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What a Time to Be Alive》與其共鳴,不如前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旅途中我偶爾翻到 Jenny Mustard 的小說《What a Time to Be Alive》。開頭便是熟悉的疲憊與社交焦慮:

“Socialising is an activity that drains me both before and after the event…”

她的筆觸真實、銳利,將那些內心的碎裂、懷疑、反覆琢磨描寫得極為貼切。是的,這是很多人的心聲,我也聽過身邊不少人這樣描述自己的掙扎:對生活失去動力、在社交中筋疲力盡、面對未來感到茫然。

這樣的寫作與情緒,某些人或許能從中獲得安慰與共鳴。但對我來說,這卻不是我此刻需要的書。

raw-image

我不想安慰自己,我想變得強大

我一直在找的是某種「往前走」的力量,不是對困境的共鳴,而是對未來的召喚。人生本就難,沒有人天生知道該怎麼當一個「大人」,該怎麼進入社會、與世界建立關係。但我們不是為了得到理解而停下腳步,而是要靠著一點一滴的行動,摸索出屬於自己的路。

Mustard 筆下的女孩,困在自我懷疑與外界壓力裡頭,從大學二年級一直寫到22歲,過程中的迷惘與孤獨,我看見了,但我無法接受她最後選擇了放棄、選擇迎合、選擇讓自我萎縮來適應世界。

我不相信「為了融入而犧牲自我」是唯一解答。不是所有人都會在大學裡遇到理想伴侶,也不是每個人都能照著劇本生活。有人會一生掙扎於定位與歸屬,有人會經歷無數次心碎,有人永遠在路上。但我們都值得一個結局──不是被生活吞噬,而是即使滿身傷痕,也還能走路的人生。

我相信努力有用,也相信我是有力量的

本科畢業後,我就決定去歐洲生活,為的是可以擁有更有意義的未來。我走的就不是一條「穩妥路線」。這半年我一直在找──找方向、找解釋、找能夠承載我的價值觀。

我從不認為自己特別堅強,很多時候也會懷疑、動搖、怕自己不夠好。更不用說,許多的煩惱困境,已經無法再向其他人交代,談論,因為世界上就是沒有感同身受。這種「無法被理解」的孤獨,在移民生活中特別強烈。但我知道,我不能停下來,只能去試錯、去提問、去不斷摸索答案。每一次顫抖地發問、每一次不確定中行動,都是我在成長的證明。

有朋友對我說:「你總是替自己蒐集大量資訊,你是靠這樣在找路。」是啊,我不想躲在某種安慰裡麻痺自己,我要找方法,我要成長。我要讓自己變得強大——不是為了適應世界,而是為了建造我自己的世界。

所以,這不是我想推薦的書

《What a Time to Be Alive》寫得很真,很細膩,也許很多人會從中看到自己。但這不是一本讓我想推進的書,因為它沒有帶我去我想去的地方。它讓我更確定了:我想看的是能讓我走下去的書,是能給我力量而非原地踏步的書。

我不想停在黑暗裡安慰自己。因為我相信,只要持續前進、持續尋找,掙扎就有意義。

raw-image

後記:

