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派系輸了,不要也輸掉了你的未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想想:什麼是你還能贏得的?

你會不會跟我一樣以為在大型金融機構待了21年,身為行銷VP的人,應該早就摸熟派系遊戲的規則。

可是這位朋友卻說:「其實我一直很幸運,一路跟著贏的派系,從沒真正體驗過輸的滋味……直到這一年。」

一切看似順遂的職涯,卻因為一次派系鬥爭,天翻地覆。

新主管、新任務、陌生領域,還有逐漸流失的團隊成員……

他站在職場的低谷,面對過去未曾碰過的挑戰與自我懷疑。

他該怎麼走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ˍ

我在一場活動中遇見了這位朋友,他的故事讓我很有感,也有點羨慕他。

羨慕什麼呢?

因為他職涯的第二份工作就碰到了夢幻職業,待了21年不說,還一路做到了行銷VP。

很多人夢想中的職場劇本,在他身上都成真了。

但,這一年他的職場世界卻被重組了。

派系鬥爭裡,他所屬的那一派輸了。

原本熟悉自在的行銷領域,被迫調到一個他完全陌生的部門,做著不擅長的工作。

團隊成員不安,有人離開,剩下的也在觀望。

這位朋友的困境,其實有兩個面向:

🟨 能力面的斷層

以前做行銷,有很大的發揮空間,不用嚴格扣緊公司策略。但新主管要求高度策略導向,每一個創意都必須回扣到核心戰略。這對他來說是新挑戰,也充滿不適應。

🟨 角色地位的變化

從「老闆眼中的愛將」變成「派系戰敗的代表人物」,團隊的信任感也被動搖。他不確定自己是否還有機會證明價值,也不敢對部屬保證前景,導致團隊成員一直流失,讓新主管質疑他的領導能力。

復原力,是一種「肌肉」

在外商文化裡,我們很習慣老闆輪替、策略更動,所以在經常的調整中練就了所謂的 resilience(復原力)。

而他的職涯一直順遂,幾乎沒有「在高山跟低谷間震盪」的經驗,所以這次跌落就顯得特別痛苦。

我舉了一個例子,就像分手這件事,需要練習復原力,我有位朋友結束了十多年的感情後,復原期特別長。因為過去在這個領域的「存款」很少,所以一旦需要提領,馬上就是負數,需要先花時間回到零,然後才能往上加。

職場也是同樣的道理。

於是,我請他試著練習,轉換以下幾個看事情的角度跟心態:

🟨 第一點:認清「輸贏」只是當下,不是結局

派系文化重的金融圈,贏家有光環,輸家往往背負質疑。

但真正的職場高手,是能在輸的時候,還找得到自己的位置。

這位朋友過去一路「很幸運」,沒怎麼碰過輸的滋味,這次跌落低谷,才發現這滋味有多苦。

「派系輸了,不代表你的人生就輸了。職場的修煉,是學會輸了還能站起來的能力。」

🟨 第二點:把目標從「再發光」改為「穩穩到站」

他距離豐厚退休金只剩四年,這意味著:

不必再像過去一樣燦爛發光,反而要調整姿態,成為新老闆的「手和腳」,把對方的策略落地執行。

磨合期過了,默契建立,職場之路會順很多。

🟨 第三點:誠實面對團隊,建立同舟共濟感

當主管,不必假裝萬事皆知。

跟團隊坦承自己也一樣,都在摸索新老闆的期望,讓團隊知道他們不是孤軍作戰。

這樣反而能拉近彼此距離,讓團隊更有凝聚力跟一起前進的信心。

🟨 第四點:切割職場與家庭情緒

孩子正值叛逆期,對大人的情緒極為敏感。

如果把工作壓力帶回家,家庭氣氛自然緊繃。

職場的情緒和家庭的能量場要分開,才能避免壓力變成連鎖反應。

🟨 第五點:重新開啟外部視野,打破困境

過去在公司順風順水,他幾乎沒花時間經營外部連結。

即使不打算跳槽,我也建議他該多去參加外部活動,看看產業趨勢,開拓人脈,讓心態不要陷在被困住的陰影裡。

「派系輸了,不要也輸掉了你的未來。」

想想:什麼是你還能贏得的?

