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臨危受命,被指派辦活動,卻發現自己要從零開始規劃流程、設計邀請函、還得親自站上舞台主持?沒有前例可循、沒有公關公司支援,話說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有參與的經驗最起碼可以依樣畫葫蘆,但偏偏不巧人生中第一次參加的開幕式/黑客松就要自己辦.....
我從大學時期擔任活動總召(黑客松與營隊)一路辦到職場大型開幕式,成功邀請到15位上市櫃公司董事長與總經理,讓新創公司在陌生領域迅速打開品牌聲量。
不論你是:- 行銷/活動新手
- 負責開幕式與展覽的專案 PM、公關人員
- 希望提升專案執行力與細節掌控的年輕主管
- 在中小企業自辦活動的多工負責/內部自辦活動/展會的人員
我將拆解「事前規劃、會前準備、現場執行、會後回顧」四大階段,並分享我在開幕式、黑客松、展覽中實戰累積的 Tips—即使不靠外包,也能辦出高水準、被高層稱讚的活動。
I. 事前規劃
「如果我有一小時拯救世界,我會花55分鐘去確認問題為何,只以5分鐘尋找解決方案。」
這句話也適用於活動規劃。事前思考得夠清楚,活動才不容易「中場崩盤」。
1. 釐清目的:善用 5W1H+人事時地物
不同活動的目的不同:
- 開幕式:建立品牌公信力,邀請商界重要關係人、key players 與媒體
- 展覽參與:提升產業曝光度,蒐集潛在名單
- 黑客松:吸引特定人才與業師參與,強化社群互動與技術能見度
除了基本的 5W1H,我也習慣用「人事時地物」對照思考:
- 人:多少參與者?誰是主講人/來賓?工作人力怎麼分配?
- 事:活動形式與主要內容是什麼?預期達到什麼樣的成效?
- 時:最佳舉辦時段、時長與流暢性
- 地:場地是否符合同時容納、動線、音響、媒體需求?在辦公室還是飯店會場?
- 物:流程上需要哪些物資、什麼時點到場、怎麼使用與回收?
2. 活動流程表:全景+角色推演
請務必在前期就建立活動總表,看似簡單但面對龐雜的內容,有記錄真的會救你於水火之中…..特別是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與此同時,用「全觀者」視角推演流程,再依次切換到主持人、來賓、演講者、工作人員角色模擬整個活動,沙盤推演、揪出漏洞。

開幕式:簡單地敘述每個環節將進行的事 並 指派負責同仁
3. 經費控管:有紀錄、有預算、有底氣
向老闆爭取預算時,請用一段話說明活動目標與預期效益,確認預算時請保留書面紀錄(email 或文字對話),和老闆(出錢者)“溝通”預期想達到的效益 以及 爭取活動預算,這裡的溝通不是單方面的接受老闆的指示,包含多問一些問題詢問老闆對於成果的想像是什麼(一起想像最終結果),如果老闆沒有什麼想法,也可以開始搜集資料規劃後先跟老闆過一次,確認老闆的想法。
與此同時請記得,並與各廠商確認:
- 報價單與付款條件(前金/尾款)
- 是否開發票/收據
- 付款與交付的時程
我通常傾向先拿到報價單、款項多分為前金(訂金)&尾款,尾款會在最後一項任務完成後給付,發票最晚會在付尾款時取得。
II. 籌備與宣傳|細節打底,才有餘裕處理變數
A. 實體準備:場地、物資與人力溝通
- 場地租借:須確認是否符合老闆對氛圍的期待、音響與走位順暢、無遮擋死角、會後清場與垃圾處理方式,例如:當時開幕式製作背景板讓來賓簽到&拍照(與老闆合影),但因為太大還請印刷廠安排車&與飯店溝通很久 且 飯店不協助處理過大的垃圾….當時還另外請人清運”
- 輸出品與備品:背景板、手冊、名片、名牌、DM 請提早準備,預備量
- 因為輸出品需要時間,手冊跟DM要提早完成排版,預留至少一週工作天確認印刷
- 先看sample之後打印也很重要
- 若公司沒有designer可協助修改,我也會請印刷廠看能否幫忙協助微調排版/字型
- [Tips] 邀請函是發給上市上櫃的董事長們,內容打印後抬頭署名跟簽名都是手寫….為了要有份量感,特意去找磅數高的珍珠紙,印起來非常美!
- 協力人員溝通:請確認主持人腳本、演講者交通安排、現場志工動線與備援方案
- 協力人員會有:活動進行的rundown(也有連結可以看細部說明)、總召&副召的聯繫方式,核心思想是不要有人不知道自己在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
B. 宣傳與邀請函:沒有網站也要有體面露出
- 我曾翻譯後手工做 Google Site 當臨時官網 (沒有繁中官網),避免讓人覺得公司「找不到蹤影」
- 新聞稿預先寫好,現場活動當天可微調後釋出提供給媒體朋友參考
- 與媒體接洽時確認:是否可採訪老闆/交通費補助/採訪素材需求。
- 展會邀約:建議業務將重要客人先約好來訪時間,以便技術可以協調配合展出&保證同時不會有兩組重要的客人出現接待人力不夠的問題。
- 董事長級來賓邀請流程要尊重秘書、安排飲食喜好、車牌接待、花籃聯繫都要到位。開幕式邀約時,去電高層,所以大多是與對方秘書對接後續,中心主旨就是千萬要非常尊重、慎重地接待各位日理萬機的老闆們!(通常他們的秘書都超級幹練的~),有三種結果:
- 會參與,開車前來:需詢問飲食忌口、記下車號、協助引導(包含停車場會事先告知同仁車牌並舉牌引導)直到就座
- 會參與,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前來:需詢問飲食忌口、提供轉乘引導(當時是明確告知搭哪班高鐵去回+安排接駁小巴)、協助引導直到就座
- 不參與/會參與,送花籃:記得先聯繫好公司附近的花店,挑選合宜的品項提供給對方秘書唷~(意外發現,滿多首長或老闆流行送花籃)
- 其他:主持人(主持人的主持稿&活動搭配安排)、演講者邀請、參與者的通勤、活動志工、活動物品、餐食&宣傳物品等等
- 活動細部流程&動線規劃:魔鬼都在細節裡

