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在歷史的棋局中,尋找失落的遠見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總有那麼一些身影,他們如同劃破夜空的流星,以其非凡的智慧,照亮了一個時代的走向。他們是姜子牙、是鬼谷子、是張良、是諸葛亮——我們稱之為「能人策士」。他們留給後世的,不僅是精彩的傳奇故事,更是一套關於生存與成功的深邃智慧。這套智慧的核心,可以概括為三個環環相扣的階段:「觀局」、「布局」、「退局」。
- 觀局,是洞察天下大勢、看透人性本質的清醒與遠見。
- 布局,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謀略與執行。
- 退局,則是在功成名就的頂峰,懂得放下與保全自身的最高智慧。
這三者合一,便是完整的「謀略」。它不僅是沙場上的兵法,更是人生的棋譜。
然而,縱觀古今,我們不禁發出這樣的感嘆:善於此道的策士,為何少之又少?
答案或許令人唏噓:「世非無能人,而是無賞識之君。」 一位頂級策士的誕生,需要一片能讓他施展才華的土壤。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君主的胸襟、膽識與氣度,決定了謀士的舞台有多大,也決定了他們的結局是功成身退,還是鳥盡弓藏。一場君與臣的相遇,往往相互成就,也相互毀滅,譜寫了歷史中最令人扼腕的篇章。
將目光轉回我們身處的現代,情況似乎更為嚴峻。我們不再有君主,卻處處可見「短視近利」的影子。企業追求季報的增長,政治人物著眼於任期的政績,個人在資訊的洪流中習慣了即時的回報。在一個被效率和速度主宰的時代,長遠的「布局」被視為不切實際,深刻的「觀局」被碎片化的資訊所取代,而從容的「退局」智慧,更是在永無止境的競爭中被遺忘。
我們是否正在失去那份屬於古人、縱覽全局的遠見?
本系列的目的,正是要回到那些波瀾壯闊的歷史現場。通過重新審視這些能人策士的經典案例,我們不僅是讀一個個精彩的故事,更是在學習他們如何在複雜的變局中「觀局」,如何在困境中完成精妙的「布局」,以及他們最終選擇了怎樣的「退局」來為自己的人生落子。
希望這段旅程,能幫助我們在今日這個喧囂的時代,重新找回那份思考的深度與失落的遠見。

系列一:【入門篇】成敗一瞬間——經典戰役與關鍵抉擇的布局藝術
學習目標:
- 掌握謀略布局的基本概念
- 學習如何在壓力下分析局勢、做出關鍵決策
- 欣賞戰術層面的精妙布局
第一章:圍魏救趙 —— 孫臏的逆向思維
【故事背景】
戰國時期,魏國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派大將龐涓率領精銳部隊圍攻趙國都城邯鄲。趙國危在旦夕,向盟友齊國求救。齊威王任命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出兵救趙。
【常規思維 vs. 孫臏的布局】
常規思維(田忌的想法): 直接率領大軍奔赴邯鄲,與魏軍主力決戰,解邯鄲之圍。這是一種硬碰硬的打法。
孫臏的「觀局」:
- 敵我分析: 魏軍主力正在全力攻打邯鄲,士氣正盛,且是魏國的精銳部隊。齊軍長途跋涉去硬碰硬,勝算不大,且代價極高。
- 發現弱點: 魏國的精銳部隊幾乎全部出動,這意味著其國內防禦必然空虛,尤其是其都城大梁。
- 核心判斷: 龐涓之所以能安心在外作戰,是因為他認為自己的後方是安全的。攻擊他的必救之處,就能調動他,將戰場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孫臏的「布局」:
- 第一步(聲東擊西): 孫臏建議田忌,不要去邯鄲,而是率領主力部隊,大張旗鼓地向魏國都城大梁進軍。
- 第二步(製造壓力): 齊軍佯攻大梁,擺出要一舉攻破魏國首都的架勢。這個消息傳到前線,必然會讓龐涓軍心大亂。
- 第三步(以逸待勞): 龐涓得知都城被圍,必然會放棄攻打邯鄲,星夜兼程回救大梁。此時,魏軍已是疲憊之師。
- 第四步(設伏殲敵): 孫臏早已在龐涓回師的必經之路——桂陵,設下埋伏。當疲憊不堪的魏軍趕到時,齊軍以逸待勞,一舉將其擊潰,並生擒了主將龐涓。
【布局看點分析】
觀局: 孫臏的核心洞察是**「攻其必救」**。他沒有將目光局限在「解趙國之圍」這個直接目標上,而是看到了整個戰局的全局——魏軍的軟肋在於其空虛的後方。
布局: 整個布局如行雲流水,將心理戰、疲敵之計和伏擊戰完美結合。他成功地避免了與敵人的優勢(精銳主力)正面对抗,反而攻擊了敵人的劣勢(空虛後方),將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時機把握: 孫臏深知龐涓的性格——驕傲而重視名聲,一旦得知都城被圍,必然會放棄已有戰果,匆忙回師。這種對「人性」的準確判斷,是整個布局成功的關鍵。
結果: 齊國不僅成功解了趙國之圍,還重創了魏國主力,一舉兩得,成本極低,效益極大。
【現代啟示】
在商業競爭或職場困境中,當對手在某個領域(如市場、技術)表現強勢時,與其正面硬碰硬,不如思考:對方的「大梁」在哪裡? 是他的供應鏈、核心人才、還是品牌聲譽?攻擊其薄弱環節,往往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奇效。
例如:
- 企業競爭: 當競爭對手在某個市場表現強勢時,可以考慮挖角其核心團隊,或攻擊其供應鏈薄弱環節
- 職場談判: 當上司在某個議題上很堅持時,可以從他更關心的其他利益點切入
- 個人發展: 當某個目標看似很難直接達成時,想想能否從側面迂迴,通過達成其他相關目標來間接實現
這就是「圍魏救趙」穿越千年的智慧——真正的高手,從不與敵人的優勢正面交鋒,而是讓敵人按照自己的節拍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