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繭自縛——與——完美主義的不完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第一次給自己作個繭,大概是17歲的時候,花了兩周走了出來。
當時我問自己,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第二次給自己作個繭,是前一段婚姻的尾聲,大約27。
我除了問自己,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也問自己該怎麼走下去?

這是第三次,45了。



先前兩次,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給自己做了一個繭,只是困在裡頭,想爭脫,急著想找答案。

這次我依然想找答案,不同於以往的,是我靜靜的躺在繭裡,等待。
只是我想的問題,依然會讓某些人想說聲:「妳想太多了,妳在作繭自縛。」

過去我會因為這樣的話而難過。
現在的不難過不僅僅是因為沒像年輕時一樣說出口,而是我在學著接受這個過程,會是我的蛻變。



覺察多到來不及寫,卻也沒必要逐一寫出來,那是感受的過程——除了完美主義這件事。

上個月去找精神科醫生拿藥,不是精神上有了什麼需要治療的情況,只是當時有點像恐慌症,於是找精神科醫生核對並備藥,好讓我暫時能自我控制。

與醫生談話的過程,意識到自己提到很多次「控制」這個詞。
會談尾聲,醫生提及我可能有點焦慮但不到恐慌,有完美主義,問我要不要吃藥試試,但要一段時間才能有改善。
我說不要,我想從根源著手,心理諮商對我而言是有作用的;於是貼心的醫生幫我安排了院內的諮商師。

不是第一次被說完美主義,卻也很多年沒有了。
這些年我盡可能過得隨性,好壓下我的甲亢,怎麼還會完美呢?我都不太有衝勁了。

怎麼還會有完美主義呢?

我除了帶走抗焦慮的藥,還帶走了這個困惑。



我的繭,是安全的,別人看不到裡面,我在裡面拆解自己。

完美主義追求的完美,是像藝術家那樣嗎?
不,我覺得不是,不覺得世人口中的完美主義指的是這個。
當我沉浸在精進時,那是快樂的,是升華的快感,是就算不完美也能接受自己盡力了。

可我和醫生聊到的,是煩躁的家事與事情無法控制的焦慮——是一種不完美、不完整、不照順序就會有挫敗感的情緒。

某一天我想:如果這是完美主義,那麼我的來源是害怕

意識到的當下,我反而能專注在自己想要什麼的當下。

害怕失控、害怕不完整、害怕做錯、害怕自己不同時他人異樣的眼光……。
如果是害怕,那就能說明我的焦慮了。
雖然我總是鼓勵自己做自己。



看了璧怡分享的練習
情緒出現了,如何為自己找回能量?|心情日記
新年新習慣|起床後做這個,積極活出自己

我只有第一天做了記錄,其餘總是生不出也忘了想。
那一次,我選的特質是:不懼。
當時並沒意識到自己為什麼選擇「不懼」。

一直到月中和諮商師聊完,才發現那是我一直想克服的。

但我究竟在害怕什麼呢?
昨天和蜂聲 聊到「認同」這件事時,我也還在想。

也許得等到下個月和諮商師繼續聊,才能挖出些什麼。
上次的情境治療中,三個題目,我不約而同的想解放自己——要自己就算丟臉也去完成夢想、要自己的思想自由不受框架、然後不要害怕。

