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歷史(上)不想超級焦慮和迷惘,就要懂科技趨勢的底層邏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不得不快」大概是在這快速變化的社會,每個人感觸很深的一大課題。光是了解科技趨勢,不足以應對迷惘、不足以不被外界干擾、甚至不足以讓我們擁有踏實感,朝向我們心中的目標堅定前行。

如果想要降低焦慮,我們必須要回歸到一件事情:了解科技大歷史。

科技大歷史@怪獸科技公司

科技大歷史@怪獸科技公司

回歸底層邏輯:了解科技大歷史的重要性

怪獸科技公司的底層邏輯,就是觀察科技和科技公司的爆炸式成長,還有我們面對科技的各種人性:焦慮、迷惘——東西多到學不完因此需要精準學習、高效學習——甚至回歸到利他、與人合作創造多贏。 

但要講歷史,可能有些人會覺得很有壓力,大概就是以前學歷史真的很痛苦,又要在短時間內塞入大量、不知道跟自己有什麼關係的知識準備考試。

但為何要談科技大歷史呢?就像怪獸科技公司一直以來的特性,我們走的是「跨領域」,講求是科技和人文的各種結合——而且是通盤性思考、放大到整個人生來看,為什麼我們需要理解這些知識。

機器變得越來越像人,你變得越來越像機器?

如果考試不考、脫離學生身份,為何我們為何要花時間閱讀、學習?

從小到大,我們做決策時很常先判斷「有沒有用」,如果考試不考甚至就直接說再見了;學一些感覺「不實用」的東西,難道是時間太多、吃飽太閒,不把時間拿去趕快想怎麼賺大錢嗎?

科技進程只是人類文明的一部分

從國家層面講,雖然很多人覺得科技是決定國家強弱的硬實力,但一個國家在時空層面的影響力,更多的是由過去累積至今的語言文化所決定。

像是古代希臘城邦和羅馬帝國之所以存在時繁榮無比,滅亡後依然有影響力,關鍵就在於希臘語和拉丁文化流傳下來了;英國、美國後來能在很長時間內統治世界,或是中華文明到今天依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都和文化有很大關係。

跨領域,你才能真正深度學習

整合性思考是我一直非常講求的學習策略,因為社會是複雜多元的,不可能只因為台灣半導體、科技業發達,然後理工能幫助社會飛速發展、賺比較多錢所以最好。

(實際上台灣也不是重理輕文,是重工;但也不是說人文社會就了不起,沒有器物層次的發展等於沒有文明,吃不飽談什麼思想是吧。)

就算是人文學科,文史哲三者其實你會發現在怪獸科技公司一直出現,因為綜合文史哲才能構成一個人真正的人文素養,形成價值判斷能力。

溝通力,決定你可以在哪個階層

雖然這樣養成的過程很慢、不會立即見效,但終究來講,當 AGI(通用人工智慧)逼近的時候,「握有人性」更是我們存在的理由。就算是理工人,想進入一定的階層,就得掌握那個階層的用語,也就是溝通、表達的能力。

講白一點,我們每天都在和人溝通,其中溝通的底層邏輯很大程度在於消除不對稱性:資訊本身的不對稱,還有能否掌握人性的不對稱。這是每個人最不能丟掉的基礎技能。

科技大歷史告訴我們:只會越來越進步

而科技大歷史,是我們在看待科技與未來非常重要的基石。科技有一個特性,在前人的基礎上,我們只會越來越進步;但未來會往那裡去,往往是突破過去的脈絡而形成的。

要看待這些變化,我們得回歸歷史本身,尤其是科技大歷史。

想要了解趨勢,絕對不能只知道過去、現在、未來

想要淡化資訊爆炸帶來的各種焦慮、迷惘,就必須回到大歷史的脈絡來看。

因為焦慮,來自於對未來缺乏掌控、對周圍世界缺乏瞭解、無法洞察世界變化的趨勢。想要了解趨勢,絕對不可能只看過去,絕對不能只看現在,也絕對不能只看未來。

科技大歷史這個領域,更是與我們學生時代學的歷史有很大的不同。就算說歷史是「帝王之術」,又或者談事件對後世的影響,都離我們看待未來趨勢太遠了,難以體會到底會對現在的我們產生什麼改變。

歷史對我們有用的地方,在於提升思考格局?

科技大歷史(吳軍,2019)

科技大歷史(吳軍,2019)

但光是這樣說,你可能會覺得學現代人的做法就好了,明明有這麼多成功人士擺在眼前不是嗎?

