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裡宗教的文化洗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參與這場活動之前,我必須先完成十二週的創作歷程。這十二週,不只是簡單的寫作練習,而是一段自我觀察與價值梳理的過程。每週,我至少要完成四篇文章與四期 Podcast,內容涵蓋生活觀察、議題反思、個人經驗,以及與夥伴的交流紀錄。日復一日的累積,不僅鍛鍊了我的表達能力,也讓我逐漸摸索出屬於自己的創作節奏。 創作的過程,就像是在廟裡進行一場長期的文化洗禮。每一次落筆、每一次錄音,都是一次面對自我與外界的對話。十二週的時間足夠讓人產生改變,而這些改變,並不只來自文字或聲音本身,而是來自背後那套被我慢慢建立起來的思考模式。 第一個主題:與人互動的篩選機制 我在這段創作期間,逐漸意識到自己在人際互動上有一個明顯的特質—高篩選。所謂高篩選,不是拒人於千里之外,而是面對陌生人時,我會特別留意對方的用詞、邏輯,以及他在群體中的表達方式。這種習慣像是一道無形的濾網,幫助我在有限的時間與精力中,專注在我認為值得深入交流的人身上。 相較之下,我的一位夥伴Clam則更注重對方是否主動參與、是否願意分享觀點,而不是過於糾結於文字的精準度或語言的修飾。對他而言,一個人只要願意開口,無論表達是否完美,都比沉默更值得關注。這種差異,讓我重新思考「互動的門檻」這件事,具體來說,不意味著沒有篩選,而是相較於筆者,線上比較寬容。 當面對資歷深厚、內容累積已經超過兩百篇以上的創作者時,以兩百篇為審核,自己已創作兩百篇文章,以此為基底。對於這類創作者,我會更關注他們想傳達的議題與價值,而不再過於在意外在的細節。因為當一個人能長時間持續創作,並且吸引到穩定的訂閱群體,即便他偶爾狀態下滑,也依然能帶給我啟發。這時候,我反而願意以更大的包容心去看待他們的作品與互動方式。 這讓我想到一個詞—社交屬性。它指的是,人們會因為某些特質或價值觀而自然而然地聚在一起。當我們在尋找夥伴時,本質上就是在進行一層又一層的篩選。若對方是一個真正了解你的人,願意提出具體且中肯的建議,你會更願意傾聽,因為那背後隱含的是信任與理解。相反地,如果批評來自一個與你毫無交集的陌生人,那麼高篩選的本能就會啟動—選擇忽略。這不是拒絕成長,而是一種保護能量的方式。 第二個主題:善用舞台做推廣 在這次同樂會中,我獲得了一個十分鐘的發表機會。對許多人來說,十分鐘可能轉瞬即逝,但在我看來,這是一段能夠有效傳遞價值的黃金時間。 我曾猶豫要不要利用這十分鐘回顧自己十二週的創作歷程,畢竟這也是一次階段性的成果驗收。但在思考過後,我決定把這段時間用來推廣一位對我影響深刻的夥伴—Tony 哥。他曾在我的課堂上分享企業專業倫理的內容,讓學生收穫良多。這次,我希望把他的價值介紹給更多同學。 為了讓推廣更有說服力,我先梳理出自己專長領域的一套思維模組,並刻意指出其中的缺口——這些缺口正是 Tony 哥能補足的部分。透過這樣的設計,我不只是單純地替他宣傳,而是把自己定位為一個「需求方」,讓觀眾明白為什麼我需要這位夥伴的內容與能力。 在發表結束後,我不只是口頭推廣,還用實際行動報名了他的課程。這樣的選擇,不只是對他的支持,也是向其他同學示範:當你認同某個價值,就應該用行動去支持它。 第三個主題:自我表達的反思 演講結束後,我收到不少正面回饋。有人說我的內容條理清晰,也有人覺得我在推廣他人時展現了真誠與策略。然而,我自己也察覺到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我的聲音偶爾會有輕微顫抖,講話速度也偏快。 這不是第一次有人提醒我這個問題。其實,在我過往的職涯中,這種表達方式一直存在。過去的我會因此感到焦慮,甚至懷疑自己是否不適合公開發表。然而,經過這次經驗,我開始意識到,演講的核心並不在於外在表現是否完美,而是觀眾能否接收到我想傳達的價值。那些短時間內無法完全改變的部分,就先接受;能夠改善的地方,則透過練習逐步調整。 我打算利用未來更多的公開場合來鍛鍊自己,例如持續參加創作課、錄下自己的演講影片並回放檢視,觀察每一次的聲音狀態與節奏。這些方法雖然耗時,但能讓我慢慢建立起更穩定的表達能力。 有趣的是,這次發表還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穫。我因此認識了一些新朋友,包括醫生與銀行高階主管。與他們的交流,讓我獲得了更多跨領域的觀點與啟發。比起糾結於自己聲音的顫抖或緊張,這些後續建立的連結與價值反而更值得珍惜。 最後的思考 回顧這十二週的創作,以及這次同樂會的經驗,我更加確信「篩選」在人際互動中的重要性。真正了解你的人提出的建議,往往能觸及到你自己忽略的盲點,值得認真思考與採納;而對於那些來自陌生、缺乏背景理解的批評,高篩選地選擇忽略,不僅合理,也是對自身精力的保護。 這次的經驗,像是一場在廟裡進行的文化洗禮—既有靜下心來沉澱思緒的過程,也有與人交流、碰撞觀點的瞬間。它讓我更清楚地看見自己的互動模式、舞台運用策略與表達優劣勢。未來,我會繼續在創作與分享之間尋找平衡,持續拓展屬性社交的圈子,並在每一次的發表中,帶回更多屬於自己的價值與啟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走讀城市創生─許正賢的沙龍
