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一位朋友拿著她小孩的履歷來找我。她小心翼翼地說:「她很想找行銷企劃的工作,可是在這方面的經驗只有一年半,大部分時間都在其他領域,而且經歷很雜。像是餐飲外場、行政助理、保險業務……這樣的履歷會不會讓人覺得不專業?她是不是該把那些不相關的經歷刪掉?」
她說這話的時候,手指不自覺地摺著履歷,像是在折掉那些不想要的工作經歷。語氣裡有猶豫,也有擔心,好像在等我點頭認同她的想法,又怕聽見否定的答案。 其實,這種不安是很多人的心聲。當主要經歷不在目標職務領域時,我們常覺得自己缺乏競爭力。
但事實上,即使經歷看起來零散,也可能蘊藏著別人沒有的跨領域優勢。關鍵是找到它們之間的共通點,並用一個有方向、有邏輯的故事呈現。以下三個步驟,我用行銷企劃作為例子示範,但不管你的目標職務是什麼,都能用同樣的方法。第一步 先搞清楚目標職務需要什麼
在動手改履歷之前,先弄清楚你想應徵的職務需要什麼。觀察職缺內容、公司官網與產業資訊,列出常見的人格特質、知識背景與技能能力。 以行銷企劃為例,常見需求包括:
- 人格特質:創意思維、溝通協調、觀察市場、抗壓性、細心執行力
- 知識背景:行銷策略、品牌定位、消費者行為、數位行銷工具
- 技能能力:活動規劃、專案管理、內容撰寫、數據分析 先掌握「對方要什麼」,你才有辦法精準地對應自己的經歷。
第二步 從過去經歷找出相符能力
知道需求之後,就可以回頭檢視自己的經歷,把能對應上的特質、知識與技能整理出來。 以朋友的例子來說:
- 餐飲外場:高壓下維持服務品質(抗壓性)、籌劃節慶促銷活動(活動企劃)
- 行政助理:熟悉內部流程與文件管理(細心執行)、支援部門活動(專案協調)
- 保險業務:與不同背景客戶建立信任(溝通能力)、觀察市場與客戶需求(市場觀察)、製作簡報與分析報表(內容企劃與數據分析) 當你這樣整理後,原本看似不相關的工作,會開始連成一條與目標職務相關的能力鏈。如果你的目標不是行銷企劃,只要把需求換成你的職務類型,步驟一樣適用。
第三步 把關聯寫進履歷
履歷不要只是照時間列出工作,而是先在「專業摘要」中,清楚點出你與目標職務的關聯性。 例如:
擁有八年跨產業經驗,涵蓋活動規劃、客戶關係維護與專案執行,擅長跨部門協調與市場需求分析,能結合創意思維與實務執行,推動專案落地。
接著,用具體成果支撐說法:
- 餐飲外場:主導中秋促銷活動,三週內提升銷售額 18%
- 保險業務:規劃並執行線上講座,單場吸引 120 位潛在客戶 這樣一來,HR 看到的就不是一份雜亂的履歷,而是一條清楚的價值主線。
總而言之,工作經歷看起來雜亂,並不代表沒有方向。每一段經歷背後,都有值得保留的價值,只是還沒有被整理成清楚又有說服力的故事。當你願意先釐清目標職務的需求,再從過去的經驗中找出共通點,並用具體成果把它們連結起來,你就能讓別人看到你的能力與潛力。 現在就拿出你的履歷,選一個你想應徵的職位,按照這三步驟整理一次,看看能找到多少隱藏的亮點。當你能用清楚又真誠的方式呈現,你的履歷不再只是工作紀錄,而會成為一份展現自我價值的名片,幫助你在下一個舞台上被看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