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手機使用成癮現象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現代人的生活常態習慣之一,滑手機。

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加上社群媒體雨後春筍般地出現,現代人已經被手機「綁架」,或者說是滑手機成癮 (手機依賴症)。為什麼滑手機會成癮?有以下原因。

1. 無限滾動設計

社群平台與新聞 App 被設計成「永遠看不完」,讓人難以停下來。APP設計者引誘使用者沉浸其中,這是典型的商業手段。

2. 逃避與情緒調節

當人們感到焦慮、無聊、孤單時,滑手機成為一種「情緒移轉」的方式。久而久之,大腦將手機與「舒緩情緒」建立連結。

3. 即時獎賞機制。

每次收到通知、看到新貼文、有人按讚,腦中就會釋放多巴胺。這些微小但頻繁的獎賞,讓大腦不斷期待下一次刺激。

 

為什麼滑手機會讓大腦釋放多巴胺?

我們的大腦天生就像一部「好事雷達」,不斷在尋找可能帶來快樂或好處的事情。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當大腦預期有好事即將發生時,就會釋放它。

滑手機時,你可能隨時遇到各種令人愉快的刺激:

  • 有人按讚 → 滿足社交認同感
  • 收到訊息 → 建立情感連結
  • 看到有趣影片 → 帶來感官愉悅
  • 讀到新知識 → 滿足好奇心

這些都屬於「獎賞訊號」。你的大腦會預測:「下一次滑動,也許會看到更多好東西!」這種「可能獲得獎賞」的期待,就會刺激多巴胺大量分泌。

這個機制很像玩老虎機或抽卡遊戲:你不會知道下一次拉桿(或滑動)會不會中大獎,但「隨時可能有驚喜」的感覺,會讓人更著迷。科學上稱這種獎勵模式為「變動比率獎賞」(Variable Ratio Reward),它是最容易讓人上癮的獎勵型態之一。

當多巴胺釋放後,它會活化大腦的伏隔核(負責感受愉悅與動機的區域),讓你產生渴望,渴望獲得刺激、別人認同(按讚)、娛樂、連結、驚喜等可能的獎賞,於是你想要繼續做這件事。久而久之,這種迴路就會反覆啟動,讓人越滑越停不下來。

簡化的神經流程:滑手機 → 大腦預測獎賞 →腹側被蓋區(VTA)釋放多巴胺 → 伏隔核被活化 → 產生渴望與動機 → 繼續滑手機。

 

 

滑手機成癮有何不良影響?

滑手機成癮(或稱手機依賴症)在現代社會越來越普遍,尤其在青少年和年輕族群中。千萬別以為這種行為沒什麼,長期以往可能會對身心健康、社交能力及生活品質造成多方面的不良影響。說明如下:

1. 心理與認知方面

·  注意力分散:長時間滑手機會降低專注力,影響學習與工作效率。

·  記憶力下降:過度依賴手機查詢資訊,可能削弱大腦的記憶與思考能力。

·  焦慮與憂鬱:社群媒體上的比較與過度曝光可能導致自我價值感下降,增加焦慮與憂鬱風險。

·  睡眠障礙:睡前使用手機會抑制褪黑激素分泌,影響入睡品質與睡眠深度。

2. 身體健康方面

·  視力疲勞:長時間盯著螢幕容易造成眼睛乾澀、近視加深。

·  頸椎與手腕問題:低頭滑手機姿勢不良,可能導致「科技頸」或腕部疼痛。

·  久坐不動:缺乏運動會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風險。

3. 社交與人際關係方面

·  人際疏離:過度沉迷虛擬世界,可能忽略現實中的人際互動與情感交流。

·  溝通能力退化:面對面交流減少,可能影響語言表達與情緒理解能力。

·  家庭關係緊張:親子或伴侶間因手機使用時間過長而產生衝突。

4. 生活管理與時間分配

·  時間浪費:無意識地滑手機可能佔據大量時間,影響日常生活安排。

·  拖延症加重:手機成為逃避現實與責任的工具,導致拖延行為惡化。

 

滑手機看網路資訊或視頻所獲得的快樂是短暫的,它帶來的愉悅感像一場煙火,瞬間爆發,但消散得也快。滑手機雖然能帶來短暫的興奮,但大腦會習慣這種高強度的刺激,導致多巴胺的基礎分泌量逐漸降低。這可能會讓你對平淡的事物失去興趣,容易感到空虛,並不斷追求更強烈的刺激,形成一種依賴性的惡性循環。