在職場的起起落落中,真正的修煉是調整心態、改變策略,並守住自我的掌控感。

僧人心態作者Jay Shetty說過:

「你以為別人看到的你,其實只是你認為別人看到的你。」

請把自己的人設,設定成一個穩穩走到終點,並在過程中不斷修煉的人,別人看到的,就會是那位長跑選手,而非戰敗者。

*想參加實體活動跟我聊聊嗎?

歡迎於accupass搜尋 #俠客斐恩 #盤點你的職場資源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俠客斐恩。職場進化中
6會員
80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俠客斐恩, 一個 | #非典型HR, 斜槓 | #職涯教練 X 國際生涯諮詢師。 目前跟朋友在進行"三對三職涯聊癒室 | 2025百人職涯陪伴計畫"。 職場一直在轉變,所以我們也必須持續進化。 在這裡紀錄的,是我跟朋友們在工作職場上的故事,以及我感興趣的事。歡迎三不五時過來看看~
2025/08/07
這是一位在活動中遇到的讓我挺有印象的年輕女孩。 不到30歲,長得漂亮、氣質出眾,畢業於國內一流大學,又去國外知名研究所念完碩士,回台灣進入一家穩健又知名的公司,職稱也不錯,薪水不低、福利優渥。 但她開口說的第一句話卻是~ 「我其實過得有點焦慮,因為……我實在太閒了。」 她的困擾,乍聽讓人羨慕
Thumbnail
2025/08/07
這是一位在活動中遇到的讓我挺有印象的年輕女孩。 不到30歲,長得漂亮、氣質出眾,畢業於國內一流大學,又去國外知名研究所念完碩士,回台灣進入一家穩健又知名的公司,職稱也不錯,薪水不低、福利優渥。 但她開口說的第一句話卻是~ 「我其實過得有點焦慮,因為……我實在太閒了。」 她的困擾,乍聽讓人羨慕
Thumbnail
2025/08/06
<關於創意產業裡的責任感與消耗感> 「是不是我的時間管理不夠好?」 前陣子在聊癒室活動中,碰到一位在遊戲產業工作的朋友。聽著他講述工作日常,我真想請他直接躺平~不是叫他放棄,而是請他先暫停,確認自己還在呼吸。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以下事件的重複清單: 業務窗口接案後交付 → 設計遊戲角色 → 延
Thumbnail
2025/08/06
<關於創意產業裡的責任感與消耗感> 「是不是我的時間管理不夠好?」 前陣子在聊癒室活動中,碰到一位在遊戲產業工作的朋友。聽著他講述工作日常,我真想請他直接躺平~不是叫他放棄,而是請他先暫停,確認自己還在呼吸。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以下事件的重複清單: 業務窗口接案後交付 → 設計遊戲角色 → 延
Thumbnail
2025/08/05
最近跟一位在"職涯聊癒室"遇到的朋友聊了他的工作轉換經驗。他大學念社會系,個性溫和、有觀察力,話不多但很聰明。前5年做藥局採購,後來轉到貿易公司做國外業務3年,現在被老闆轉去做國內業務,要開始打電話、拜訪、主動找客戶。 他目前的困擾有兩個:1)陌生開發讓他焦慮、2)開車讓他緊張,尤其是在市區中車多
Thumbnail
2025/08/05
最近跟一位在"職涯聊癒室"遇到的朋友聊了他的工作轉換經驗。他大學念社會系,個性溫和、有觀察力,話不多但很聰明。前5年做藥局採購,後來轉到貿易公司做國外業務3年,現在被老闆轉去做國內業務,要開始打電話、拜訪、主動找客戶。 他目前的困擾有兩個:1)陌生開發讓他焦慮、2)開車讓他緊張,尤其是在市區中車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萬萬沒有想到,當初找工作時憑著一股傲氣,抱著「不做被取代性高的工作」這種中二的念頭來到這間公司的際遇,卻在這麼多年後成為讓我勇敢離職的另一塊墊腳石,幾年後回頭看看,我也徹底覺得這是個再正確不過的決定。但不得不說,這種事情還是需要運氣,所以我才會說總經理是我的貴人。
