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投資中「因子衰退」的核心原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首先,我們需要一個簡單的定義:因子衰退(Factor Decay)是指一個過去被證明能夠有效預測股票未來報酬的因子,其預測能力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減弱甚至消失的現象。

這就像發現了一個秘密的釣魚點,一開始只有你知道,每次去都滿載而歸。但當這個地點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後,魚很快就會被釣光,這個釣點的「超額回報」就消失了。

因子衰退的原因可以主要歸為兩大類:外部市場因素和內部研究因素。

一、 外部市場因素

這是最主要、也最難以避免的原因,源於市場本身的演化。

1. 策略的擁擠與套利

  • 發現與模仿:當一個有效的因子被學術界(如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或業界發現後,研究報告和論文會使其廣為人知。(所以有效的因子,一般量化投資人不太願意公開)
  • 資金湧入:量化基金、對沖基金和其他投資者會開發類似的策略來利用這個因子。大量的資金湧入,開始買入被該因子標記為「好」的股票,並賣出「壞」的股票。
  • 優勢被侵蝕:這種集體行為會直接影響價格。被低估的股票價格會被推高,被高估的股票價格會被壓低,從而壓縮了這個因子能夠帶來的超額報酬空間。最終,這個因子的「油水」被榨乾,套利空間消失。
  • 交易成本上升:當大量資金同時追逐同一類股票時,會增加交易的衝擊成本(Impact Cost)和滑價(Slippage),進一步侵蝕了策略的獲利能力。
  • 經典案例:價值因子(Value Factor)。在被發現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買入低估值股票的策略非常有效。但隨著價值投資理念的普及和大量資金的湧入,價值因子的超額回報在過去十多年裡表現得相對掙扎(現在基本上無效了...)。

2. 市場結構的改變

  • 法規變化:監管機構的政策會改變市場的遊戲規則。例如,交易規則的修改、對高頻交易的限制等,都可能讓過去基於某些規則漏洞的因子失效。
  • 參與者結構變化:高頻交易(HFT)的興起:極大地縮短了市場對資訊的反應時間,許多基於短期價格延遲或微觀結構的因子因此失效。
  • 散戶的崛起:隨著零手續費券商和社群媒體的普及,散戶的集體行為(如Meme股現象)有時會壓倒傳統的基本面或量化因子,導致模型短期失靈。
  • 技術進步:交易技術的進步,如主機託管和演算法交易,使得市場效率變得更高,許多舊的、基於速度優勢的因子不復存在。

3. 數據與技術環境的變遷

  • 數據源的演進:過去,因子主要基於財報、股價等傳統數據。現在,另類數據(Alternative Data)如衛星圖像、信用卡交易數據、網路輿情、供應鏈數據等被廣泛應用。如果你的因子模型仍然只依賴傳統數據,你可能已經處於資訊劣勢。
  • 資訊傳播速度:社群媒體和即時新聞使得資訊傳播幾乎沒有延遲,許多基於「資訊發布後價格反應延遲」的事件驅動型因子效果大打折扣。

4. 宏觀經濟「典範轉移」

  • 市場在不同的宏觀經濟環境下(如高通膨 vs. 低通膨、高利率 vs. 低利率、經濟擴張 vs. 衰退),其運作邏輯和驅動因素會發生根本性變化。一個在低利率、穩定成長環境下表現優異的因子(如成長因子、動能因子),在轉變為高通膨、高利率的緊縮環境時,可能會表現得非常糟糕。這種「典範轉移」會導致整個因子集的有效性發生重構。

二、 內部研究因素

這類原因源於量化研究過程本身,可以視為一種「自致的」衰退。

1. 過擬合與數據挖掘 (Overfitting & Data Mining)

  • 過擬合 (Overfitting):這是量化研究中最常見的陷阱。研究員在開發模型時,過度地擬合了歷史數據,導致模型不僅學習了歷史中的真實「信號(Signal)」,也學習了大量的「噪音(Noise)」。這個模型在歷史回測中看起來完美無瑕,但在應用於未來的真實市場時,由於噪音不會重複,模型便會立刻失效。這就像一個學生靠死記硬背考古題拿了高分,但一遇到新題型就完全不會。
  • 數據挖掘 (Data Mining):研究員在海量的數據中測試了成千上萬種可能的變數組合,最終找到了一個在統計上看起來顯著的因子。然而,這很可能只是一個隨機的假性關聯,在樣本外或未來數據中不具備任何預測能力。這被稱為「數據挖掘偏誤」。