所以,我們應該嘗試用雖然刺激強度不是最高,但能帶來持久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活動來讓生活愉悅快樂與滿足,例如學習新事物 (語言、技能…)、 閱讀、運動、創作或培養嗜好 (繪畫、寫作、烹飪、玩樂器)、完成一個中長期目標、與人交流互動等。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的筆記間
4會員
53內容數
生命科學背景的理科女,X世代,來自生技製藥產業。喜歡觀察、喜歡思考、習慣用理性分析問題,也會感性地用文字梳理感受、整理各種心得與經驗。努力把生活過得充實,人生過得精采、有意義,把自己的價值不斷最大化。 我在這裡分享個人工作經驗、生活心得、人生觀點或科普知識筆記。
W的筆記間的其他內容
2025/06/08
當思緒有秩序、較為清晰時,心情(情緒狀態)通常也比較平靜安定,這背後涉及幾個大腦與心理機制。 一、從大腦運作來看:思緒混亂會讓壓力系統啟動 當我們的思緒很亂,例如: 擔心多件事(「我等一下要做什麼?還有那封沒回的信…啊我是不是搞砸了?」) 腦中不斷閃出未完成的任務 想法之間互相矛盾(例如「
Thumbnail
2025/06/08
當思緒有秩序、較為清晰時,心情(情緒狀態)通常也比較平靜安定,這背後涉及幾個大腦與心理機制。 一、從大腦運作來看:思緒混亂會讓壓力系統啟動 當我們的思緒很亂,例如: 擔心多件事(「我等一下要做什麼?還有那封沒回的信…啊我是不是搞砸了?」) 腦中不斷閃出未完成的任務 想法之間互相矛盾(例如「
Thumbnail
2025/05/24
我以前有一個同事,他是一位科學家,60 多歲時仍頭腦清明(這可能不特別),但更令人驚訝的是他的體能良好,面容也不顯老態。在尾牙上,他能跳國標舞,婀娜姿態不輸年輕人。他固定運動,一週必游泳一到兩次。他也會穿著牛仔褲,但他的穿著並不突兀,反而透露出一種時尚與自信。我一直認為,他是「活到老、學到老」的最佳
Thumbnail
2025/05/24
我以前有一個同事,他是一位科學家,60 多歲時仍頭腦清明(這可能不特別),但更令人驚訝的是他的體能良好,面容也不顯老態。在尾牙上,他能跳國標舞,婀娜姿態不輸年輕人。他固定運動,一週必游泳一到兩次。他也會穿著牛仔褲,但他的穿著並不突兀,反而透露出一種時尚與自信。我一直認為,他是「活到老、學到老」的最佳
Thumbnail
2025/05/15
現代社會充斥著資訊過載、過多的物質誘惑與繁忙的生活節奏,讓人感到巨大壓力與焦慮。這種生活我已經過了二十幾年,十分了解個中感受。 許多年前我開始注意到有一種生活型態在網路上被倡導:簡樸生活(Minimalism)。隨著年紀增長,我越來越有興趣實踐這樣的生活方式。因此,決定把我所理解的這種生活方式的好
Thumbnail
2025/05/15
現代社會充斥著資訊過載、過多的物質誘惑與繁忙的生活節奏,讓人感到巨大壓力與焦慮。這種生活我已經過了二十幾年,十分了解個中感受。 許多年前我開始注意到有一種生活型態在網路上被倡導:簡樸生活(Minimalism)。隨著年紀增長,我越來越有興趣實踐這樣的生活方式。因此,決定把我所理解的這種生活方式的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現代人手機成癮成為一種危機,而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專家提出了一些關鍵建議,如何聰明使用手機,逐步戒除成癮。該建議包括改善使用習慣、限制使用時間、關閉通知等。本文探討了這些關鍵結論,並提出實際行動建議。
Thumbnail
現代人手機成癮成為一種危機,而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專家提出了一些關鍵建議,如何聰明使用手機,逐步戒除成癮。該建議包括改善使用習慣、限制使用時間、關閉通知等。本文探討了這些關鍵結論,並提出實際行動建議。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想早睡早起,卻一直滑手機,結果隔天上班睡過頭遲到;想著要用功念書,卻忍不住一滑再滑,結果幾個小時就過去。 明明手機為現代人帶來方便的生活,但就是如此方便的手機,也令我們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若你曾經有過這些經驗,那麼你該看看這本書,讓你擺脫手機腦,找回人生的掌控權。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想早睡早起,卻一直滑手機,結果隔天上班睡過頭遲到;想著要用功念書,卻忍不住一滑再滑,結果幾個小時就過去。 明明手機為現代人帶來方便的生活,但就是如此方便的手機,也令我們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若你曾經有過這些經驗,那麼你該看看這本書,讓你擺脫手機腦,找回人生的掌控權。
