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有一個同事,他是一位科學家,60 多歲時仍頭腦清明(這可能不特別),但更令人驚訝的是他的體能良好,面容也不顯老態。在尾牙上,他能跳國標舞,婀娜姿態不輸年輕人。他固定運動,一週必游泳一到兩次。他也會穿著牛仔褲,但他的穿著並不突兀,反而透露出一種時尚與自信。我一直認為,他是「活到老、學到老」的最佳典範。他總是說,很喜歡和我們年輕人一起工作,這讓他充滿活力!事實上,他的心態上從不覺得自己年紀大。
在《遠見》的一篇文章中,曾介紹過保持年輕的科學方法。這個主題或許超過半百的人才會真正關心(PS:我已經洩露自己的年紀,微笑)。以下是整理出來的幾個關鍵點:
1. 維持良好姿勢
科學研究顯示,長期保持正確的姿勢能夠降低肌肉僵硬、脊椎問題,也能減少身體過早衰老的風險。脊椎健康與骨骼對抗衰老至關重要,許多高齡仍活力充沛的長者,都會進行瑜伽或核心訓練來保持良好體態。
2. 照顧好皮膚,防曬是關鍵
皮膚是人最直觀的年齡指標。長期暴露在紫外線下會加速皮膚老化,因此防曬至關重要。研究顯示,適當補充維生素 C、E 及抗氧化食物,能減少皮膚損傷、延緩皺紋形成。
3. 飲食調整,減少加工食品
飲食影響身體機能,也影響老化速度。多項研究表明,地中海飲食(大量蔬菜、水果、橄欖油、魚類)能夠減少自由基造成的細胞損傷,降低發炎反應,進而延緩老化。
4. 保持微笑
心理學研究發現,經常微笑能讓人顯得更年輕,因為它可以促進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分泌,降低壓力荷爾蒙。微笑的習慣,不僅讓人看起來更有活力,也讓內在更快樂。
5. 良好的運動習慣
身體健康是年輕的基礎。研究顯示,規律運動能促進生長激素分泌、改善心血管健康,降低細胞衰老速度。我也觀察到,現在健身房裡堅持訓練體能與雕塑身形的人,比過去任何時候都多。
6. 充足睡眠
睡眠不足會影響免疫系統功能,導致情緒暴躁,也會影響膠原蛋白的生成,加速肌膚老化。睡眠專家表示,每晚 7–9 小時的優質睡眠是抗衰老的最佳策略之一。
7. 多喝水
每天攝取足夠水分(約 2 公升)能促進新陳代謝,幫助身體排除毒素,也能讓皮膚維持健康水潤狀態。
8. 遠離抽菸
吸菸會破壞膠原蛋白,使皮膚彈性下降,導致臉部皺紋加深。長期吸菸者往往比同齡人顯得更蒼老,這是眾多研究反覆證實的結果。
除了這些科學方法,我認為還有一些心態上的維持年輕之道:
1. 保持赤子之心
保持赤子之心並不是幼稚,而是即使看過世界的真實面,仍然能相信美好,保持探索精神。心理學家 Carol Dweck 提出的「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理論指出,持續學習、擁有開放的思維方式,可以讓人保持活力與創造力。
2. 注重儀表
得體的穿著能讓人顯得精神飽滿、自信,也能影響心理狀態,使自己看起來更年輕。日本心理學家曾研究過穿著與心理狀態的關聯性,發現良好的外在形象有助於維持積極心態。
3. 持續學習與旅行
「活到老,學到老」是真正的年輕秘訣!無論是閱讀、學習新技能,或是旅行開闊眼界,都能讓一個人保持活力。研究顯示,學習新語言或新技能能刺激腦細胞連結,減少記憶退化,這也是很多長者保持敏銳思維的關鍵。
4. 心地善良
「相由心生」,這句話並非空談。研究顯示,心理健康與狀態與外貌有一定關聯,仁慈、寬厚的人往往會顯得更溫和、更有吸引力。
5. 有追求與目標
擁有目標,並投入熱情,能讓人擁有蓬勃朝氣有活力。無論是學攝影、繪畫、唱歌、跳舞,全心投入的狀態,本身就是年輕生命力的象徵。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說長不長,但足夠我們去探索世界、培養興趣,並持續學習。保持年輕,不只是外表,更是對生活的態度。把握每一天,充實自己,不斷追求新的可能,這才是真正的年輕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