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我沒有什麼工作經驗,履歷不知道該怎麼寫。」
他有點害羞地笑著,把一張只有姓名、電話和學歷的履歷放到我桌上。那一刻,我想起這幾年遇到的許多社會新鮮人,眼神裡都有同樣的困惑與不安。
其實,多數初階職位更在意的不是你做過什麼,而是你是什麼樣的人。你的個性特質,會決定你能不能融入環境、能不能穩定工作並成長。沒有經歷不代表沒有競爭力,企業想要的不是你的過去,只要你能用故事證明自己,履歷一樣能發光。怎麼在履歷裡讓特質被看見
- 先找關鍵詞: 從公司官網、招募廣告、職缺描述整理三到五個字眼,聚焦企業文化與職務特質。把這些詞抄在紙上,等一下逐一對應到你的故事。
- 用故事佐證: 從社團、專題、志工、打工挑一到兩個情境,採用用情境 → 行動 → 結果 → 特質的結構,文字要讓讀者看得到你在做事的畫面。例:在社團迎新活動中(情境),我負責整理 120 位新生的報名名單(行動),活動當天順利完成(結果),培養了細心與耐心(特質)。
- 連結工作需求: 在故事最後加一句,說明這個特質怎麼幫助你把工作做好。 例:因為流程意識清楚,讓現場報到更快,也讓同事更好協作。
企業看履歷的三個重點
- 個性特質: 企業會觀察你做事的方法和與人互動的態度,判斷你是否適合他們的文化與這份工作。不要只寫「活潑外向」「認真負責」,要用小故事證明。 例:「在社團迎新活動中,我負責報名名單整理,確保 120 位新生資料正確,活動當天零失誤,培養了細心和耐心。」
- 知識背景: 就算沒有工作經驗,也可以寫你學過什麼、接觸過哪些主題,並在描述中展現特質。 例:「完成服務流程設計課程,做過餐飲櫃檯流程優化專題,擔任流程設計與顧客旅程分析,展現細心觀察與持續改進的能力,期末獲得最高分。」
- 技能能力: 列出你會用的工具、方法和通用能力,並用案例表現你的工作態度。 例:「用 Google 表單和驗證規則整理 120 筆報名資料,現場報到更快,排隊時間減半,過程中保持耐心檢查與精準執行。」
履歷三要素對照表

沒有經驗,不代表你沒有價值。履歷不只是過去的記錄,更是一面讓公司看見你是誰、看見你潛力的鏡子。當你開始整理自己的故事,去回想那些你曾經專注投入、用心完成的時刻,你會發現自己比想像中更有力量。企業尋找的,不是一份完美無缺的履歷,而是一個願意學習、能夠成長、並且能和團隊一起走下去的人。給自己一點時間,把這份用心化成文字,讓它成為你踏入職場的第一步,展開生涯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