雖然我還在繭裡重組自己。



會想聊聊完美主義,或許是近期的觀察——害怕的不是只有我。
無論有沒有完美主義,帶著恐懼生活的人,太多了——也許除了小孩。

從精神科醫生那裡帶回來的困惑,在一層層的拆解後,也發現在一次次的完美練習中,我已經習慣完美的步驟,所以不覺得是在追求完美了——只是它的核心依然是害怕或擔心。

我在想:如果你也有完美主義。你是因為追求完美?還是因為害怕不完美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多細胞生物的矛盾
37會員
69內容數
你我都只是多細胞生物 卻又不只是多細胞生物 △ 這個世界充滿謊言,雖然也有真話 你不能控制別人要說謊還是真話 但至少學著對自己坦白一點還是做得到的
2025/06/24
用第三人稱寫日記……礙於公開,有些事情還是不能像「日記」一樣,但用這樣的方式來呈現一個日常,似乎還滿有趣的。
2025/06/24
用第三人稱寫日記……礙於公開,有些事情還是不能像「日記」一樣,但用這樣的方式來呈現一個日常,似乎還滿有趣的。
2025/06/16
近半個月的心情非常複雜。 先是和他住了一周,緊接著和她出遊四天。我們近二十年沒同住,我們三十多年沒一同出遊。 理應是要留下許多美好回憶的,或是至少和過去不同,但我卻被黑洞拉了過去。
2025/06/16
近半個月的心情非常複雜。 先是和他住了一周,緊接著和她出遊四天。我們近二十年沒同住,我們三十多年沒一同出遊。 理應是要留下許多美好回憶的,或是至少和過去不同,但我卻被黑洞拉了過去。
2025/05/24
要是大聲的說出我不信,身邊一定很多人會叫我「噤聲」,怕我得罪神明;如果阿嬤還在,也一定會唸我:「不可以這樣不敬。」
2025/05/24
要是大聲的說出我不信,身邊一定很多人會叫我「噤聲」,怕我得罪神明;如果阿嬤還在,也一定會唸我:「不可以這樣不敬。」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我們受困於完美主義的囚籠,為失敗的恐懼躊躇不前時,其他人可能已經把挫敗的經驗變為成長的養分。完美主義影響我們的成長,而這篇文章提供了成長型心態的觀念,以及如何應用PDCA循環來克服完美主義的限制。
Thumbnail
在我們受困於完美主義的囚籠,為失敗的恐懼躊躇不前時,其他人可能已經把挫敗的經驗變為成長的養分。完美主義影響我們的成長,而這篇文章提供了成長型心態的觀念,以及如何應用PDCA循環來克服完美主義的限制。
Thumbnail
成長,或許始於我們能夠誠實地面對自己的陰暗面,並真誠地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或者,也可能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更加堅定地擁抱自己的選擇,無論它們在他人眼中有多麼不堪。畢竟,人生本就是一場充滿矛盾和衝突的旅程,沒有人能夠完全理解另一個人的全部。我們都在自己的迷宮中摸索前行,尋找著屬於自己的出路和答案。
Thumbnail
成長,或許始於我們能夠誠實地面對自己的陰暗面,並真誠地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或者,也可能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更加堅定地擁抱自己的選擇,無論它們在他人眼中有多麼不堪。畢竟,人生本就是一場充滿矛盾和衝突的旅程,沒有人能夠完全理解另一個人的全部。我們都在自己的迷宮中摸索前行,尋找著屬於自己的出路和答案。
Thumbnail
如果我不放棄自己,可不可以,你也先別放棄自己呢?
Thumbnail
如果我不放棄自己,可不可以,你也先別放棄自己呢?
Thumbnail
我想了解如何與完美主義者共處,沒想到卻幫到了我自己,了解自己為什麼總在某些時候裹足不前充滿壓力了! 🔖 #完美主義是____ 讓不完美的自己成為完美;過著防禦模式人生、對身邊的人隱藏每項缺陷、缺點與短處。 作者是研究完美主義的心理與行為科學教授,對完美主義下了一個當頭棒喝的定義,完美
Thumbnail
我想了解如何與完美主義者共處,沒想到卻幫到了我自己,了解自己為什麼總在某些時候裹足不前充滿壓力了! 🔖 #完美主義是____ 讓不完美的自己成為完美;過著防禦模式人生、對身邊的人隱藏每項缺陷、缺點與短處。 作者是研究完美主義的心理與行為科學教授,對完美主義下了一個當頭棒喝的定義,完美
Thumbnail
在這個追求完美的時代,我們常常被期望擁有無懈可擊的外表、無可挑剔的履歷和完美無缺的人生。然而,正如一塊璞玉在打磨過程中會顯露出其獨特的瑕疵,一個人也只有在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時,才能真正見到自己的真實面貌。 接受不完美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社會的標準和他人的期望往往成為我們心中沉重的枷鎖,使我們一再
Thumbnail
在這個追求完美的時代,我們常常被期望擁有無懈可擊的外表、無可挑剔的履歷和完美無缺的人生。然而,正如一塊璞玉在打磨過程中會顯露出其獨特的瑕疵,一個人也只有在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時,才能真正見到自己的真實面貌。 接受不完美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社會的標準和他人的期望往往成為我們心中沉重的枷鎖,使我們一再
Thumbnail
完美的人生,不是擁有一切 而是在人生的「不完美」與「不圓滿」中學會去「珍惜所擁有」的 並且去「寬容」人生的不完美或者不圓滿 樹上的果子成熟了就要掉落 月亮圓了就要轉為月缺 我們都要允許自己是不完美 這樣才不會有過度的焦慮跟樂觀心態出現
Thumbnail
完美的人生,不是擁有一切 而是在人生的「不完美」與「不圓滿」中學會去「珍惜所擁有」的 並且去「寬容」人生的不完美或者不圓滿 樹上的果子成熟了就要掉落 月亮圓了就要轉為月缺 我們都要允許自己是不完美 這樣才不會有過度的焦慮跟樂觀心態出現
Thumbnail
當我們與一個人交往久了,才能真正瞭解他們。外在的表象往往掩蓋不了一個人的內心。人們為了滿足物質慾望,可能會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情,但真正的快樂卻來自於健康、陪伴、和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非物質上的滿足。
Thumbnail
當我們與一個人交往久了,才能真正瞭解他們。外在的表象往往掩蓋不了一個人的內心。人們為了滿足物質慾望,可能會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情,但真正的快樂卻來自於健康、陪伴、和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非物質上的滿足。
Thumbnail
🍀🍀🍀fumi老師:❤️❤️❤ 🥰🥰🥰在人生的旅程中,有許多的信念、框架不知不覺的束縛著自己,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樣的規範裡面不容易出錯是對的。但有更多的時候,這樣子的邏輯有的時候捆綁著自己對於未知的夢想、未知的工作領域,當對於自己無法掌握、感到恐懼和迷惘的時候,有的時候就會變成無法
Thumbnail
🍀🍀🍀fumi老師:❤️❤️❤ 🥰🥰🥰在人生的旅程中,有許多的信念、框架不知不覺的束縛著自己,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樣的規範裡面不容易出錯是對的。但有更多的時候,這樣子的邏輯有的時候捆綁著自己對於未知的夢想、未知的工作領域,當對於自己無法掌握、感到恐懼和迷惘的時候,有的時候就會變成無法
Thumbnail
物理上與自己相處了28年 但是心理卻覺得格外疏遠 沒來由的覺得不夠認識自己 很多時候想說服自己卻都沒法輕易做到 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愛裡成長,但這不表示就無法擁有美好人生。 你如何再一次陪自己長大?
Thumbnail
物理上與自己相處了28年 但是心理卻覺得格外疏遠 沒來由的覺得不夠認識自己 很多時候想說服自己卻都沒法輕易做到 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愛裡成長,但這不表示就無法擁有美好人生。 你如何再一次陪自己長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