台大歷史學教授呂世浩曾談到學習歷史,就是不斷地去思索如何運用前人的智慧在自己的生活中,讓這些道理與自己的生命融合為一,讓古人的智慧為己所用。

之所以從科技大歷史脈絡切入,好處在於我們不是只看單一國家或文化,而是透過大歷史方法,將整個人類科技史串在一起,瞭解當下和未來科技的動態,幫助我們把握未來技術發展的方向

因為撇除掉考試,任何一個歷史事件,任何一項發明發現,都需要放到一個大的歷史時期、一個大的社會環境中去考察,才能看出它的意義。

不只是關注「人」的歷史

歷史之所以離我們超級遙遠,感受不到到底要怎麼用,就是因為今天大部分人談到歷史的時候,主要關注的是國家的興衰、王朝的更替,也就是「人」。

大家瞭解的歷史人物,大多是王侯將相,瞭解的歷史事件,大多是英雄故事。其實,把這些人物和故事放在一個較長的歷史跨度下考察,其重要性比科技進步要小得多。

為什麼科技對人類的文明進程如此重要?

自然語言處理專家吳軍博士曾說,科技是幾乎唯一能夠獲得可疊加式進步的理論

今天沒有人敢說自己的文章寫得比李白、杜甫或者莎士比亞好,沒有音樂家敢說自己超過了貝多芬或者莫札特,但是今天的物理學家卻可以非常肯定地說,他們的研究超過了牛頓和愛因斯坦,這就是疊加式進步帶來的結果。

有了科技,一切都改變了

雖然人類自有文字記載以來歷史就超級精彩了,但如果對比一下從西元前後一直到工業革命開始之前人類的生活水準,不論出了多少偉人,不管今天歷史學家如何分析王朝和世界的興衰背後的政治和軍事原因,會發現這段期間其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改善。

第一,根據英國歷史學家安格斯‧迪頓(Angus Deaton)的研究,西方的人均 GDP 不過是從六百美元增加到了八百美元左右(東方的情況更糟糕)。但是,自從人類進入科學理性時代,開始了工業革命,一切就改變了——這就是科技的力量。

第二,在農業時代,人類的平均壽命只有 30 至 35 歲,而工業革命開始以後,逐漸增加到了 65 至 70 歲,大致翻了一倍。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相比工業革命,任何王候將相的豐功偉績都顯得微不足道。

在世界歷史中,最有意義的其實就是科技進步史

當我們把一個個歷史事件、一個個發明創造串聯起來,並且和社會發展聯繫起來時,就能看出幾千年來科技發展有兩條非常清晰的脈絡。

這也就是我們觀察科技趨勢,到底看的是什麼?未來的重點在哪裡?其實就是兩條主軸:能量、資訊的處理和傳播。什麼意思?下篇文章,我們接續探討。


raw-image

🤖 怪獸科技公司旗下五大版圖

最懂你的 #科技入門:一起培養在快速變化社會的超強適應力

🗣️ 節目|怪獸科技公司 Podcast(每週日晚上 9 點各大平台首播)

