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裡的自我:掌握角色的藝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人際互動中,人往往會戴上面具,努力展現出自己最理想的一面——謙虛、自信、勤奮。他們會謹言慎行,專注聆聽,看似對我們的話深感興趣;同時,也會刻意隱藏自己的不安、嫉妒與脆弱。

但是如果只相信表象,就永遠無法窺見對方真正的內心世界。甚至,有時還會被突如其來的抗拒、敵意,或隱而不顯的操控所蒙蔽。

當然面具並非滴水不漏。人的本性與無意識的欲望,總會透過非語言的細節洩露出來——臉部的微妙表情變化、聲音的轉折、肌肉的緊張度,以及緊張時的下意識反應。掌握並解讀這種「非語言的語言」,就能讓自己擁有看穿男女真實狀態的「火眼金睛」,不被浮面假象所欺,也能對潛在的風險與危機提早防範。

同時,表象也是他人評判我們的依據。學會善用角色扮演,展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讓它成為推動你前行的助力,而非限制你的枷鎖。

必須強調,哲學視角面具的存在並不全然是虛偽,它有時是我們在世界立足的橋樑。尼采說過:「我們擁有藝術,免得真相殺死我們。」

面具便是這種藝術的一部分——它保護我們的脆弱,也讓我們有時間去成長,直到能夠承受彼此最真實的樣貌。

看穿面具,是為了更清楚地看見對方與自己,而不是急於撕下它。「人生如戲」這句話是真的,請大方接受這點不要在這點上當正義魔人,因為在人性深處,真實與偽裝往往是共生的。

古今中外包含莎士比亞在內的作家,他們作品想表達的就是:「我們所有人都從來沒有以真面目示人。」

另外觀察,如果一個人在敘述一段情感過程,往往過度強調自我及對方的個人特質,卻忽略了在一段關係中,雙方是彼此不斷雕捏塑造對方的雙向複雜過程。這就是判讀一個人在口述雙方關係的鬆緊時,常常會凝固在片面之詞原因。

畢竟人往往很少在對話中直來直往,更多時候會透過迂迴的表達、會意的默契有了共鳴,才有機會在彼此扮演角色中有了對等與對應的符號與稱呼,也在彼此的時間裏有了摩擦或者說受熱。