Thumbnail
/手機成癮的原因,很可能只是,他還不會生活而已\ 在短影音裡面,看到一個小朋友叫她姑姑別再看手機了。 姑姑說:「不看手機,那要做什麼?」 小朋友:「帶我去遊樂園啊。」 對話短短的,卻讓我覺得熟悉,也想起蠻多事。 手機成癮。役於物。役於人⋯⋯ 3C產品讓生活更便利;可若人與物品的「主
Thumbnail
/手機成癮的原因,很可能只是,他還不會生活而已\ 在短影音裡面,看到一個小朋友叫她姑姑別再看手機了。 姑姑說:「不看手機,那要做什麼?」 小朋友:「帶我去遊樂園啊。」 對話短短的,卻讓我覺得熟悉,也想起蠻多事。 手機成癮。役於物。役於人⋯⋯ 3C產品讓生活更便利;可若人與物品的「主
Thumbnail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 1.老是刷社群、打遊戲的人 如果你老是刷社群、沉迷打遊戲,這本書將為你分享這種行為背後的原因,並提供一些解決方案。 ​ 2.想了解為什麼有人玩遊戲玩到瘋掉的人
Thumbnail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 1.老是刷社群、打遊戲的人 如果你老是刷社群、沉迷打遊戲,這本書將為你分享這種行為背後的原因,並提供一些解決方案。 ​ 2.想了解為什麼有人玩遊戲玩到瘋掉的人
Thumbnail
該是面對手機成癮的壞習慣吧!看似一機掌握全世界,殊不知是越來越脫離現實。 「自己明明從以前就很愛看書,現在卻變得愈來愈不容易專注。一讀到需要聚精會神的篇章,便把書丟在一旁。」
Thumbnail
該是面對手機成癮的壞習慣吧!看似一機掌握全世界,殊不知是越來越脫離現實。 「自己明明從以前就很愛看書,現在卻變得愈來愈不容易專注。一讀到需要聚精會神的篇章,便把書丟在一旁。」
Thumbnail
為什麼我想讀這本書? 以前下班後總是癱在沙發上滑手機,想停卻停不下來,總是告訴自己:在十分鐘就好,結果一個晚上就過了,是個重度手機依賴者,這本書幫助我更有意識地使用3C的產品 手機是偶爾用到、幫助我們的工具而不是永不離身的配件,如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有意識地使用,能享受科技帶來的好處;無意識地
Thumbnail
為什麼我想讀這本書? 以前下班後總是癱在沙發上滑手機,想停卻停不下來,總是告訴自己:在十分鐘就好,結果一個晚上就過了,是個重度手機依賴者,這本書幫助我更有意識地使用3C的產品 手機是偶爾用到、幫助我們的工具而不是永不離身的配件,如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有意識地使用,能享受科技帶來的好處;無意識地
Thumbnail
自從智慧型手機成為大家普遍使用的工具之後,有許多資訊正偷偷消耗我們的注意力。例如原本想打開手機查閱資料,卻突然被跳出的訊息給吸引走,等到回過神來,才發現時間已默默過了半小時、又或是忘記原本打開手機,究竟要做什麼?好像得了健忘症一樣、或是手機發出的叮咚聲,總是打斷你原本正在做的事呢?
Thumbnail
自從智慧型手機成為大家普遍使用的工具之後,有許多資訊正偷偷消耗我們的注意力。例如原本想打開手機查閱資料,卻突然被跳出的訊息給吸引走,等到回過神來,才發現時間已默默過了半小時、又或是忘記原本打開手機,究竟要做什麼?好像得了健忘症一樣、或是手機發出的叮咚聲,總是打斷你原本正在做的事呢?
Thumbnail
Iphone手機上滑著ig、fb、x,眼睛緊盯螢幕,不敢移開手機分毫。 就深怕漏掉任何關於社群上的訊息。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手機癮」呢?   我曾經和有些人吃飯,他們即便對面有人,依然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手機上。
Thumbnail
Iphone手機上滑著ig、fb、x,眼睛緊盯螢幕,不敢移開手機分毫。 就深怕漏掉任何關於社群上的訊息。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手機癮」呢?   我曾經和有些人吃飯,他們即便對面有人,依然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手機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