✍️ 專欄|怪獸科技公司 vocus 沙龍

🎥 影音|怪獸科技公司 YouTube:來賓焦點訪談✖️重點短影音

🔥 社群|怪獸科技公司 IG:怪獸科技公司/商管人文✖️人生職涯

📰 電子報|怪獸雙週快報:1 則熱門時事分析✖️ 2 本人生思考書摘

avatar-img
22.3K會員
402內容數
你是否有想過,為什麼看過這麼多成功的人的例子,聽過這麼多厲害的人他們的分享,有時候自己卻好像只是在原地踏步呢?《怪獸科技公司》第二季將從科技產業的角度切入,透過跨領域的視野,帶你掌握各種必備的自我管理能力與心法,一起用科技去思考你的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篇專訪文章,成長思維人生學的 Miula 將分享他的見解和策略,並從 Xbox 第一代的廣告“Life is short. Play more.”(生命短暫,要多享受)中,給予我們人生啟示,讓我們重新找回看見自己進步成長的快樂!
面對追求快速成功的思維下,透過 Miula 的經驗分享,探討追求快速成功是否值得,以及如何克服人生職涯路上的三大障礙。 Miula 將為我們剖析年輕人常遇到的三大難題:恐懼失敗、過度內卷的競爭心態,以及對分享助人的猶豫。
在快速變化的社會,許多人感到焦慮,成長思維貌似成了一種負擔。這篇專訪 M 觀點、成長思維人生學的主講 Miula 的文章,將帶你從科技、商業角度重新思考如何應用成長思維,找到生活和職涯的更好版本,探討如何克服內心壓力,找到行動的勇氣,並將科技思維應用於個人成長。
忙碌的生活使人迷惘,但堅持到底絕對不是最佳策略。從騰訊前副總裁吳軍的理念出發,本文探討該尋求什麼樣的策略來追求目標。文章中提到了管理學、文學的角度,透過李白和蘇軾的故事,說明追求目標並無需愚蠢地堅持。透過探索和瞭解自己,培養員工成長,及找出關鍵要務等方式,提供了更高維度的思考。
當用戶回饋 App 操作不直覺的問題時,是否應該聽取他的建議或調整界面呢?本篇文章探討當用戶反映 App 非直覺使用時,應該怎麼處理,以及專業人士如何被知識所限制。同時,也討論了日本企業為何要求說五遍的文化背景,以及老闆和員工間常見的溝通問題。最終提出瞭如何有效提升執行力的問題。
從硬體時代的賈伯斯,網路時代的馬斯克、納德拉,到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究竟如何在快速變化的年代生存?本文深入探討商業模式與社會現象的變遷,以及瘋狂世界和正常世界之間的轉變。透過分析不同分佈模式的重要性,以及檢視科技演進對世界的影響,來試圖解答這些問題。
這篇專訪文章,成長思維人生學的 Miula 將分享他的見解和策略,並從 Xbox 第一代的廣告“Life is short. Play more.”(生命短暫,要多享受)中,給予我們人生啟示,讓我們重新找回看見自己進步成長的快樂!
面對追求快速成功的思維下,透過 Miula 的經驗分享,探討追求快速成功是否值得,以及如何克服人生職涯路上的三大障礙。 Miula 將為我們剖析年輕人常遇到的三大難題:恐懼失敗、過度內卷的競爭心態,以及對分享助人的猶豫。
在快速變化的社會,許多人感到焦慮,成長思維貌似成了一種負擔。這篇專訪 M 觀點、成長思維人生學的主講 Miula 的文章,將帶你從科技、商業角度重新思考如何應用成長思維,找到生活和職涯的更好版本,探討如何克服內心壓力,找到行動的勇氣,並將科技思維應用於個人成長。
忙碌的生活使人迷惘,但堅持到底絕對不是最佳策略。從騰訊前副總裁吳軍的理念出發,本文探討該尋求什麼樣的策略來追求目標。文章中提到了管理學、文學的角度,透過李白和蘇軾的故事,說明追求目標並無需愚蠢地堅持。透過探索和瞭解自己,培養員工成長,及找出關鍵要務等方式,提供了更高維度的思考。
當用戶回饋 App 操作不直覺的問題時,是否應該聽取他的建議或調整界面呢?本篇文章探討當用戶反映 App 非直覺使用時,應該怎麼處理,以及專業人士如何被知識所限制。同時,也討論了日本企業為何要求說五遍的文化背景,以及老闆和員工間常見的溝通問題。最終提出瞭如何有效提升執行力的問題。
從硬體時代的賈伯斯,網路時代的馬斯克、納德拉,到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究竟如何在快速變化的年代生存?本文深入探討商業模式與社會現象的變遷,以及瘋狂世界和正常世界之間的轉變。透過分析不同分佈模式的重要性,以及檢視科技演進對世界的影響,來試圖解答這些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今日這個變動快速的時代,似乎每個人都有學習焦慮。許多人加入了大量的線下、線上課程,買了不同領域的書籍,但學習到的知識到底怎樣能為人生加成?我們又到底要怎樣學到知識的內涵,進而內化成我們的工具與服務產品,讓我們為自己創造更多價值呢?
Thumbnail
深入探討了當代社會中科技進步和社群媒體對年輕人生活和心理健康的影響,特別是焦慮和憂鬱症問題的增加。通過個人經驗和觀察,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和討論,反映了當今社會對於這些議題的高度關注和思考。
Thumbnail
哈囉大家👋🏻!最近滑IG📱的時候,有沒有覺得世界變化好快?科技日新月異,搞得人心惶惶,尤其最近AI話題超夯,很多人都擔心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取代?😵‍💫 別擔心!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一起來看看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我們該如何保從容不迫,不被時代巨輪輾過!💪🏻
