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研究生讀 Paper 的時候,
覺得看完摘要與導入還是「霧裡看花」,
原因不是理解力不夠,而是沒有拆開「問題的層次」。
懂得分辨 Issue、Problem、Question,
才能看見作者真正想回答的是什麼。
▋Issue:宏觀層面的爭議或現象
Issue 是領域中還沒有共識的大方向,
像是「深度學習是否需要更多可解釋性?」
它設定了整篇研究的「背景戰場」。
讀摘要時先問自己:作者是在回應哪個 Issue?
這能讓你定位這篇 Paper 在整個領域的意義。
▋Problem:具體可操作的研究困境
Problem 是把 Issue 轉成「能研究的東西」,
例如:「現有可解釋模型在高維資料上的效能不足」。
這一層才是研究真正切入的地方,
也是你要判斷「這篇 Paper 解決了什麼」的關鍵。
▋Question:作者這篇 Paper 要回答的精準問題
Question 是 Problem 的精煉版,
通常是一句可以直接驗證或反駁的問句,
例如:「在高維醫療數據上,X 方法能否同時維持解釋性與準確度?」
抓到 Question,就等於抓到這篇 Paper 的核心骨架。
⸻
讀 Paper 不是被動吸收資訊,
而是拆解作者的「問題設計」。
當你能區分 Issue、Problem、Question,
摘要和導入不再是背景音,
而是直接告訴你:
這篇研究存在的價值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