當然,反過來說,如果你是可以讓對方放下表象所有身分地位去袒露扮演角色的獨白時,那是對方即是視你為情感綠洲,就放下前述所說的那些原則,坦承真實就好。

撇除那些表象社交以外,真實最為稀有也最為可貴,尤其在成年以後的我們,被社會化的彼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風動心動幡動
14會員
112內容數
多閱讀、多紀錄、多寫作,都是強化大腦的方式。詞彙、語詞與段落、章節的貫穿連結,本身就是一種腦部活化與建構的過程。在文字重組與編碼的工作中,我們的大腦「腦島」扮演著語文流暢性的關鍵角色。 人走不到的地方,可以透過閱讀文字,讓眼睛帶著我們馳騁千里、穿越古今,進入神魔妖佛的世界,並與彼此的精神世界展開對話。
風動心動幡動的其他內容
2025/08/15
在賽局理論裡,每一個選擇,其實都是對過去局勢的一種回應,也是對未來局面的佈局。我們現在的邏輯判斷,往往不只是憑空做出,而是呼應了過去的預設與經驗。 正如哲學大師常言:人生的核心在於實踐,因為唯有實踐,才能讓意義履行於生活之中。 就像種樹一樣,你不可能今天種下,明天就長成參天大木,但不種,就永遠沒
Thumbnail
2025/08/15
在賽局理論裡,每一個選擇,其實都是對過去局勢的一種回應,也是對未來局面的佈局。我們現在的邏輯判斷,往往不只是憑空做出,而是呼應了過去的預設與經驗。 正如哲學大師常言:人生的核心在於實踐,因為唯有實踐,才能讓意義履行於生活之中。 就像種樹一樣,你不可能今天種下,明天就長成參天大木,但不種,就永遠沒
Thumbnail
2025/08/13
核心概念記憶宮殿:古代書院 想像一座古代書院,分為不同的殿堂,每個殿堂代表不同的哲學領域: 第一殿:認識論大廳(智慧之眼) 記憶圖像:一個巨大的眼睛 智的直覺 → 想像一隻金色的第三隻眼,能夠穿透雲霧直視太陽 記憶口訣:「智慧之眼,直視本體」 識心之執 → 想像眼睛被鎖鏈綁住,只能看到表
Thumbnail
2025/08/13
核心概念記憶宮殿:古代書院 想像一座古代書院,分為不同的殿堂,每個殿堂代表不同的哲學領域: 第一殿:認識論大廳(智慧之眼) 記憶圖像:一個巨大的眼睛 智的直覺 → 想像一隻金色的第三隻眼,能夠穿透雲霧直視太陽 記憶口訣:「智慧之眼,直視本體」 識心之執 → 想像眼睛被鎖鏈綁住,只能看到表
Thumbnail
2025/08/13
很多時候我們都像孩子一樣,想要找老師問答案。可是生活中很多都是無解的,且此一時與彼一時。 慢慢的也學會不要隨便給別人建議,因為你不知他,他也不是你。再說撇開楊蘭蘭那種天二代或是一般的富三代,誰的人生不是一重江水一重山,誰知此去路又難? 有些人就像水蛭一樣只是想要吸收你的能量,傾倒他的人生黑洞裡的
Thumbnail
2025/08/13
很多時候我們都像孩子一樣,想要找老師問答案。可是生活中很多都是無解的,且此一時與彼一時。 慢慢的也學會不要隨便給別人建議,因為你不知他,他也不是你。再說撇開楊蘭蘭那種天二代或是一般的富三代,誰的人生不是一重江水一重山,誰知此去路又難? 有些人就像水蛭一樣只是想要吸收你的能量,傾倒他的人生黑洞裡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自我意識強的人都比較主觀。習慣用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認識他人。 為什麼相處了一輩子的人,卻覺得陌生。明明是最緊密連結的人卻不了解對方。 因為你看見的只有自己,你對另一個人的認識是你內心期望他成為的樣子。 期待與失望、埋怨對方的不願成長,享受安逸。但如果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方式呢? 希望別人尊重
Thumbnail
自我意識強的人都比較主觀。習慣用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認識他人。 為什麼相處了一輩子的人,卻覺得陌生。明明是最緊密連結的人卻不了解對方。 因為你看見的只有自己,你對另一個人的認識是你內心期望他成為的樣子。 期待與失望、埋怨對方的不願成長,享受安逸。但如果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方式呢? 希望別人尊重
Thumbnail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天扮演不同的角色,外界觀察並評價我們的行為和言語。然而,外在形象和內心真實自我之間的分界線通常看不見。文章探討了這種內外角色之間的矛盾,並從占星學的角度提出了自我和家庭內心世界的關聯。
Thumbnail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天扮演不同的角色,外界觀察並評價我們的行為和言語。然而,外在形象和內心真實自我之間的分界線通常看不見。文章探討了這種內外角色之間的矛盾,並從占星學的角度提出了自我和家庭內心世界的關聯。
Thumbnail
人的個性有多樣的面貌,社會常有刻板印象,需要接觸後才能更加了解未知的一面。本文探討人的外在表現和內在特質之間的關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人的個性有多樣的面貌,社會常有刻板印象,需要接觸後才能更加了解未知的一面。本文探討人的外在表現和內在特質之間的關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當你試圖只展現成他人能理解的樣貌,便失去了真實自我的表達。 那麼,又如何將你的愛,傳遞出去呢? 我們都在你的身後支持著、保護著, 成為你自己不會有任何危險, 因為整個宇宙,都在為你串接美好的人事物。
Thumbnail
當你試圖只展現成他人能理解的樣貌,便失去了真實自我的表達。 那麼,又如何將你的愛,傳遞出去呢? 我們都在你的身後支持著、保護著, 成為你自己不會有任何危險, 因為整個宇宙,都在為你串接美好的人事物。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Thumbnail
傾向是我們的行為舉止和個性特徵,是我們用來從外在事物中獲得身分安全感的遊戲和操縱。 另一方面,特徵並不依賴物體、事件和人的身份,而是貫穿它們,保持其存在感的清晰度和確定性。
Thumbnail
傾向是我們的行為舉止和個性特徵,是我們用來從外在事物中獲得身分安全感的遊戲和操縱。 另一方面,特徵並不依賴物體、事件和人的身份,而是貫穿它們,保持其存在感的清晰度和確定性。
Thumbnail
但現今的做自己,已被包裝成合理的肆意失禮,完全不顧對方的感受、情緒,自我為中心的只想著自己是否舒暢自由,做自己與自私之間的差別愈來愈模糊。人們也愈來愈疏離,人與人之間的摩擦與冷漠,讓人們感悟關係的分際難以掌握。你是否對於人生中的某些關係抱有遺憾?或者對於彼此該如何面對和相處存有遲疑?抑或控制不住的情
Thumbnail
但現今的做自己,已被包裝成合理的肆意失禮,完全不顧對方的感受、情緒,自我為中心的只想著自己是否舒暢自由,做自己與自私之間的差別愈來愈模糊。人們也愈來愈疏離,人與人之間的摩擦與冷漠,讓人們感悟關係的分際難以掌握。你是否對於人生中的某些關係抱有遺憾?或者對於彼此該如何面對和相處存有遲疑?抑或控制不住的情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面向,但在愛情裡,只有真實的妳投入感情,才能獲得真擎的愛。不要害怕表露真正的自己,無論膽怯、自信,又或者堅定,妳都值得被愛。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面向,但在愛情裡,只有真實的妳投入感情,才能獲得真擎的愛。不要害怕表露真正的自己,無論膽怯、自信,又或者堅定,妳都值得被愛。
Thumbnail
許多人因為無法接受自己的瑕疵而戴上「完美」面具,對自己要求過高,甚至無法放鬆。但若想被他人無條件愛,自己必須成為第一個這樣對待自己的人。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允許自己不完美是關鍵。文章探討瞭如何放下這個完美面具,以及如何真正接受自己。
Thumbnail
許多人因為無法接受自己的瑕疵而戴上「完美」面具,對自己要求過高,甚至無法放鬆。但若想被他人無條件愛,自己必須成為第一個這樣對待自己的人。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允許自己不完美是關鍵。文章探討瞭如何放下這個完美面具,以及如何真正接受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