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成就感不見了,怎麼辦? 不離職也能讓生活有亮光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我做的工作,好像不再讓我感到有成就感了。」

這句話,我聽過很多次。不是因為工作不好,也不是討厭這份職位,而是一種說不出的空虛。事情照做、責任照扛,卻總覺得心裡少了什麼。

很多人到了四十、五十歲,會開始問自己:工作到底是為了什麼?

我的朋友小梅姐就是這樣。她在一家公司工作二十年,過去總把成就感綁在表現上。但當工作變得熟悉、流程重複,努力不再被看見,想改變卻推不動時,成就感也慢慢消失了。薪水還可以、工作也穩定,所以她並不打算換工作,但她的眼神裡,總透著一絲落寞。

最近見到她,我發現她的眼神亮了。我問她做了什麼改變,她笑著說:

她開始去爬山,挑戰體能與意志,也參加腳踏車環島,從日出騎到黃昏,流汗、吃苦、笑出來。她說,那些風景、那些咬牙撐過的坡道,讓她重新感受到「我還活著」的踏實。

她沒有換工作,但換了一種生活方式。現在的她,依然上班,但多了生活的節奏與重心。整個人看起來更輕盈、更開朗。

如果你也有類似的感受,不需要急著討論離職。這些情緒只是在提醒你,原來的成就感來源,已無法支撐此刻的你。你需要一些新的連結與期待,需要重新問自己:「我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人生不只一種活法。如果工作給不了你成就感,就去生活裡找回它。工作之外,人生還有風景、興趣、挑戰與陪伴。

