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一位在"職涯聊癒室"遇到的朋友聊了他的工作轉換經驗。他大學念社會系,個性溫和、有觀察力,話不多但很聰明。前5年做藥局採購,後來轉到貿易公司做國外業務3年,現在被老闆轉去做國內業務,要開始打電話、拜訪、主動找客戶。
他目前的困擾有兩個:1)陌生開發讓他焦慮、2)開車讓他緊張,尤其是在市區中車多的地方。
他是願意、也有能力做的,只是還沒找到一個讓自己「感到安心」的起手式。我問:「你覺得你自己以前在工作上,有做得特別不錯的地方是什麼?」
他回答得超級讓我眼睛一亮:「我會自己做SOP,沒人叫我做我也會做。我覺得要把流程整理清楚,不但讓我自己清楚,也讓下一個加入的人可以直接上手。」過去作採購的時候做、作國外業務接單處理的時候做,甚至還會主動觀察外部流程來優化自己的版本。
這不就是一種非常適合拿來對抗焦慮的工具嗎?
「我發現,很多陌開的焦慮,其實來自『沒有標準流程可以參照操作』,然後每次都在重新焦慮」
所以我問他:「那你有沒有想過,把陌生開發也寫成一套SOP?怎麼開場、怎麼介紹公司、怎麼問問題、怎麼回應對方的猶豫,能不能都先設計出來?」
你會發現,當一個人把事情拆解成可以練習、可以修正的流程時,他就開始擁有掌控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靠自己建立起的陌生開發的SOP,可以降低焦慮
這位朋友轉到國內業務之後,還沒開始建立SOP,也許是還在說服自己、還在讓自己適應。但有趣的是,他其實已經接到幾張訂單了。這說明他現在的方式,是有用的。陌生客戶會回應他,會願意跟他聊,甚至願意給他訂單,這本身就是對他的一種信任。
所以我建議他,從現在到年底,把這一整套陌生開發的SOP建立起來。持續優化、模擬、演練,然後每個下一次拜訪就會更自然、更有信心。他只要找到一個讓自己「有安全感的出手方式」,就可以不再讓自己焦慮,進而把事情做好。
關於開車這件事:讓自己舒服一點,有什麼不可以?
他也提到另一個壓力來源是「開車拜訪客戶」,尤其是進入多車的市區中。遠程他不怕,但市區那種要找車位、要轉小巷、要注意一堆交通變數的壓力,會讓他抗拒。
我的建議很簡單:
「跟老闆談談看,若要開車,短期內讓你多跑遠途的客戶,讓你慢慢熟悉開車,至於市區內的客戶,先讓你自己決定怎麼前往。預計明年,等你準備好了可以開市區,再慢慢嘗試開進市區。」
這世界不缺硬撐的人,缺的是知道怎麼讓自己好好開始、按照自己節奏前進的人。
他適合做業務嗎?天賦密碼這樣說
聊到這裡,我也幫他看了天賦密碼。他的行動模式非常清楚:需要有人陪著他一起討論、一起開始,然後在過程中感覺到可以照顧別人,然後快速行動達成一個成果。接著出去「走一圈」、吸收外部的意見,再回來修正,讓成果更好。他很在意事情的完成度,對細節有要求,也希望自己表現出來的狀態是讓人安心、專業、甚至有點「完美」的。
這樣的人,其實很適合當業務,他不是用話術打動人,而是用準備、誠意、和穩定的品質感動人。
他的數字裡也出現了「高級貴人」的能量,代表他其實是可以建立信任關係,進而開發出資源連結的。
他回顧了過去的工作經驗,印證了這個行為模式。所以我鼓勵他:既然採購做了五年,那業務也給自己五年的時間試試看吧,畢竟這兒有賞識你的主管、有可與你一起前行的好夥伴,你可以專心去打造你的業務銷售SOP,看看你能夠走到多遠。
「如果一件事情讓你感到焦慮,不一定是你不適合,可能只是你還沒找到適合你的方法。」
他是一個觀察入微、信念清晰、有節奏感的人。他不擅長衝第一,但擅長讓事情更好。他不一定要用社交去打開一扇門,他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慢一點、深一點,把門打開。
我們常以為業務要外向、很能說話。但其實,能觀察、能建立流程、能讓客戶感到舒服與信任,也是一種極高段的業務力。
而這就是他正要開始走的修煉之路。
你不需要變得外向,你只需要找對方法。
找到你的節奏,大膽嘗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