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上班五天就要從現在這間日商畢業了。
有幾件事情我想要分享一下:
- 我大約是在六月中旬提出離職,但是我的工作交接對象清單直到七月中旬才被決定。但是我一點也沒有焦慮的感覺,就算只給我三天交接,我也能完成;我就是有這樣的自信。跟不上我,不是我的問題。但還好,我用了一週多的時間交接完畢。但如果今天不是我呢?從交接的名單需要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才能決定,就可以知道這個團隊的領導者平常就沒有思考過,誰有可能離開:(1) 該如何讓他不離開? (2) 他離開後誰可以快速補上這個位置?既然這個團隊沒有留我,就應該事前就擬定好誰會是我的接班人,但看起來是也沒有。
- 交接對象清單公布後,開始很多人來找我處理工作的事情;這反倒是我沒有預料到的情況。原來,我比我想像得重要。但是這對一個團隊來說是健康的嗎?正式公布之後,接手的對象應該就會是後續工作的聯繫窗口,怎麼還會一直找我?如果還是由我處理,後續的發展誰來跟進?領導者應該在公告這件事情的時候,請聯繫工作的人記得 cc 被交接的對象,或者是新的工作就直接找新窗口處理,但這僅僅只是次等的思維。真正一流的團隊,就應該知道要直接找到對的人處理後續工作,還需要別人提醒,那真的太平庸了。而且,不應該有一個位置上的人是那麼無可替代的,這才是為什麼需要有職務代理人的機制。
- 主管正式在會議上向原廠提出我的離職跟接任負責人的清單之後,請我致詞,然後原廠沒有任何反應。會後主管正式發了email將這個會議上的通知書面傳達給原廠,原廠也沒有任何回覆。在商言商,姑且不論個人喜好,我對公司的貢獻,我幫你們賺了多少錢,搞定多少問題,大家心知肚明。完全的沉默跟無視,甚至連個「收到」也不回覆,一點也沒有專業素養,這就是這間原廠的水準所在,而我也心知肚明我的圈層裡面絕對不會有這種不專業的雜質存在,所以離開是對的。
- 我打算在離職前對部門群體做一些幫助,因此自願扛下月末部門聚餐主辦人的工作。我原本的認知是一個專業的團隊,應該就要有人能夠主動承擔,或退一萬步講,被動分擔責任,我都已經把選餐廳訂位的事情在三天之內搞定了,剩下的一點聯繫事項因為我聚餐當週沒有公務機可以聯繫,想找個業務幫忙結果也被拒絕。首先,真的不要太相信自己對團隊的信心,講坦白話,喝酒我叫的車子你不坐嗎?你要坐的話找你幫大家訂個車也只是剛好而已吧。再者,我也只是幫忙統籌而已,講直接一點,我叫你做你就做啦,除非你不要去吃,少在那邊嘰嘰歪歪。但是我覺得這也只是正常情況而已,如果他們這麼棒,我幹嘛離職?
卓越的大腦專注在思想促成行動,普通的大腦看著事情發生被動接受,拙劣的大腦還搞不清楚狀況。希望回到外商可以多遇到一些超強大腦,我真的很期待浸泡在高手圈層中的自己,可以變得多強大。
八月,祝福我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