Thumbnail
以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和工業革命為主軸,探討人類的發展史以及如何形塑了今天的我們。
Thumbnail
科技是進步的動力,而非毀滅的元兇。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擔心科技對後代的影響。有人認為,手機、社交媒體等科技產品讓人沉迷其中,導致人際關係疏離,學習能力下降,甚至影響身心健康。然而,這種觀點過於片面,忽略了科技為人類帶來的巨大進步和便利。我堅信,科技並非洪水猛獸,而是推動
Thumbnail
在科技迅速發展的現今社會,過多的選擇和資訊常常讓人們感到焦慮和壓力。這篇文章解釋了焦慮的根源以及如何應對焦慮情緒。作者提出了以正向思考和減法生活等方式來放鬆生活、降低壓力。
很多人面對時代潮流,經歷了 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追不上四個階段   人類歷史上很多重大的創造和發現, 看似是在know how上突破, 實則是在know what 或者know why上突破, 也就是在見識上的突破。   這個現象還在繼續上演,不同的是, 我們都不會看不起ES
遺憾嗎? 一眨眼,又過了一年,有些人離開,有些人永遠離世,有些人相見需要跋涉,有些人相見只存在於夢境中。 在這個科技迅速發展的現代,我們被迫深刻思考著取代和生死。儘管科技進步讓機器能夠執行越來越多的任務,但人類的價值和獨特性依然難以完全被取代。 老去、生病、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但科技或許能夠為
Thumbnail
✨緊迫的背後✨ 感到急迫的時候,更需要慢下來。 今天我們心之谷辦理了一場活動,讓身在現場的我感受到強大的緊迫感。這緊迫感的來源是世界科技的急速變化所造成;同時也是現場還未能跟上這股科技浪潮的參與者們的內心焦慮。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今日這個變動快速的時代,似乎每個人都有學習焦慮。許多人加入了大量的線下、線上課程,買了不同領域的書籍,但學習到的知識到底怎樣能為人生加成?我們又到底要怎樣學到知識的內涵,進而內化成我們的工具與服務產品,讓我們為自己創造更多價值呢?
Thumbnail
深入探討了當代社會中科技進步和社群媒體對年輕人生活和心理健康的影響,特別是焦慮和憂鬱症問題的增加。通過個人經驗和觀察,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和討論,反映了當今社會對於這些議題的高度關注和思考。
Thumbnail
哈囉大家👋🏻!最近滑IG📱的時候,有沒有覺得世界變化好快?科技日新月異,搞得人心惶惶,尤其最近AI話題超夯,很多人都擔心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取代?😵‍💫 別擔心!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一起來看看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我們該如何保從容不迫,不被時代巨輪輾過!💪🏻
Thumbnail
以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和工業革命為主軸,探討人類的發展史以及如何形塑了今天的我們。
Thumbnail
科技是進步的動力,而非毀滅的元兇。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擔心科技對後代的影響。有人認為,手機、社交媒體等科技產品讓人沉迷其中,導致人際關係疏離,學習能力下降,甚至影響身心健康。然而,這種觀點過於片面,忽略了科技為人類帶來的巨大進步和便利。我堅信,科技並非洪水猛獸,而是推動
Thumbnail
在科技迅速發展的現今社會,過多的選擇和資訊常常讓人們感到焦慮和壓力。這篇文章解釋了焦慮的根源以及如何應對焦慮情緒。作者提出了以正向思考和減法生活等方式來放鬆生活、降低壓力。
很多人面對時代潮流,經歷了 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追不上四個階段   人類歷史上很多重大的創造和發現, 看似是在know how上突破, 實則是在know what 或者know why上突破, 也就是在見識上的突破。   這個現象還在繼續上演,不同的是, 我們都不會看不起ES
遺憾嗎? 一眨眼,又過了一年,有些人離開,有些人永遠離世,有些人相見需要跋涉,有些人相見只存在於夢境中。 在這個科技迅速發展的現代,我們被迫深刻思考著取代和生死。儘管科技進步讓機器能夠執行越來越多的任務,但人類的價值和獨特性依然難以完全被取代。 老去、生病、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但科技或許能夠為
Thumbnail
✨緊迫的背後✨ 感到急迫的時候,更需要慢下來。 今天我們心之谷辦理了一場活動,讓身在現場的我感受到強大的緊迫感。這緊迫感的來源是世界科技的急速變化所造成;同時也是現場還未能跟上這股科技浪潮的參與者們的內心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