Thumbnail
我萬萬沒有想到,當初找工作時憑著一股傲氣,抱著「不做被取代性高的工作」這種中二的念頭來到這間公司的際遇,卻在這麼多年後成為讓我勇敢離職的另一塊墊腳石,幾年後回頭看看,我也徹底覺得這是個再正確不過的決定。但不得不說,這種事情還是需要運氣,所以我才會說總經理是我的貴人。
Thumbnail
在這個步步為營的職場環境中,我們總聽到一些關於所謂「派系」的傳言。有人說要主動加入某個小圈圈,才能在公司裡有所發展;也有人勸說要遠離這些充滿算計的關係網。那麼,究竟應該如何看待職場中的派系關係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備受爭議的話題。 ​ 小明是一名在某知名科技公司工作的軟體工程師
Thumbnail
在這個步步為營的職場環境中,我們總聽到一些關於所謂「派系」的傳言。有人說要主動加入某個小圈圈,才能在公司裡有所發展;也有人勸說要遠離這些充滿算計的關係網。那麼,究竟應該如何看待職場中的派系關係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備受爭議的話題。 ​ 小明是一名在某知名科技公司工作的軟體工程師
Thumbnail
在職場中,溝通就像是一場永無止境的麻將局。你以為自己打出了一張好牌,結果可能讓對家胡了個清一色。而在這場職場麻將中,最容易被「詐胡」的,往往就是那些默默做事的部屬們。 讓我們來聊聊小芳的故事吧。小芳是間科技公司的行銷專員,剛入行兩年,幹勁十足。有一天,她接到了一個重要任務:為公司的新產品策劃一場線
Thumbnail
在職場中,溝通就像是一場永無止境的麻將局。你以為自己打出了一張好牌,結果可能讓對家胡了個清一色。而在這場職場麻將中,最容易被「詐胡」的,往往就是那些默默做事的部屬們。 讓我們來聊聊小芳的故事吧。小芳是間科技公司的行銷專員,剛入行兩年,幹勁十足。有一天,她接到了一個重要任務:為公司的新產品策劃一場線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同事,有些人充滿熱情,有些人則安於現狀。 當積極的職場新人面對消極前輩,透過本文分享的策略建立基礎,打造優勢!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同事,有些人充滿熱情,有些人則安於現狀。 當積極的職場新人面對消極前輩,透過本文分享的策略建立基礎,打造優勢!
Thumbnail
如果上回寫了太多職場黑暗面,我想在此致歉,不是每一家投信或投顧公司都這麼可怕,各位還是要自行研判,多方打聽比較。我也不是完人,也做了一些我自己都覺得後悔的事,分享職場上的所見所聞,事過境遷,人事已非,或許現在看得更清楚,用血淚換來的真實告白,分享給就算不是在金融業,也可能會有相同遭遇的你。
Thumbnail
如果上回寫了太多職場黑暗面,我想在此致歉,不是每一家投信或投顧公司都這麼可怕,各位還是要自行研判,多方打聽比較。我也不是完人,也做了一些我自己都覺得後悔的事,分享職場上的所見所聞,事過境遷,人事已非,或許現在看得更清楚,用血淚換來的真實告白,分享給就算不是在金融業,也可能會有相同遭遇的你。
Thumbnail
