結構 全書圍繞四個核心提問展開: (1)棄守台灣是否可接受? (2)台灣是否守得住? (3)我們如何守住台灣? (4)我們該怎麼做? 在這些問題架構下,書中不僅呈現出中共武力犯台的潛在風險,更分析台灣在地理、戰略與軍民動員層面所具備的守備潛力。書寫風格明晰,內容由大至小、由國家至個人,漸次推展,幫助讀者辨識「戰爭與我何干」的實質關聯。作者指出,家人安全、事業持續、財產保存,均將在戰爭情境中面臨挑戰,而這正是我們不得不正視此議題的起點。 可行的守台方案與具體行動建議 本書不僅揭示風險,更提出對應策略。謝氏強調備戰與自保並非軍方或政府的專責任務,而是全民共同的課題。他依據專家意見與自身研析,建構出四種可能結局的分析模型:慘敗失守、不戰獻頭、成功守禦、阻戰勝守。讀者可藉此辨識個人與家庭的脆弱點,進行有系統的風險管理。書中提出多項具體建議,包括: -制定家庭緊急應變計畫 -企業調整供應鏈與備援策略 -支持國防政策與公共監督 -投資國防相關產業、強化社會韌性 這些建議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從日常出發、貼近生活的行動呼籲,顯示出本書務實、親民的取向。 社會對話的起點,公共意識的催化劑 《我們如何守住台灣》的價值,不僅在於其風險評估與行動指南的功能,更在於其所承擔的社會倡議角色。它試圖打破國防與安全議題的專業壟斷,讓普通民眾也能參與其中。
書中以「我們都是局內人」為隱喻,重新界定國防的公共性。這種說理而不煽情、理性而不抽離的書寫風格,使其既具知識的嚴謹,又有情感的溫度。 此外,作者亦指出台灣若能展現全民備戰的意志,更能獲得國際盟友的信任與支持,從而提升台灣的整體戰略韌性。這一點尤具啟發性:備戰,不僅是防禦的手段,更是外交的籌碼與民主的自我實踐。 風險社會中的必要之書 綜上而言,《我們如何守住台灣》是一部在地緣緊張情勢下極具時代意義的作品。它不預設答案,也不販售恐懼,而是試圖建立一種公共討論的語言與行動框架。
謝宇程以其跨領域經歷與書寫能力,成功將抽象的地緣政治轉化為具體的生活課題,讓讀者在思索「台灣如何守得住」的同時,也反思「我們如何共同守住台灣」。 在這場沒有硝煙卻真實存在的未來戰役中,本書如一張醒世之書,一面召喚全民的關注與參與,一面為我們預備好腳步與心志,守護所珍愛之人與家園。對於關心家人、事業與台灣命運的讀者而言,誠為一本不可或缺的行動指南。
■相關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6zbDmLv7x/
■相關視頻■
https://youtube.com/@gen-see-symposium-zh?si=EVmKZRJlZlySnQuM


商周出版(2023/11/07初版.3刷.)李建崑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