真正的成就感,不一定來自職稱與表現,而是來自那份「我還能選擇、還願意前進」的確定感。

你的人生,不必靠工作來證明。你的人生,由你自己定義。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瑞丘・生涯大小事沙龍
5會員
27內容數
我將在這持續分享職場觀察、學習成長與職涯發展相關的內容,透過我的實務經驗與專業視角,陪你一起釐清方向、發掘潛力,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生涯路徑。希望這裡的文字與對話,能成為你前行路上的陪伴與支持。
2025/07/28
許多職場誤解與情緒,並非來自對方的惡意,而是我們「以為被針對」的主觀解讀。莊子的空船寓言提醒我們,很多時候讓你憤怒的,其實只是你認定對方「有意不回應」,而非事實如此。學會「虛己而處」,將某些衝突當成無心之舉,暫時放下情緒,反而能多一點理解與溝通空間。這篇文章,教你如何在職場中安放情緒,不輕易受傷。
Thumbnail
2025/07/28
許多職場誤解與情緒,並非來自對方的惡意,而是我們「以為被針對」的主觀解讀。莊子的空船寓言提醒我們,很多時候讓你憤怒的,其實只是你認定對方「有意不回應」,而非事實如此。學會「虛己而處」,將某些衝突當成無心之舉,暫時放下情緒,反而能多一點理解與溝通空間。這篇文章,教你如何在職場中安放情緒,不輕易受傷。
Thumbnail
2025/07/27
四十歲才想轉換跑道,會不會來不及了?你可能這樣問自己。但你擁有的職場歷練、穩健心態與成熟的溝通能力,反而是跨行轉職最需要的關鍵武器。這篇文章教你如何盤點技能、調整履歷、建立人脈,讓你將過去的經驗轉化成全新的職涯競爭力。不要懷疑自己,現在就是你重新出發的最佳時機!
Thumbnail
2025/07/27
四十歲才想轉換跑道,會不會來不及了?你可能這樣問自己。但你擁有的職場歷練、穩健心態與成熟的溝通能力,反而是跨行轉職最需要的關鍵武器。這篇文章教你如何盤點技能、調整履歷、建立人脈,讓你將過去的經驗轉化成全新的職涯競爭力。不要懷疑自己,現在就是你重新出發的最佳時機!
Thumbnail
2025/07/26
當我們年紀漸長,卻開始由年輕主管帶領,內心或許會有些不適與掙扎。這篇文章分享在面對「主管比自己年輕」時,如何調整心態、看見自己的價值,並找到與新世代共事的平衡點。你會發現,年齡不是問題,願意學習與合作,才是讓自己持續前行的關鍵。
Thumbnail
2025/07/26
當我們年紀漸長,卻開始由年輕主管帶領,內心或許會有些不適與掙扎。這篇文章分享在面對「主管比自己年輕」時,如何調整心態、看見自己的價值,並找到與新世代共事的平衡點。你會發現,年齡不是問題,願意學習與合作,才是讓自己持續前行的關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工作太閒,真的好無聊! 有些人會覺得這算什麼煩惱,也太讓人羨慕了吧!但工作很閒會很無聊,就會像是掉入一個重力很大的星球,時間變得很緩慢。
Thumbnail
工作太閒,真的好無聊! 有些人會覺得這算什麼煩惱,也太讓人羨慕了吧!但工作很閒會很無聊,就會像是掉入一個重力很大的星球,時間變得很緩慢。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工作即生活」的哲學,分享個人如何從高薪工作,轉向追求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雖然放棄了穩定的職位和新加坡的PR資格,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內容、合作夥伴和工作地點。透過反思和行動,本文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具意義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工作即生活」的哲學,分享個人如何從高薪工作,轉向追求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雖然放棄了穩定的職位和新加坡的PR資格,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內容、合作夥伴和工作地點。透過反思和行動,本文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具意義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可以考量個人所學,關於我的熱愛、以及擅長,我想拿什麼回饋給這個世界,還有工作報酬是否可以滿足現階段的人生規劃。 短期而言,正職工作往往比打工佔據更多的個人時間,而且相對比較沒有調整工作日的彈性;承擔更大的責任,以及帶來更多的壓力,同時也有可能需要在上班時間之外處理工作中的事情。
Thumbnail
可以考量個人所學,關於我的熱愛、以及擅長,我想拿什麼回饋給這個世界,還有工作報酬是否可以滿足現階段的人生規劃。 短期而言,正職工作往往比打工佔據更多的個人時間,而且相對比較沒有調整工作日的彈性;承擔更大的責任,以及帶來更多的壓力,同時也有可能需要在上班時間之外處理工作中的事情。
Thumbnail
世界上沒有一份工作不辛苦,也沒有一處人事不複雜。無論你現在經歷什麼,都要記得調整心態,繼續努力。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遇到困難和挑戰,這是無法避免的。但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會成長。當你感到壓力很大時,記得給自己一點時間,冷靜下來,重新出發。每一次努力都會讓你變得更強大,每一次堅持都是為未來打下基礎。
Thumbnail
世界上沒有一份工作不辛苦,也沒有一處人事不複雜。無論你現在經歷什麼,都要記得調整心態,繼續努力。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遇到困難和挑戰,這是無法避免的。但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會成長。當你感到壓力很大時,記得給自己一點時間,冷靜下來,重新出發。每一次努力都會讓你變得更強大,每一次堅持都是為未來打下基礎。
Thumbnail
生活中,工作是重要的一部分,但我們更應該好好地休息,專注於自己的需求和慾望。這篇文章描述著作者在工作與休息間的掙扎,最終放下工作,專注於休息,並給予自己一年的時間去體驗、玩樂、休息。作者鼓勵大家好好地休息、愛自己,並專注於自己。
Thumbnail
生活中,工作是重要的一部分,但我們更應該好好地休息,專注於自己的需求和慾望。這篇文章描述著作者在工作與休息間的掙扎,最終放下工作,專注於休息,並給予自己一年的時間去體驗、玩樂、休息。作者鼓勵大家好好地休息、愛自己,並專注於自己。
Thumbnail
你的工作不代表你,挑戰「夢想工作」的迷思,找回不以工作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你的工作不代表你,挑戰「夢想工作」的迷思,找回不以工作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在疫情期間,我面對工作焦慮與自我懷疑,感到無法再忍受無熱情的職場。經過一番掙扎,我衝動選擇裸辭,雖然失去收入帶來焦慮,但也讓我重新思考未來的方向與人生目標。
Thumbnail
在疫情期間,我面對工作焦慮與自我懷疑,感到無法再忍受無熱情的職場。經過一番掙扎,我衝動選擇裸辭,雖然失去收入帶來焦慮,但也讓我重新思考未來的方向與人生目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