我仍在努力找到我想成為的人,那個堅定、有信念、忠於自己價值觀的自己。我知道自己還在掙扎,也知道這條路還很長。但我也知道,我是可以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麻生活著呀
1會員
26內容數
自我成長
黃麻生活著呀的其他內容
2025/07/23
從疫情封閉生活中,閱讀成為作者建立自我認知的重要途徑。作者分享其挑選書籍的原則、閱讀體驗,以及閱讀如何形塑個人世界觀與價值觀,並鼓勵讀者發展獨特的閱讀風格。
Thumbnail
2025/07/23
從疫情封閉生活中,閱讀成為作者建立自我認知的重要途徑。作者分享其挑選書籍的原則、閱讀體驗,以及閱讀如何形塑個人世界觀與價值觀,並鼓勵讀者發展獨特的閱讀風格。
Thumbnail
2025/07/22
在旅行途中偶然讀到《A Bookshop of One’s Own》,此書講述1950年代一對女性伴侶在倫敦創立以女性與LGBT為主體書店的故事。作者從自身在歐洲求學工作的經歷出發,反思性別議題與自我認同,並從書中體悟到理想的實現不需壯闊舞臺,只需堅守信念,一步步實踐。
Thumbnail
2025/07/22
在旅行途中偶然讀到《A Bookshop of One’s Own》,此書講述1950年代一對女性伴侶在倫敦創立以女性與LGBT為主體書店的故事。作者從自身在歐洲求學工作的經歷出發,反思性別議題與自我認同,並從書中體悟到理想的實現不需壯闊舞臺,只需堅守信念,一步步實踐。
Thumbnail
2025/06/17
《Blue Sister》小說讀後感:探討失去與親情,溫柔卻略嫌平淡。故事圍繞四姊妹面對最小妹妹過世後的遭遇,文字平實,情感刻畫尚待加強,但姐妹間真誠的互動與懷舊片段仍值得細讀。
Thumbnail
2025/06/17
《Blue Sister》小說讀後感:探討失去與親情,溫柔卻略嫌平淡。故事圍繞四姊妹面對最小妹妹過世後的遭遇,文字平實,情感刻畫尚待加強,但姐妹間真誠的互動與懷舊片段仍值得細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反思了對人生的看法,強調面對情緒和事件的重要性,並分享了從依賴他人肯定到重新定義自我的過程。通過這個旅程,作者學會開放自己,尋找支持系統,最終希望能夠在探索中獲得內心的平靜。這是一段關於成長與自我發現的心路歷程,鼓勵讀者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反思了對人生的看法,強調面對情緒和事件的重要性,並分享了從依賴他人肯定到重新定義自我的過程。通過這個旅程,作者學會開放自己,尋找支持系統,最終希望能夠在探索中獲得內心的平靜。這是一段關於成長與自我發現的心路歷程,鼓勵讀者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這本書討論了職場相關議題,是一段自我對話的旅程。書中著重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質量的重要性及自律和自由之間的關係。書中的故事和內容可以啟發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雖為女性角度出發,但面對人生不需要侷限。從更高的角度來看,現今社會無論男女重點在於「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而你為了你想要的生活做了些什麼?」
Thumbnail
這本書討論了職場相關議題,是一段自我對話的旅程。書中著重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質量的重要性及自律和自由之間的關係。書中的故事和內容可以啟發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雖為女性角度出發,但面對人生不需要侷限。從更高的角度來看,現今社會無論男女重點在於「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而你為了你想要的生活做了些什麼?」
Thumbnail
「活著,是很困難的。然而,很多人也抱持著簡單的想法,準備過活。」
Thumbnail
「活著,是很困難的。然而,很多人也抱持著簡單的想法,準備過活。」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參與工作坊後的感受和體悟。除了分享自己的成長與改變,也提供了四種方法來幫助他人活出自己渴望的人生。文章邀請讀者思考,也開始幫助自己一點一滴累積力量,透過資源支持、典範指引、增能回饋與實踐回顧,來逐漸活出夢想的人生。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參與工作坊後的感受和體悟。除了分享自己的成長與改變,也提供了四種方法來幫助他人活出自己渴望的人生。文章邀請讀者思考,也開始幫助自己一點一滴累積力量,透過資源支持、典範指引、增能回饋與實踐回顧,來逐漸活出夢想的人生。
Thumbnail
今年初,剛開始研究所生活時,我整天焦慮。那時的焦慮感,甚至勝過社畜時期的星期日晚上。最記得一次,某個假日早上,我想邊吃早餐邊看商管雜誌,但我發現我完全看不下去。在焦慮下,我忍不住嚷嚷說,怎麼辦我沒辦法專心,怎麼辦這樣好浪費時間……當時我爸依然悠閒看著NBA轉播,我媽轉過頭跟我說:「吃早餐就好好吃早餐
Thumbnail
今年初,剛開始研究所生活時,我整天焦慮。那時的焦慮感,甚至勝過社畜時期的星期日晚上。最記得一次,某個假日早上,我想邊吃早餐邊看商管雜誌,但我發現我完全看不下去。在焦慮下,我忍不住嚷嚷說,怎麼辦我沒辦法專心,怎麼辦這樣好浪費時間……當時我爸依然悠閒看著NBA轉播,我媽轉過頭跟我說:「吃早餐就好好吃早餐
Thumbnail
這是一本用日記手法寫成的小說,妮兒在面對失業、外遇和失去孩子等挫折後,透過獨立租屋、接案工作、寫感恩日記等方式,帶領自己走出失敗的錯覺,並成為說出每個女性心聲的podcaster和劇作家。她的成就不是因為好運,而是過好自己的每一天,慢慢累積才能得到別人夢寐以求的機會。
Thumbnail
這是一本用日記手法寫成的小說,妮兒在面對失業、外遇和失去孩子等挫折後,透過獨立租屋、接案工作、寫感恩日記等方式,帶領自己走出失敗的錯覺,並成為說出每個女性心聲的podcaster和劇作家。她的成就不是因為好運,而是過好自己的每一天,慢慢累積才能得到別人夢寐以求的機會。
Thumbnail
讀書心得不負責任說明 視棄劇為家常便飯的我,口味特別,請小心服用 《重啟人生》From Strength to Strength 引用書中片段: 她知道快樂來自超越這些身外之物,但這種事太複雜,太擾亂日常生活,所以她永遠沒去做必要的改變,不去獲得她知道自己想要的快樂。 這些工時長到不好
Thumbnail
讀書心得不負責任說明 視棄劇為家常便飯的我,口味特別,請小心服用 《重啟人生》From Strength to Strength 引用書中片段: 她知道快樂來自超越這些身外之物,但這種事太複雜,太擾亂日常生活,所以她永遠沒去做必要的改變,不去獲得她知道自己想要的快樂。 這些工時長到不好
Thumbnail
這本書已陪伴我多年了,但還是不時從書架中拿出來讀一讀,那是一個叮嚀,也是一個祝福。在生命最晦澀的時候,它就像一盞精神生活明燈,引領我越過無數的障礙,逐漸認清生命的本質,及坦然面對真實的生活。
Thumbnail
這本書已陪伴我多年了,但還是不時從書架中拿出來讀一讀,那是一個叮嚀,也是一個祝福。在生命最晦澀的時候,它就像一盞精神生活明燈,引領我越過無數的障礙,逐漸認清生命的本質,及坦然面對真實的生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