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紳與好學生的盲區:一位文化工作者的現場觀察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我們這個世代很常談「成就感從哪裡來」,有人靠收入與回報評估價值,也有人在名聲與認可中找尋定位。而最近我開始反思一件事:不同人格,在面對「成就」這件事時,其實有著完全不同的路線與判準。

這篇文章,我想聊聊兩種我觀察到的「盲區」:一是屬於「仕紳型人格」的行動邏輯,另一則是「好學生型人格」在創作與生活中的瓶頸。這些觀察不只來自身邊的案例,也來自我自身一路走來的職涯體驗。

仕紳型人格的路線圖:從義務到轉化

所謂的「仕紳型人格」,是我用來形容一種把「名聲」、「參與」與「社會能見度」放在優先順序前段的人格特質。他們會大量參與非營利性質的活動,無論是系所回娘家、公益講座、地方文化節、甚至是只露臉十五分鐘的合照儀式,也會盡量出席。

這不是為了錢,更多是為了維持與人群的連結,以及穩固自己的象徵資本。在某些文化與教育領域,這樣的參與型人格格外常見。

而這樣的仕紳化歷程,往往從最基層的「助理」角色開始。我自己當年剛畢業後,也從這個角色起步。

我在北藝大師資培育中心擔任專任助理,負責執行全國21場師培工作坊的行政與現場作業。從前期聯繫、海報設計、講者接送到現場的麥克風支援,樣樣都要自己來。這個過程讓我第一次直面「一場活動的背後」,不只是成果照片,而是一個人對自己角色與位置的選擇。

後來,我進入黃金博物館擔任駐點人員,負責擴增實境遊戲的設計與推動。這場活動的報名人數超過三千人,這是我第一次體會到:當一個策展想法被大眾認可,它不只是數字,而是公共文化參與的實現。

接著,在朱銘美術館擔任雕塑研究助理時,我主責策劃並執行兩場線上研討會。每場線上報名人數都超過60人,在當時疫情剛起、大家對於線上活動還在適應期的背景下,這樣的參與度是種肯定,也是內容品質的體現。

這些年,我越來越理解一件事:「仕紳型人格」的工作方式,往往是以名聲為先,靠一次次義務性參與建立信任,最終才思考如何轉化成商業模式或個人品牌。

這跟商人或企業主的思維非常不同。後者更重視現金流與存續壓力,總是先問:「這件事能不能讓企業活下來?」他們會優先創造收入,再來補齊品牌、公益與連結的層面。

而仕紳型人格,則是願意「先走名,再談利」,即使這條路漫長、效率不高,卻累積出極強的社會信任與象徵資產。

好學生型人格的盲點:安全與壓抑之間

另一個常見的盲點,來自所謂的「好學生型人格」。這種人格特質的典型表現,是高度自律、謹慎行事、避免犯錯,總希望把事情做到最好,但也正因為如此,常常失去了冒險與試錯的空間。

在書店老闆的課堂上,我聽到一位朋友的分享。他的職涯很順利,生活也經營得很平衡,但我發現他在寫作上的表現少了一點「野性」。他的文章結構完整、用詞恰當,但在風格上稍嫌保守,缺少讓人一眼記住的語氣與節奏。

這讓我想起自己過去的樣子。剛開始創作時,我也總是思前想後、怕寫錯、怕被批評。於是選擇了最不會出錯的路線,也就是最保險、最無趣的寫法。

問題是,這樣的內容讀起來也沒有靈魂。就像一篇通過格式審查的報告,但沒有情緒起伏、沒有肌理、沒有想像空間。

當時我並不自覺,直到開始與其他創作者互動,看到他們願意暴露脆弱、分享掙扎,那種「真實」的張力,才讓我驚覺自己其實壓抑了很多。

我也觀察到,有些原本很有內容力的創作者,當他們一再重複同一套成功模式後,會陷入創作的瓶頸期。他們的作品開始缺乏變化,受眾也開始疲乏。這種「格式化的安全感」,正是好學生思維的延伸。

