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第三章記錄了耶穌與尼哥底母的對話、著名的救恩宣告,以及施洗約翰對耶穌身份的見證。本章的核心信息,是重生的必要與信心的呼召,揭示神的愛在耶穌基督裡完全顯明。以下分三段探討屬靈意義。
一、重生的必要(約3:1–8) 尼哥底母是法利賽人、猶太人的官,熟悉律法卻未明白屬靈的實際。他夜裡來見耶穌,稱祂為「從神那裡來的師傅」(v.2)。耶穌直言:
「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v.3) 重生不是外在宗教行為的改善,而是聖靈內在的更新(v.5–6)。水表明潔淨,靈表明新的生命,兩者都是神的工作。耶穌強調「風隨意思吹……凡從聖靈生的也是如此」(v.8),說明重生的奧秘與主權屬於神。 屬靈反思:信仰的入門不是知識的累積,而是生命的改變;屬靈重生是進入神國的必經之路,無人能以自我努力取代;重生的生命必有聖靈的印記與更新的證據。 二、十字架與永生的應許(約3:9–21) 尼哥底母不明白重生之道,耶穌進一步指出祂降世的目的。祂以摩西在曠野舉蛇為例(民21:8–9),預表祂將被舉起在十字架上,使凡仰望祂的人得救(v.14–15)。 接著,耶穌宣告福音核心: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v.16)神差祂的兒子來,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救(v.17)。人若信,就不被定罪;不信,罪已定了(v.18)。光已到世間,世人卻因行為是惡,不愛光反愛黑暗(v.19–20)。 屬靈反思:十字架是神愛與公義的交會點,信心是領受救恩的唯一途徑;救恩的門向「一切信祂的人」敞開,不分身份與背景;真信心必帶來行在光中的生命,遠離黑暗與虛假。 三、施洗約翰的見證與自我退位(約3:22–36) 施洗約翰在約旦河邊繼續施洗,有人因耶穌的事工興旺與約翰門徒爭論。約翰明確表態: 「他必興旺,我必衰微。」(v.30) 他承認自己只是為基督預備道路的朋友,歡喜見新郎(基督)來到。耶穌從天上來,是超乎萬有的(v.31),祂所說的話是真理,信祂的人得永生;不信的人,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v.36)。 屬靈反思:屬靈領袖的價值不在自我高舉,而在成全神的旨意;真正的喜樂來自看見基督被尊崇,即便自己退居幕後;永生與定罪的分界線在於人是否信從神的兒子。 重生的門與信心的路 《約翰福音》第三章揭示了神救恩的全貌:進入神國的門是重生,這是聖靈的工作;得永生的路是信心,單單仰望被舉起的基督;事奉的心態是退位,使基督得榮耀。
今日信徒應當自問:我是否已經重生?我的信心是否落實在行在光中的生命?我是否願意像施洗約翰一樣,放下自我,讓基督在我生命中興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