上次談2024年的職場軟實力,今天就來個活生生的例子可以跟大家分享。 這個案例我真的覺得值得紀錄。 在我經歷的職場生涯中,80%集團主管或者老闆幾乎可以說是超理性派(這裡不談會破口大罵的領導者,這些人除了部分天才特例,絕大部分的老闆只會把員工嚇跑)。近期我加入的一間歷史悠久的集團。由於是集團,因
Thumbnail
上次談2024年的職場軟實力,今天就來個活生生的例子可以跟大家分享。 這個案例我真的覺得值得紀錄。 在我經歷的職場生涯中,80%集團主管或者老闆幾乎可以說是超理性派(這裡不談會破口大罵的領導者,這些人除了部分天才特例,絕大部分的老闆只會把員工嚇跑)。近期我加入的一間歷史悠久的集團。由於是集團,因
Thumbnail
從十幾歲就開始出社會工作到現在,見過太多不公平的事情,記得剛出來工作的時候,因為年紀小個性又直接,吃了不少暗虧,更嚴重的還有金錢損失,早就已經數不清楚為了掙一口飯吃要掉多少委屈的眼淚,有時候想想真的是身在江湖由不得自己,直到有一次因緣際會下.......
Thumbnail
從十幾歲就開始出社會工作到現在,見過太多不公平的事情,記得剛出來工作的時候,因為年紀小個性又直接,吃了不少暗虧,更嚴重的還有金錢損失,早就已經數不清楚為了掙一口飯吃要掉多少委屈的眼淚,有時候想想真的是身在江湖由不得自己,直到有一次因緣際會下.......
Thumbnail
關於我的升遷之路,其實頗不順遂。 在金融業浪跡天涯十來個年頭,待過幾間本土金控跟外商銀行,雖然外表title看起來還行,做的事也都還在線,但其實心裡清楚,自己恐怕不是當主管的料,也很大機率沒那個命,繼續當孤鳥的機率不低。 特別是這幾年看到同儕一個個開始出頭,不管是在local戲棚下等到位置混到科
Thumbnail
關於我的升遷之路,其實頗不順遂。 在金融業浪跡天涯十來個年頭,待過幾間本土金控跟外商銀行,雖然外表title看起來還行,做的事也都還在線,但其實心裡清楚,自己恐怕不是當主管的料,也很大機率沒那個命,繼續當孤鳥的機率不低。 特別是這幾年看到同儕一個個開始出頭,不管是在local戲棚下等到位置混到科
Thumbnail
職場,往往不是你想的那樣。 就在你踏進這個門開始,沒有該教你些什麼,是你要付出些什麼? 你可以問,不會,你要問,但...不一定有人應該要回你.. 你才做過1次的事情,因為做的少,你..應該不會有什麼錯誤可以發生,那..是否做得越多的人,就不該犯任何一點錯呢? 也就是說,你有做過1次,基本
Thumbnail
職場,往往不是你想的那樣。 就在你踏進這個門開始,沒有該教你些什麼,是你要付出些什麼? 你可以問,不會,你要問,但...不一定有人應該要回你.. 你才做過1次的事情,因為做的少,你..應該不會有什麼錯誤可以發生,那..是否做得越多的人,就不該犯任何一點錯呢? 也就是說,你有做過1次,基本
Thumbnail
在職場與對手談判時 舊的觀念裡會認為今天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時至今日我們已經明白在單純地贏與輸之間 其實還存在很多的可能性 而賽局常常也不是一次性的「有限賽局」 而是未來大家常常有機會繼續交手的「無限賽局」   道理我們都懂 可是一旦真的進入談判的階段 大家常常會一頭熱的決定要贏家全
Thumbnail
在職場與對手談判時 舊的觀念裡會認為今天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時至今日我們已經明白在單純地贏與輸之間 其實還存在很多的可能性 而賽局常常也不是一次性的「有限賽局」 而是未來大家常常有機會繼續交手的「無限賽局」   道理我們都懂 可是一旦真的進入談判的階段 大家常常會一頭熱的決定要贏家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