從狼人殺學來的事:精準行動與電池理論

老闆課堂中曾提到一個命題:「好學生怕犯錯」。我想到自己在創作課第一季玩狼人殺的經驗——那是一場既混亂又意義重大的心理練習。

當時的我,在遊戲中總選擇最穩妥、最中庸的行動,只為了避免被淘汰。這種心態根深蒂固,來自於多年來「表現好才能被認可」的教育邏輯。

直到第二季讀到《即使憂鬱,也能創業活下去》,我才開始意識到:不是每次都要全力以赴,有時候「精準打擊」反而才是效率最高的行動方式。

我也開始意識到自己的體力運作方式與他人不同。我後來提出一個「電池理論」來形容這種差異:

  • 有些人是大電池,輸出力強,但耗能也快,需要快速補電。
  • 而我則是小電池,儘管容量有限,但穩定、耐用,需要規律充電才能維持狀態。

我的夥伴中有人跳舞輸出極大,但一結束就想立刻倒頭睡,睡一小時後又能滿血復活;我則是每天都需要固定的睡眠與飲食節奏,否則腦袋像降頻處理器,無法運作。

這也是為什麼我在造局時會選擇「少而準」,不追求大量曝光,而是穩定產出長線內容。

生活節奏的重構:從鹿兒島大學學到的事

這些年來,我調整自己的方法,不是學別人如何「多線併行」,而是去尋找最適合自己的節奏。

在鹿兒島大學交換期間,我觀察到日本人習慣用簡單的方式補充能量。他們午餐不一定熱食,一個三明治加三十分鐘午休,反而讓我撐過一天的活動行程。

最重要的習慣,是「十二點前睡覺」。這聽來平凡,但對我這種小電池型人格來說,是保持工作狀態的關鍵。

結語: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與行動方式

無論你是仕紳型人格還是好學生型人格,其實都沒有錯。真正的問題在於,我們是否有能力意識到自己的行動模式,以及它背後的優勢與限制。

名聲、效率、完美主義與自我節奏,它們不必互相排斥。關鍵是找到適合自己的運作方式,並持續調整與更新。

如果你也曾陷入「怕錯」、「怕失敗」、「怕沒人看見」的困境,也許可以從調整行動節奏開始。不要急著做多,不要急著曝光,而是問自己:這樣的選擇,是符合我當下狀態的嗎?

