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來自蔡康永《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結合我晨讀的那些人生故事:沙和尚的鏟子、河神為什麼繞、演藝圈的混法,以及——我的掙扎。

有時候,我們不是沒選擇。我們只是忘了,自己還能選。我們走進一份工作、進入一段關係,習慣了點頭、接受、應付,甚至也習慣了告訴自己:
「這樣就好」「先撐著」「大家都這樣」。久而久之,我們竟然開始相信:「這就是人生吧?」
但蔡康永說的一句話,像一根針,戳破了這樣的麻痺與合理化:
「人生,不是看你有多聰明,而是看你願不願意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是誰在寫你的故事?
我曾經在晨讀裡寫過《西遊記》的沙和尚的故事。
沙悟淨的故事是這樣的:
那天在公園裡我看著書,突然一位穿著舊僧袍、提著月牙鏟的男人走來。
他自稱他是沙和尚。他看著我,問了一句:「我的故事呢?!」
接著他不青紅皂白的開始抱怨,像個老人一樣。他一直說著自己在《西遊記》裡永遠只是背景角色,打怪、吃虧、被冷落,沒人記得他救過誰,只記得他長得不好看。
我想想好像也是,他繼續說:
「你們用別人的筆,把我的故事寫完了,然後還給我一張白紙。你們有沒有問過,我想要怎樣的故事?」
那一刻,我才發現.......
沙和尚,其實不是別人,他是我們內心那個被壓抑、被忽略、被當配角的自己。
這故事很有趣,沙僧是一個天庭天兵天將。
之後被放逐在流沙河變成的妖怪,他專吃高僧,但後來又跟唐僧一起取經。
這一定有後續的故事,但西遊記作者沒有寫出來,最後就默默無聞的做苦勞。
我想,也許自己的故事還是要由自己來寫,別把命運和你的未來交給別人。

🌊繞過去,也是一種走法:河神的啟示
第二個和大家分 想的故事是,河神的故事。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那個問河神的故事嗎?還是只記得金斧頭銀斧頭的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個漁夫走到了河邊,他坐下來問河神:「河神阿,河神,為什麼你們河流都不走直線?」
海上一陣波光,河神笑了笑的回應他說:「因為我們繞阿。」
漁夫再問:「為什麼要繞呢?」
河神說:「因為我們穿不過岩石、翻不過山。」
漁夫又問:「那你們這樣繞來繞去,最後成了什麼?」
河神說:「我們,成了河。」
這最後一句,真的震撼到我。最後我們成了什麼?
人生的路途中有些人硬闖,有些人繞路。
我覺得,這不是懶惰,也不是沒鬥志,你只是還沒明白:
有時候願意繞一下,不是退讓,而是對自己溫柔的尊重。
我也曾繞過。
這一段時間,我一邊當老師,一邊寫文章、經營閱讀社群。
有人說我沒決心,怎麼不直接辭職創業?
但其實.....我願意繞,因為我還沒準備好直衝,我怕衝個頭破血流
但我又不願意停下腳步。這不是逃避,而是一種不想被逼死的堅持。

🎬演藝圈「混」出來的價值:努力不等於拼命,選擇才是關鍵
最後這個故事,我想很符合我的價值觀,這是,康永哥的情商課3裡面的一個故事。
一位在演藝圈奮鬥的朋友,白天在超市打工。
有天他很煩惱地說:「糟糕,我把貨排太整齊了,店長想升我當班長……怎麼辦?」
表現得太好,還是一種困擾?! 他不是開心,而是焦慮。很不可思議吧?!
因為他知道升班長代表排班更多,時間更難抽空去試鏡、去面試。
「我不能太認真混,因為我願意認真在我真正想走的路上。」
你願不願意混?
那不是懶,而是你知不知道「你真正願意努力的地方」在哪裡。
康永哥說得很實在:
「能混過去的事,就別太認真做;你要把精神留給你願意做的那件事。」

📜你不願意選擇的劇本,再努力演也是悲劇
其實一直到現在,很多人到了三十、四十歲,還在問:「我真的喜歡現在的生活嗎?」
但其實,我們該問的不是「喜不喜歡」,而是:
「我願不願意繼續這樣活下去?」
如果人生就像一個錄影帶,可以一直重播,你會希望你的人生是這樣的劇本嗎?
你說你沒得選,但你每天都能選今天要穿什麼、追哪部劇、吃什麼晚餐……
怎麼輪到人生,就說「沒選擇」?
是沒得選,還是你不敢選?
☕️從「不反應」開始,找回選擇權
我有一篇文章說到:不反應的練習,「你不是沒自制力,你只是反應太快了。」
別人問你就答應、訊息來了馬上回、工作排下來就埋頭去做。
但你有沒有給自己一點空白,問問:「我願不願意?」
這五個字,不是脫口而出的口頭禪,而是一種內在的選擇權。
這五個字,也許需要莫大的勇氣,但不說出口,是否就會像沙和尚一樣?
不反應不是冷漠,是一種重拾選擇權的方法
這句話其實是一種人生的主動權。
放慢一點。呼吸一口氣。然後問自己:
這件事,我願意嗎?

✍️願意,是一場日常版的革命
蔡康永的書也有說道,不是要你反抗世界,而是要你學會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心。
你可以為了錢而工作,但你要知道自己願不願意。
你可以暫時妥協,但你要知道,不要習慣委屈。
因為「願意」的反義詞,不是「不願意」,而是....「我沒想過可以選。」
別再演別人的劇了。
選你自己想選,做你自己想做,演你自己想演。
劇本的第一頁,該寫上你的名字。
你一直活得很用力,卻從沒活得很願意。
願意那一刻,人生才不是配角,而是你掌鏡的電影。

📚閱讀延伸推薦:
📣加入日積月累研究室,一起練習願意的人生
在這裡,我們每週晨讀一本書、做一件願意的事。
你可以聽故事、寫日記、發問,或什麼都不做,只願意待著。
📌 加入LINE社群 —— 給願意的人,一條河的方向
如果你讀到這裡,也許你也正在問自己:
「我最近願意做的一件小事,是什麼?」
歡迎留言,讓我們一起,把願意,活成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