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看漫畫,主因是「看不懂」。如果您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恭喜你,請好好享受看漫畫的樂趣;如果您和我一樣,而且想知道為什麼會看不懂,不妨來訊交流。
也有人氣穩定、不會任性為難編輯部的模範生漫畫家——其實畫得非常痛苦,不吃安眠藥睡不著。後來她決定從今以後只畫自己想畫的東西,「然後書就賣得愈來愈差了」。
如果漫畫家這工作是一條漫漫長路,那麼揚名立萬的部分恐怕只有一個街區。《東京日日》也呈現不同階段漫畫家的面貌,在知名漫畫家工作室當助手等待機會的漫畫家、作品人氣下滑還被說「為畫而畫」只好去打棒球和柏青哥紓壓的漫畫家、對漫畫業界絕望後去當夜班警衛的漫畫家、決定復出後在超市刷條碼的平淡工作之間腦海會瞬間冒出羅馬帝國千軍萬馬場景的漫畫家⋯⋯都很可愛。
〈今日,聯絡舊書店,與漫畫訣別。〉這一話很感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因為有這些書的支持,才讓我能走到今天」,「但也因為它們⋯⋯至今還是無法和『漫畫』好好告別」。最邊角的畫格裡,在成堆漫畫中忙著估價的舊書店老闆滿頭大汗地說:「我懂。你的心情我懂。」翻頁之後,我們看到老闆說:「我也是⋯⋯很愛漫畫的。」然後收下鹽澤招待他的瓶裝綠茶,離開。
我最喜歡的角色是封面上那隻紅嘴黑眼的白色小鳥——它住在鹽澤家中,除了會發出啾啾啾、嗶嗶嗶(?)的聲音,還會互道早安八卦發牢騷,是如同家人一般的存在。我想起知名記者周軼君說:「女性在旅途中都有一位非人伴侶」,或許男性也是。順帶一提,漫畫裡的聲音,無論是關窗的喀啦喀啦或者地鐵關門的啪答,都非常點題。
後來陸續發現其他「非人伴侶」,例如穿著棒球裝中廣體型但伸縮自如的小人,是作者松本大洋埋在日常的彩蛋,讓讀者充滿期待地在最無厘頭的地方找尋他的身影。
「活出每一天,就像每天都是你人生的起點」,鹽澤如此回應業界盛傳自己一定會回漫畫業的耳語。之後會如何發展呢⋯⋯?我像《四重奏》的小雀一樣「みぞみぞ」期待著。準備好看下一集了。
感謝畫說有一天分享好書。支撐你內心活下去的力量是什麼?|松本大洋《東京日日》
很高興在這裡見到你,迴響與合作,請洽 hiclaydee AT proton.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