29會員
216內容數
歡迎喜歡地方創生的朋友,一同討論。
2025/08/11
有人說,生活的節奏,是自己在心裡敲定的節拍器。對我來說,那段時間的節拍很快,幾乎沒有空隙,每天都在規律與挑戰之間來回切換。 早晨,我會先花五分鐘學英文,再花五分鐘學日文。書桌上攤著摺痕累累的單字本,耳機裡傳來 BBC 或 NHK 的聲音。五分鐘雖短,卻足以讓腦袋甦醒。那是我與自己約定的儀式:語言,
Thumbnail
2025/08/11
有人說,生活的節奏,是自己在心裡敲定的節拍器。對我來說,那段時間的節拍很快,幾乎沒有空隙,每天都在規律與挑戰之間來回切換。 早晨,我會先花五分鐘學英文,再花五分鐘學日文。書桌上攤著摺痕累累的單字本,耳機裡傳來 BBC 或 NHK 的聲音。五分鐘雖短,卻足以讓腦袋甦醒。那是我與自己約定的儀式:語言,
Thumbnail
2025/08/08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是充滿了各種有趣的事情。以我兩年前搬到台中的經歷來說,這趟旅程不僅讓我體驗了新環境,也經歷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小插曲。 剛搬進這個租屋處時,我完全沒料到會遇上鴿子來「拜訪」的情況。每天早上推開後陽台,映入眼簾的不是清新的空氣,而是鴿子留下的「驚喜」。這些小傢伙不但在陽台上留下痕跡,還
Thumbnail
2025/08/08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是充滿了各種有趣的事情。以我兩年前搬到台中的經歷來說,這趟旅程不僅讓我體驗了新環境,也經歷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小插曲。 剛搬進這個租屋處時,我完全沒料到會遇上鴿子來「拜訪」的情況。每天早上推開後陽台,映入眼簾的不是清新的空氣,而是鴿子留下的「驚喜」。這些小傢伙不但在陽台上留下痕跡,還
Thumbnail
2025/08/07
從創作開始,許多人常會面臨一個疑問:「我的文章有誰會看?」又或者,「這篇文章的意義是什麼?」創作的起點因人而異,但隨著時間的推進,我觀察到幾種常見的底層邏輯: 創作的驅動與展示形式 有些人創作是為了提升自己的「硬價值」,例如充實履歷、增強專業背景;也有些人透過照片、影像展現自我,像是健身成果、運
Thumbnail
2025/08/07
從創作開始,許多人常會面臨一個疑問:「我的文章有誰會看?」又或者,「這篇文章的意義是什麼?」創作的起點因人而異,但隨著時間的推進,我觀察到幾種常見的底層邏輯: 創作的驅動與展示形式 有些人創作是為了提升自己的「硬價值」,例如充實履歷、增強專業背景;也有些人透過照片、影像展現自我,像是健身成果、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雖然寫了好幾年的散文/小説/食評,但一直都是個人興趣爲主的。自從2024年開始,我堅定了作家的夢想,就一直再找辦法整理自己的知識庫。好讓自己的創作都能夠持續穩定的產出,這個是我平常的創作流程吧。 知識輸入(Input): 閱讀是累積自我的方式,一本書不會全然屬於此刻的自己,書裡提及論點、金
Thumbnail
雖然寫了好幾年的散文/小説/食評,但一直都是個人興趣爲主的。自從2024年開始,我堅定了作家的夢想,就一直再找辦法整理自己的知識庫。好讓自己的創作都能夠持續穩定的產出,這個是我平常的創作流程吧。 知識輸入(Input): 閱讀是累積自我的方式,一本書不會全然屬於此刻的自己,書裡提及論點、金
Thumbnail
百日百字計畫 #15 一百天一百字的紀錄,練習覺察的百日紀錄。
Thumbnail
百日百字計畫 #15 一百天一百字的紀錄,練習覺察的百日紀錄。
Thumbnail
身為一個曾經很想寫字,但是被現實磨到現在寫個讀書心得都卡頓半天的人,真的覺得《寫作課》相當受用,不只安慰了過去無法寫作的自己,也激起「似乎可以從現在開始努力」的心。
Thumbnail
身為一個曾經很想寫字,但是被現實磨到現在寫個讀書心得都卡頓半天的人,真的覺得《寫作課》相當受用,不只安慰了過去無法寫作的自己,也激起「似乎可以從現在開始努力」的心。
Thumbnail
最近在思考日更的可能性,希望可以每天發布一些文字,分散在社群——IG、Threads、方格子。 一直很喜歡看日更的創作者,如何堅持日更。 我覺得他們都有一種力量,再告訴自己無論如何,至少產出一點分享。每個人模式不同,可能至少發一篇限時動態、每天一篇短文,每個人可以找到自己的日更模式。