2. 缺乏經濟學直覺

  • 一個好的因子不僅應該在數據上有效,其背後更應該有堅實的經濟學或行為金融學的邏輯支撐。例如,動能因子背後是投資者的追高殺跌行為,價值因子背後是均值回歸的理念。如果一個因子僅僅是數據挖掘的產物,缺乏合理的解釋,那麼它很可能是不穩定的,其衰退的風險極高。

因子衰退是量化投資領域的「熵增定律」,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自然過程。市場的適應性、競爭的加劇和技術的演進,共同推動著Alpha的不斷消亡。

因此,成功的量化投資機構並非擁有一勞永逸的「聖杯」因子,而是建立了一套能夠持續應對因子衰退的系統。這包括:

  • 不斷的研究與創新:持續尋找新的、更獨特的數據源和因子。嚴謹的研究流程:透過嚴格的樣本外測試、穩健性檢驗來避免過擬合。
  • 動態的監控與調整:實時追蹤因子表現,並在因子失效時有相應的應對機制。多元化的因子組合:將多個低相關性的因子組合在一起,以分散單一因子衰退帶來的風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S的量化投資
100會員
181內容數
成大財金研究所畢業的投資作家,專注於價值投資及量化投資領域。擅長通過深入的基本面分析挖掘被低估的優質公司,以合理價格購買長期成長潛力的資產。
k.S的量化投資的其他內容
2025/07/28
身為一個量化投資人,就來介紹一下什麼是量化 我以「月換股」作為一種量化投資的實踐方式,現行採量化篩選股票,技術分析進出場 今天,讓我們去理解量化投資不僅僅是一種「方法」,更是一種看待市場的「世界觀」。我們將剖析其背後的哲學意義,並勾勒出設計一個有效策略的完整路徑。 第一部曲:重新定義「投資」—
2025/07/28
身為一個量化投資人,就來介紹一下什麼是量化 我以「月換股」作為一種量化投資的實踐方式,現行採量化篩選股票,技術分析進出場 今天,讓我們去理解量化投資不僅僅是一種「方法」,更是一種看待市場的「世界觀」。我們將剖析其背後的哲學意義,並勾勒出設計一個有效策略的完整路徑。 第一部曲:重新定義「投資」—
2025/07/27
對「策略4.3」進行客觀的數據陳述與分析,分為「隔夜短線特徵」與「月度持有長期績效」兩部分。 一、 隔夜短線特徵分析 (樣本數:18,441筆) 此部分分析策略篩選股後,下一個交易日的日內價格表現。 最高價表現 (由開盤至盤中最高點)平均報酬率:+2.49%。報酬分佈:所有樣本的盤中最高價均高
Thumbnail
2025/07/27
對「策略4.3」進行客觀的數據陳述與分析,分為「隔夜短線特徵」與「月度持有長期績效」兩部分。 一、 隔夜短線特徵分析 (樣本數:18,441筆) 此部分分析策略篩選股後,下一個交易日的日內價格表現。 最高價表現 (由開盤至盤中最高點)平均報酬率:+2.49%。報酬分佈:所有樣本的盤中最高價均高
Thumbnail
2025/07/26
計算一個月左右的籌碼數據佐以月營收成長因子 並計算符合條件的股票後以排名做計算 回測結果如下 --- 總體回測結果 --- 時間範圍: 2017-01-12 ~ 2025-07-10 區間總報酬: 128819.61 % 年化報酬率: 132.46 % 最大回撤 (MDD): -38.
Thumbnail
2025/07/26
計算一個月左右的籌碼數據佐以月營收成長因子 並計算符合條件的股票後以排名做計算 回測結果如下 --- 總體回測結果 --- 時間範圍: 2017-01-12 ~ 2025-07-10 區間總報酬: 128819.61 % 年化報酬率: 132.46 % 最大回撤 (MDD): -38.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你可能從沒想過,一串看似無關緊要的數字,竟然能夠在潛移默化間扭曲我們對價格的認知,這就是「錨定效應」。在William Poundstone所著的《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一書中,花了幾個章節的篇幅討論「錨定效應」對價格判斷的影響。
Thumbnail
你可能從沒想過,一串看似無關緊要的數字,竟然能夠在潛移默化間扭曲我們對價格的認知,這就是「錨定效應」。在William Poundstone所著的《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一書中,花了幾個章節的篇幅討論「錨定效應」對價格判斷的影響。
Thumbnail