創作的張力、職涯的彈性與生活的韌性,往往來自這些你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決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走讀城市創生─許正賢的沙龍
34會員
245內容數
歡迎喜歡地方創生的朋友,一同討論。
2025/08/12
參與這場活動之前,我必須先完成十二週的創作歷程。這十二週,不只是簡單的寫作練習,而是一段自我觀察與價值梳理的過程。每週,我至少要完成四篇文章與四期 Podcast,內容涵蓋生活觀察、議題反思、個人經驗,以及與夥伴的交流紀錄。日復一日的累積,不僅鍛鍊了我的表達能力,也讓我逐漸摸索出屬於自己的創作節奏。
Thumbnail
2025/08/12
參與這場活動之前,我必須先完成十二週的創作歷程。這十二週,不只是簡單的寫作練習,而是一段自我觀察與價值梳理的過程。每週,我至少要完成四篇文章與四期 Podcast,內容涵蓋生活觀察、議題反思、個人經驗,以及與夥伴的交流紀錄。日復一日的累積,不僅鍛鍊了我的表達能力,也讓我逐漸摸索出屬於自己的創作節奏。
Thumbnail
2025/08/11
有人說,生活的節奏,是自己在心裡敲定的節拍器。對我來說,那段時間的節拍很快,幾乎沒有空隙,每天都在規律與挑戰之間來回切換。 早晨,我會先花五分鐘學英文,再花五分鐘學日文。書桌上攤著摺痕累累的單字本,耳機裡傳來 BBC 或 NHK 的聲音。五分鐘雖短,卻足以讓腦袋甦醒。那是我與自己約定的儀式:語言,
Thumbnail
2025/08/11
有人說,生活的節奏,是自己在心裡敲定的節拍器。對我來說,那段時間的節拍很快,幾乎沒有空隙,每天都在規律與挑戰之間來回切換。 早晨,我會先花五分鐘學英文,再花五分鐘學日文。書桌上攤著摺痕累累的單字本,耳機裡傳來 BBC 或 NHK 的聲音。五分鐘雖短,卻足以讓腦袋甦醒。那是我與自己約定的儀式:語言,
Thumbnail
2025/08/08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是充滿了各種有趣的事情。以我兩年前搬到台中的經歷來說,這趟旅程不僅讓我體驗了新環境,也經歷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小插曲。 剛搬進這個租屋處時,我完全沒料到會遇上鴿子來「拜訪」的情況。每天早上推開後陽台,映入眼簾的不是清新的空氣,而是鴿子留下的「驚喜」。這些小傢伙不但在陽台上留下痕跡,還
Thumbnail
2025/08/08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是充滿了各種有趣的事情。以我兩年前搬到台中的經歷來說,這趟旅程不僅讓我體驗了新環境,也經歷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小插曲。 剛搬進這個租屋處時,我完全沒料到會遇上鴿子來「拜訪」的情況。每天早上推開後陽台,映入眼簾的不是清新的空氣,而是鴿子留下的「驚喜」。這些小傢伙不但在陽台上留下痕跡,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教育和智商之間的關係,以及在畢業時的成績和未來發展的重要性。文章提到了教育模式的問題以及智商與實際應用的關聯,並呼籲大家重新思考智商和成功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教育和智商之間的關係,以及在畢業時的成績和未來發展的重要性。文章提到了教育模式的問題以及智商與實際應用的關聯,並呼籲大家重新思考智商和成功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名校畢業的高材生多半會被認為很聰明,但倘若做人處事不夠圓融,在人際關係上處處碰壁或與人結怨,還會被認為是聰明嗎? 其實,以時間線拉長來看,「聰明」不只是求學取得好成績,我們有更多的時間都是在職場或在社會上與人互動及相處,所以日本全民教育家齋藤孝便在《什麼是真正的聰明?》這本書中提到能否適應
Thumbnail
名校畢業的高材生多半會被認為很聰明,但倘若做人處事不夠圓融,在人際關係上處處碰壁或與人結怨,還會被認為是聰明嗎? 其實,以時間線拉長來看,「聰明」不只是求學取得好成績,我們有更多的時間都是在職場或在社會上與人互動及相處,所以日本全民教育家齋藤孝便在《什麼是真正的聰明?》這本書中提到能否適應
Thumbnail
探討逆境領導和成長型思維的兩天課程,從中看到了好的學習習慣、好的企業文化和好的老師。賦予了我們很多啟發。
Thumbnail
探討逆境領導和成長型思維的兩天課程,從中看到了好的學習習慣、好的企業文化和好的老師。賦予了我們很多啟發。
Thumbnail
創造學生的價值,就是創造自己生命的意義~ 選擇已教育為職業的朋友,是否能分辨自己準備的教育素材,能不能增加學生的價值,極其重要;而在安排的時間內,能否能提昇學生對於痛點的改善,或是讓學生對於自身的問題豁然開朗、找到變好的方向,是不能疏忽的最要點~ 許多教育工作者,習慣在講述的過程中,運用了許多名
Thumbnail
創造學生的價值,就是創造自己生命的意義~ 選擇已教育為職業的朋友,是否能分辨自己準備的教育素材,能不能增加學生的價值,極其重要;而在安排的時間內,能否能提昇學生對於痛點的改善,或是讓學生對於自身的問題豁然開朗、找到變好的方向,是不能疏忽的最要點~ 許多教育工作者,習慣在講述的過程中,運用了許多名
Thumbnail
個體人們,在求學時代通常很容易被發現:他們是班上的那個喜歡讀字典的怪咖、不喜歡溫習功課整天往熱音社跑的學長、或是打開他們的課本發現上面都沒畫重點、卻通通都是插畫的同學。在求學時代,這些個體人同學們的獨特之處往往被學校和同儕所接受,甚至受到熱烈歡迎...
Thumbnail
個體人們,在求學時代通常很容易被發現:他們是班上的那個喜歡讀字典的怪咖、不喜歡溫習功課整天往熱音社跑的學長、或是打開他們的課本發現上面都沒畫重點、卻通通都是插畫的同學。在求學時代,這些個體人同學們的獨特之處往往被學校和同儕所接受,甚至受到熱烈歡迎...
Thumbnail
學生不會想知道你們在他看不見的地方多努力,就結果而言這和放養沒區別。
Thumbnail
學生不會想知道你們在他看不見的地方多努力,就結果而言這和放養沒區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