Thumbnail
最近在思考日更的可能性,希望可以每天發布一些文字,分散在社群——IG、Threads、方格子。 一直很喜歡看日更的創作者,如何堅持日更。 我覺得他們都有一種力量,再告訴自己無論如何,至少產出一點分享。每個人模式不同,可能至少發一篇限時動態、每天一篇短文,每個人可以找到自己的日更模式。
Thumbnail
#誠實書寫練習 #Day112 Q.本日書寫主題: 回想本週看見的人事物,找尋有印象或有感覺的事情並寫下來。 連結並記錄下3個相關過往的記憶抽屜中的小事。 ✍️這一週行前準備,以往都是跟團,要不就是親友幫忙處理。 而這一回有幾件事情需要我一一處理,必須要保持頭腦清晰,要很仔細填寫資料,所以感到有
Thumbnail
#誠實書寫練習 #Day112 Q.本日書寫主題: 回想本週看見的人事物,找尋有印象或有感覺的事情並寫下來。 連結並記錄下3個相關過往的記憶抽屜中的小事。 ✍️這一週行前準備,以往都是跟團,要不就是親友幫忙處理。 而這一回有幾件事情需要我一一處理,必須要保持頭腦清晰,要很仔細填寫資料,所以感到有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從開始寫文章以來的心路歷程,描述了寫作過程中的挑戰和成就感。作者分享了堅持寫文章的重要性,以及不同類型文章的寫作方式,包括工具型文章、課程心得文章和心情抒發型文章。最後,作者強調寫作不僅是知識的整理,還能帶來雙贏的收穫,雖然過程中偶爾也會面臨手部疲勞等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從開始寫文章以來的心路歷程,描述了寫作過程中的挑戰和成就感。作者分享了堅持寫文章的重要性,以及不同類型文章的寫作方式,包括工具型文章、課程心得文章和心情抒發型文章。最後,作者強調寫作不僅是知識的整理,還能帶來雙贏的收穫,雖然過程中偶爾也會面臨手部疲勞等問題。
Thumbnail
如何持續創作 許多創作者在創作時都會想,要如何才能持續、定時定量地更新作品。通常,我們在寫作時都會有一個依據,例如小說、散文等不同文類,通常會有不同的字數和創作模式。 以下就以我的文章創作模式為例,提供給大家參考。 清晨的心靈雞湯 以「心靈雞湯」這類文章為例,我設定的目標是每天針對一個主題講
Thumbnail
如何持續創作 許多創作者在創作時都會想,要如何才能持續、定時定量地更新作品。通常,我們在寫作時都會有一個依據,例如小說、散文等不同文類,通常會有不同的字數和創作模式。 以下就以我的文章創作模式為例,提供給大家參考。 清晨的心靈雞湯 以「心靈雞湯」這類文章為例,我設定的目標是每天針對一個主題講
Thumbnail
寫作對我們的生活和情感有著深遠的影響,練習寫作需要規律的練習和對當下的珍惜,同時寫作也是一種技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表達和記錄生活中的點滴,並影響我們保持年輕心靈的積極態度。
Thumbnail
寫作對我們的生活和情感有著深遠的影響,練習寫作需要規律的練習和對當下的珍惜,同時寫作也是一種技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表達和記錄生活中的點滴,並影響我們保持年輕心靈的積極態度。
Thumbnail
今天第 03 天,我將寫下:要開始學習擅長的主題,我推薦去看的書籍、YouTube。 自認樣樣學藝不精的我,沒有非常特定的擅長主題,因為我在任何領域都還不算職人大師,不過我有經常造訪與關切的主題!趁這個機會分享給大家~ 包含了心理層面、工作層面與日常生活,與大家分享我的資訊來源!
Thumbnail
今天第 03 天,我將寫下:要開始學習擅長的主題,我推薦去看的書籍、YouTube。 自認樣樣學藝不精的我,沒有非常特定的擅長主題,因為我在任何領域都還不算職人大師,不過我有經常造訪與關切的主題!趁這個機會分享給大家~ 包含了心理層面、工作層面與日常生活,與大家分享我的資訊來源!
Thumbnail
寫下3 個持續在學習的主題,以及它帶給我的影響 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先入為主的想法是領域或技能,那真的太多太多了…… 靜下心想了想,其實沒有必須是什麼技能,我決定寫下自己至今都仍在學習的「事」。 與你分享,我的三「放」!
Thumbnail
寫下3 個持續在學習的主題,以及它帶給我的影響 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先入為主的想法是領域或技能,那真的太多太多了…… 靜下心想了想,其實沒有必須是什麼技能,我決定寫下自己至今都仍在學習的「事」。 與你分享,我的三「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