在「糟糕的投資方法」中,會看到投資人習慣透過「投資偏見」進行投資,這些偏見也是股票投資市場上的「迷信」。例如過度依賴技術線型、頻繁停損停利、研究總經、認為高風險高回報、或想靠多次進出迅速累積超額報酬 會說這些迷信與偏見的原因在於:這些方法雖然聽起來合理,但卻無法透過科學性的統計數據驗證是真的有效的
Thumbnail
在「糟糕的投資方法」中,會看到投資人習慣透過「投資偏見」進行投資,這些偏見也是股票投資市場上的「迷信」。例如過度依賴技術線型、頻繁停損停利、研究總經、認為高風險高回報、或想靠多次進出迅速累積超額報酬 會說這些迷信與偏見的原因在於:這些方法雖然聽起來合理,但卻無法透過科學性的統計數據驗證是真的有效的
Thumbnail
「技術分析」所分析的根本不是數字,而是數字背後的市場心理學…… 不知道何時開始,重視基本面且長於基本分析者,就會被冠上價值投資兼長期投資者,就一定得信奉巴菲特那套獨特的投資哲學,對不起,咱老師是黃蛙,你不能把咱唾棄的理論,說是咱投資觀念核心 不放心就持股比例再減碼10%吧,電子股恐怕還要修正……
Thumbnail
「技術分析」所分析的根本不是數字,而是數字背後的市場心理學…… 不知道何時開始,重視基本面且長於基本分析者,就會被冠上價值投資兼長期投資者,就一定得信奉巴菲特那套獨特的投資哲學,對不起,咱老師是黃蛙,你不能把咱唾棄的理論,說是咱投資觀念核心 不放心就持股比例再減碼10%吧,電子股恐怕還要修正……
Thumbnail
金融市場以投機性題材的順序是 1.股價創造消息,消息帶動人氣 懂得這個順序的操盤手,就不會陷入重複的人性循環 從30年前到現在的上市上櫃公司都是持續增加,所以題材都只會更多元化,消息更是十面埋伏各種劇情 2.股價漲來自題材,跌於事實 沒題材就算低本益比都沒有用,因為市場跟技術面只能靠鈔
Thumbnail
金融市場以投機性題材的順序是 1.股價創造消息,消息帶動人氣 懂得這個順序的操盤手,就不會陷入重複的人性循環 從30年前到現在的上市上櫃公司都是持續增加,所以題材都只會更多元化,消息更是十面埋伏各種劇情 2.股價漲來自題材,跌於事實 沒題材就算低本益比都沒有用,因為市場跟技術面只能靠鈔
Thumbnail
股市最常見被有錢人使用的心理學就是"促發效應" 舉例兩個例子就好 1.最基本的就是外資目標價當你曾經遇到持股被調降目標價 股價隔天下跌你就會記住這個記憶,在下一次你就會有預設立場,但最後就會陷入瞎忙你開始猜不透這次是真還是假,然後開始找答案 2.有錢人畫的圖當你第一次看到W型態買進大賺
Thumbnail
股市最常見被有錢人使用的心理學就是"促發效應" 舉例兩個例子就好 1.最基本的就是外資目標價當你曾經遇到持股被調降目標價 股價隔天下跌你就會記住這個記憶,在下一次你就會有預設立場,但最後就會陷入瞎忙你開始猜不透這次是真還是假,然後開始找答案 2.有錢人畫的圖當你第一次看到W型態買進大賺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投資者在選擇股票時應該關注的三大要素:企業管理的改變、企業研發的競爭以及國家政策的改變。通過深入分析這三個要素,投資者可以更好地瞭解股票市場的本質,並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投資者在選擇股票時應該關注的三大要素:企業管理的改變、企業研發的競爭以及國家政策的改變。通過深入分析這三個要素,投資者可以更好地瞭解股票市場的本質,並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總經指標在投資研究流程中的作用,強調個體股票和產業的發展可能比總經指標更直接地影響股價表現,並提出對於總經指標的觀點。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總經指標在投資研究流程中的作用,強調個體股票和產業的發展可能比總經指標更直接地影響股價表現,並提出對於總經指標的觀點。
Thumbnail
祝福大家新年快樂!好運龍總來!本影片深入探討了價格波動和趨勢形成的背後原因,並且解析了趨勢追隨策略如何在金融市場中發揮作用。透過對「天災」和「人禍」對市場供需影響的分析,我們了解到,無論是自然災害還是人為因素,如戰爭、囤積居奇、經營管理不善等,都能引發市場價格的波動,從而形成趨勢。
Thumbnail
祝福大家新年快樂!好運龍總來!本影片深入探討了價格波動和趨勢形成的背後原因,並且解析了趨勢追隨策略如何在金融市場中發揮作用。透過對「天災」和「人禍」對市場供需影響的分析,我們了解到,無論是自然災害還是人為因素,如戰爭、囤積居奇、經營管理不善等,都能引發市場價格的波動,從而形成趨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