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需要一個簡單的定義:因子衰退(Factor Decay)是指一個過去被證明能夠有效預測股票未來報酬的因子,其預測能力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減弱甚至消失的現象。
這就像發現了一個秘密的釣魚點,一開始只有你知道,每次去都滿載而歸。但當這個地點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後,魚很快就會被釣光,這個釣點的「超額回報」就消失了。
因子衰退的原因可以主要歸為兩大類:外部市場因素和內部研究因素。一、 外部市場因素
這是最主要、也最難以避免的原因,源於市場本身的演化。
1. 策略的擁擠與套利
- 發現與模仿:當一個有效的因子被學術界(如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或業界發現後,研究報告和論文會使其廣為人知。(所以有效的因子,一般量化投資人不太願意公開)
- 資金湧入:量化基金、對沖基金和其他投資者會開發類似的策略來利用這個因子。大量的資金湧入,開始買入被該因子標記為「好」的股票,並賣出「壞」的股票。
- 優勢被侵蝕:這種集體行為會直接影響價格。被低估的股票價格會被推高,被高估的股票價格會被壓低,從而壓縮了這個因子能夠帶來的超額報酬空間。最終,這個因子的「油水」被榨乾,套利空間消失。
- 交易成本上升:當大量資金同時追逐同一類股票時,會增加交易的衝擊成本(Impact Cost)和滑價(Slippage),進一步侵蝕了策略的獲利能力。
- 經典案例:價值因子(Value Factor)。在被發現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買入低估值股票的策略非常有效。但隨著價值投資理念的普及和大量資金的湧入,價值因子的超額回報在過去十多年裡表現得相對掙扎(現在基本上無效了...)。
2. 市場結構的改變
- 法規變化:監管機構的政策會改變市場的遊戲規則。例如,交易規則的修改、對高頻交易的限制等,都可能讓過去基於某些規則漏洞的因子失效。
- 參與者結構變化:高頻交易(HFT)的興起:極大地縮短了市場對資訊的反應時間,許多基於短期價格延遲或微觀結構的因子因此失效。
- 散戶的崛起:隨著零手續費券商和社群媒體的普及,散戶的集體行為(如Meme股現象)有時會壓倒傳統的基本面或量化因子,導致模型短期失靈。
- 技術進步:交易技術的進步,如主機託管和演算法交易,使得市場效率變得更高,許多舊的、基於速度優勢的因子不復存在。
3. 數據與技術環境的變遷
- 數據源的演進:過去,因子主要基於財報、股價等傳統數據。現在,另類數據(Alternative Data)如衛星圖像、信用卡交易數據、網路輿情、供應鏈數據等被廣泛應用。如果你的因子模型仍然只依賴傳統數據,你可能已經處於資訊劣勢。
- 資訊傳播速度:社群媒體和即時新聞使得資訊傳播幾乎沒有延遲,許多基於「資訊發布後價格反應延遲」的事件驅動型因子效果大打折扣。
4. 宏觀經濟「典範轉移」
- 市場在不同的宏觀經濟環境下(如高通膨 vs. 低通膨、高利率 vs. 低利率、經濟擴張 vs. 衰退),其運作邏輯和驅動因素會發生根本性變化。一個在低利率、穩定成長環境下表現優異的因子(如成長因子、動能因子),在轉變為高通膨、高利率的緊縮環境時,可能會表現得非常糟糕。這種「典範轉移」會導致整個因子集的有效性發生重構。
二、 內部研究因素
這類原因源於量化研究過程本身,可以視為一種「自致的」衰退。
1. 過擬合與數據挖掘 (Overfitting & Data Mining)
- 過擬合 (Overfitting):這是量化研究中最常見的陷阱。研究員在開發模型時,過度地擬合了歷史數據,導致模型不僅學習了歷史中的真實「信號(Signal)」,也學習了大量的「噪音(Noise)」。這個模型在歷史回測中看起來完美無瑕,但在應用於未來的真實市場時,由於噪音不會重複,模型便會立刻失效。這就像一個學生靠死記硬背考古題拿了高分,但一遇到新題型就完全不會。
- 數據挖掘 (Data Mining):研究員在海量的數據中測試了成千上萬種可能的變數組合,最終找到了一個在統計上看起來顯著的因子。然而,這很可能只是一個隨機的假性關聯,在樣本外或未來數據中不具備任何預測能力。這被稱為「數據挖掘偏誤」。
2. 缺乏經濟學直覺
- 一個好的因子不僅應該在數據上有效,其背後更應該有堅實的經濟學或行為金融學的邏輯支撐。例如,動能因子背後是投資者的追高殺跌行為,價值因子背後是均值回歸的理念。如果一個因子僅僅是數據挖掘的產物,缺乏合理的解釋,那麼它很可能是不穩定的,其衰退的風險極高。
因子衰退是量化投資領域的「熵增定律」,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自然過程。市場的適應性、競爭的加劇和技術的演進,共同推動著Alpha的不斷消亡。
因此,成功的量化投資機構並非擁有一勞永逸的「聖杯」因子,而是建立了一套能夠持續應對因子衰退的系統。這包括:
- 不斷的研究與創新:持續尋找新的、更獨特的數據源和因子。嚴謹的研究流程:透過嚴格的樣本外測試、穩健性檢驗來避免過擬合。
- 動態的監控與調整:實時追蹤因子表現,並在因子失效時有相應的應對機制。多元化的因子組合:將多個低相關性的因子組合在一起,以分散單一因子衰退帶來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