展會前的準備,每條都有DDL跟負責人,結果明確
III. 現場執行|活動進行中的關鍵環節
A. 排練與彩排:不是走流程,而是「驗漏洞」
- 活動前會有總彩排外,若活動像是黑客松持續五天,我們每天晚上所有工作人員無論多晚都會覆盤一次(大概30-60分鐘內不等),如果像是開幕式這種只有一天,會在完成後進行總覆盤。
- 總召/主持人不建議同一人兼任(親測會崩潰,除非總召有其他成員可以暫代)
上面的展會前活動如果有準備好,這時候就可以養好精神準備投入活動!

B. 展會的話術訓練與現場分工
- 將產品介紹腳本、常見 Q&A、競品對比事先製作成話術卡,講話術好像不是很dencent,但主要因為來支援展會同仁對眾多產品不一定很熟悉,所以會需要一定的事前訓練
- 技術與非技術人員須分流

FAQ我連腳本都寫了 XD
C. 展會現場分工與注意事項
- [Tips] 參與展會時,現場需注意:
- 絕對要注意用電(當時參與的展品需要大量用電,是前要與技術單位溝通電壓)
- 網路(展會時人很多,有時訊號會很差看是否準備網路)
- 活動展會緊急聯絡人(e.g. 展覽中攤位的牆體脫落,可以找誰來緊急幫忙修復)
- 也遇過活動過程中參與者沒吃早餐貧血暈倒要送急救的…..
- [Tips] 參與展會時,人力分工時需注意:
- 當場簡單分技術(顧展品)& 其他,若有時間我們也會繞去競品或者合作夥伴的攤位逛逛,前幾天可以穿便服(在大家把臉看熟之前),去搜集商業情報 XD
- 展會通常第一天是閉門邀請(媒體&同業)、第二三天人多,最後會有很多外部看熱鬧、拿贈品的人,會調整多調派人手。
- 名片每天都要儲存(用CC名O王做好分類)有時間就要做一點,不然之後很辛苦~
- 輪流吃飯&場地隨時保持乾淨
桌面上簡單放一個QR code導入官網,可以在DM發完後擋一下~
IV. 活動後回顧|讓一次活動產出最大化
A. 成果整理
- 當天:照片、影片、新聞稿追蹤
- 一週內:結清款項、彙整名片、建立 CRM供後續follow-up
- 問卷與數據分析:評估活動成效與建議改進方向
B. 品牌延伸:讓活動不只「熱鬧」,更「記得你」
活動是公司對外建立信任的機會,不只是現場一場秀。後續因為開幕式辦得好,業務同仁在拜訪的時候意外順利跟客戶開啟話題!而黑客松結束後,我大概在2-3年內都還會遇到參加過該場活動朋友,以各種奇妙的緣分再次重逢或共事。即使資源有限、不靠外包,只要規劃精準、執行細緻,也能創造超出預期的價值。
讓活動成為品牌的延伸
對外活動絕對不是只是「現場熱鬧」,而是一次打造品牌記憶、建立信任的機會。只要方法對,沒請公關公司你也可以做得很專業並走入使用者的內心。
對內是一次跨部門合作分工的展現,上述的所有事情,若沒有授權出就變成要一個人去追、完成全部的事項(是不是看到就「倒彈」)要記得不要貪做所有事:分工比英雄主義重要。做好事前準備後,剩下的就是隨機應變。
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也期望透過活動讓更多人看見,
如果你也曾辦過活動、遇過雷點、或有自己的祕訣,歡迎留言分享你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