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換線|懷疑論(第2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蘇格拉底以一種極為獨特的方式進行哲學思考與討論。這種方式,今日被稱為「詰問法」,透過對話的形式,質疑對方所說的內容。蘇格拉底之所以被視為哲學家,正是因為他在對話中所展現的方法。事實上,這即是一種懷疑論

蘇格拉底不僅以對話形式持續探尋真理,更認為若人生不進行持續的調查,就無法實現「美好人生」的可能性。這是知識論倫理學結合的起點。在他的哲學中,懷疑論成為一種極具正面意義的人生哲學。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課後的問答環節。一位同學問:「我們怎麼知道客觀事實是存在的?」老師答道:「這就是個人信念,你要相信客觀事實存在。為什麼要相信?因為不相信就沒辦法活。」提問者進一步追問:「那這樣不就是預設了客觀事實的存在嗎?」也有其他同學追問:「我們真的能感知到客觀事實嗎?」老師則回應:「相信客觀原則的存在,是一種樂觀主義。你必須要樂觀一點,否則就沒辦法生活下去。」其他細節老師則留待下堂課繼續探討。

老師提到,他擔心懷疑論課程到最後只剩下懷疑,沒有真理。然而,從現象學、後現代建構論、唯我論或中觀哲學的視角來看,真理可能並非絕對實在的存在。如果懷疑的盡頭只能選擇相信,那是否違背了懷疑的初衷?畢竟,懷疑的反義詞即是相信。

2025.08.05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子非魚的沙龍
128會員
575內容數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子非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15
後結構主義與精神分析理論的匯流
Thumbnail
2025/08/15
後結構主義與精神分析理論的匯流
Thumbnail
2025/08/14
2025/08/14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蘇菲的世界》是寫給青年的哲學歷史課,訴說從古至今的人類思想,以歷史為經,哲思為緯,穿梭於兩個世界觀,交會出跌宕的劇情與深刻的哲思。
Thumbnail
《蘇菲的世界》是寫給青年的哲學歷史課,訴說從古至今的人類思想,以歷史為經,哲思為緯,穿梭於兩個世界觀,交會出跌宕的劇情與深刻的哲思。
Thumbnail
如果一本理論的書所強調的內容,超乎你日常、例行、正常生活的經驗,那就是科學的書。否則……
Thumbnail
如果一本理論的書所強調的內容,超乎你日常、例行、正常生活的經驗,那就是科學的書。否則……
Thumbnail
如何獨立思考與其心路歷程。
Thumbnail
如何獨立思考與其心路歷程。
Thumbnail
《逆思維》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主要探討如何成為一名思考的科學家,透過重新思考、提醒自己認知的盲點,找出新的解決方法來解決正面臨的問題。
Thumbnail
《逆思維》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主要探討如何成為一名思考的科學家,透過重新思考、提醒自己認知的盲點,找出新的解決方法來解決正面臨的問題。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後現代主義之父─李歐塔(Lyotard, 1924-1998),副標題為:「法國哲學家利歐塔給大一學生的四堂講課」,看完的第一個感想是,這是給哲學研究生的四堂課吧XD。哲學本身是一門後設的學科,本書試圖後設哲學思考的思考、試圖找到哲學的「合法性」(Inprinciple,由哲學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後現代主義之父─李歐塔(Lyotard, 1924-1998),副標題為:「法國哲學家利歐塔給大一學生的四堂講課」,看完的第一個感想是,這是給哲學研究生的四堂課吧XD。哲學本身是一門後設的學科,本書試圖後設哲學思考的思考、試圖找到哲學的「合法性」(Inprinciple,由哲學
Thumbnail
『我唯一知道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The only thing I know is that I know nothing)』~ 蘇格拉底
Thumbnail
『我唯一知道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The only thing I know is that I know nothing)』~ 蘇格拉底
Thumbnail
  聽說哲學史有兩種教法,一種是從第一位哲學家泰勒斯(Thales)教起,按時間序(先蘇哲學、蘇柏亞、中世紀哲學、現代哲學)一路講下來;另一種則是從現代哲學之父笛卡兒(Descartes)講起,而我有幸第一次接觸哲學史便是從笛卡兒談起。為什麼是從笛卡兒談起?一開始我也不知道,只是聽著老師說笛
Thumbnail
  聽說哲學史有兩種教法,一種是從第一位哲學家泰勒斯(Thales)教起,按時間序(先蘇哲學、蘇柏亞、中世紀哲學、現代哲學)一路講下來;另一種則是從現代哲學之父笛卡兒(Descartes)講起,而我有幸第一次接觸哲學史便是從笛卡兒談起。為什麼是從笛卡兒談起?一開始我也不知道,只是聽著老師說笛
Thumbnail
哲學的思考方法為,一假設問題的提出,然後再藉由論證的方式證成一預設的概念,最後獲得一個解答、一個立場、一個理論。不管是哲學理論或科學理論,都共同面對一個問題─理論永遠只反映事實的某個片段而已;因為形成理論的過程,是一個將複雜問題「簡化」的過程。哲學方法有沒有可能反應真實的複雜呢?當哲學能夠反
Thumbnail
哲學的思考方法為,一假設問題的提出,然後再藉由論證的方式證成一預設的概念,最後獲得一個解答、一個立場、一個理論。不管是哲學理論或科學理論,都共同面對一個問題─理論永遠只反映事實的某個片段而已;因為形成理論的過程,是一個將複雜問題「簡化」的過程。哲學方法有沒有可能反應真實的複雜呢?當哲學能夠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