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子燒配演唱會
已經20年了,仍然留著長髮的演唱會音樂總監,說起工作時依然眉飛色舞,還差點忘了收拾嘴角的沫。他描述著自己如何在大型演唱會裡”狠狠修理”每一個細節:要求吉他手在某首歌只能使用某段拾音器、在歌手監聽耳機裡安排歌詞與舞步提示;甚至歌手在讀信橋段時,命令外場把音量推到極限。那些細膩又嚴苛的堅持,他說得熱烈,而我卻能感受到的,是他長年默默付出、卻少有人能真正理解的──對「做好一場演唱會」的信念。
當一個人真心在傳遞他的價值觀時,你會感受到對方藉由「分享」的方式,把理念注入其中。當天下午那一桌的三個人,在東區百貨公司頂樓的日式料理餐廳裡,對著玉子燒與唐揚豆腐,各自交換自己的所知所見,談作品、談信念,也談Ai會如何取代人類。多年不見的大家,分別戴上屬於自己的社交面具,各自表述,各取所需。
此時的我卻不經意拿出自己私下的訓練,啟動 “I see myself, and I see reality” 的mindset狀態,優雅地踩個抽離的煞車,一邊和大家熱烈交談,一邊觀察當下這個場景。果然,慢慢清晰”看見”人生角色面具的浮現:五爻人正傳遞他的價值、一爻人細緻地調查(有時候不小心會盤問)演唱會的細節,而另一位三爻人則在收集新的技術情報,當成未來可以實驗的素材。
社交這檔事
人類的社交,其實都圍繞著同一件事:分享,連結並推動。
如果只是單純談生意,那麼這社交面具會像鉛板般厚重;若是佐著感情的友誼交流,各張面具上則會滲出更多自我(Self)的真實。社交模式下,每個人都會用帶著個體性的語調、開放中心的委婉,來傳達感受以及情緒。當然,還有內心真正想推動的價值觀。
這時候就忍不住要說:真正有價值的社交,是當一群人聚在一起時,能夠用各自的獨立思考和真實感受,去交換彼此對人間的體驗與價值觀。反之,無效社交是一群人聚在一起,重複他人(或輿論)說過的話、只是分享自己如何追逐外在潮流。而當親身參與過「高含金量」的社交,就會發現,即使彼此的信仰、生活觀點完全不同,自己仍然會有所成長。
人生角色社交:6種你該知道的社交習慣
人類圖人生角色中的集體角色 (Collective Roles) 代表與他人互動中的社會角色。是我們在集體環境中與他人互動時扮演的角色 (The Role of Self in Interaction with the Other)。旨在幫助我們找到人生目的,並以特定的方式服務社會。透過集體角色,我們可以了解自己社會動力 (social dynamic) 的展現方式…嗯…來翻成白話文──
無論是在日式餐廳還是夜店,我們都會戴上屬於自己的社交面具。這不是硬裝出來,而是刻在我們的DNA裡的,在「人與人的連結」中展現的樣子。有時候,我們對外傳播;有時候,我們默默吸收外界的波動。這些面具會在適當的場合自然出現在我們臉上。甚至無須言語,直接影響別人怎麼”看”我們。
不用拿起人類圖,而是在茶餘飯後,認真用心感受以下列出的 6 種人生角色社交習慣。你慢慢就會在自己或身邊的人臉上”看見”(這就是所謂「讀空氣」的本領)。細細品味,你能更理解自己在人際連結中的獨特風格。根據你用心的體會與觀察,對方是哪一種社交角色?:
一爻人:權威者 & 共情者
一爻人天生帶著權威感。他們若還不是權威,就是正走在成為權威的路上。當他們抓到重點,並且有實際研究經驗時,說起話來特別有份量。但如果狀況還沒弄清楚、準備不足卻硬要展現權威,往往會顯得空洞,甚至引來許多問題。這也是他們通常不願”主動”和他人有太多互動的原因。權威者的經典臉部表情,就是一種「僵硬」。另一方面,他們也有當「共情者」的時候。這時候,他們的臉上表情會寫著「我正打開心房唷」「陪你哭哭笑笑喔」,認真聆聽與感受別人的想法。
提醒一爻人:別都只扮演「老師」,有時當個「傾聽者」反而更能讓你被理解。
二爻人:民主人士 & 偏執者
二爻人就是那種「別來煩我,你自己去處理啦」的類型。他們通常需要被邀請或召喚,才會真正投入。他們最會的,就是躲在家裡做自己喜歡的事;另一面則帶有某種偏執──他們會設立下「篩選門檻」,不是任何人都能影響他們。對他們來說,建立屏障很重要,這樣才能守護自己真正的熱情。不是每個人都有價值,而是那些能真正召喚他們(能讓他們怦然心動)的人才有。可以的話,他們會是最慷慨的人──生命中沒有人比他們更願意給予。
提醒二爻人:你的冷淡不是真冷淡,而是一種保護。當對的人出現,你會自然打開心門──而且不是只開一道門縫而已。
三爻人:無政府主義者 & 悲觀主義者
看標題就知道,他們常常負責拆掉那些「行不通的東西」,雖然看起來好像總是在潑冷水(甚至有點白目),但其實他只是想幫大家省走冤枉路。當他們發現一條新的道路(新科技產品、新技術),就會興沖沖跑來,想用這條新道路取代你的舊方法。 三爻人有種習慣性悲觀。他們習慣無論如何都要先好好懷疑一番,覺得最好的結果不太可能發生。聽起來有點負面,但這份小心,反而能讓他們因為有最壞的打算,而做出最好的準備。
提醒無政府主義者:別嫌自己愛懷疑,那是事情能有所進展的有效方式。
四爻人:退位者 & 疲憊者
四爻人在人際互動中,善於透過人脈發揮影響力,非常懂得在人情冷暖裡找機會。再也沒有比四爻人來得更和善的臉龐了。但日子一久,他們會顯得好像「隨波逐流」。只要在人脈上一沒了支持,他們通常就會縮了;另一方面他們時不時會喊累──總是被各種人脈圈拉進拉出,久而久之感覺大家都同一個樣(同質化的社會),這讓他們感到疲憊,並逐漸失去對於生活的興奮感。他們的經典表情反應是:當期待被自己影響的人,卻沒有受到影響時,他們的臉色會瞬間變得難看。
疲憊提醒:記得留點空間給自己真正的興趣與熱情,不必所有場合都「On line」。
五爻人:將軍 & 救世主
別學川普一天打上百通電話。身為將軍,不是隨時都在下命令,而是在「真正需要的時候」出現。危機時,他們的聲音最有分量。將軍的臉孔很好辨認,你一眼就能感覺到他們的能力與實權;當被認可或授命時,他們的表情會展現出大將之風;若作為不被認可,往往就成為被責罰最嚴重的那一個。 在這些將軍心中,人生的最終目標是成為救世主──喜歡幫助別人找到方向,帶領大家走出困境。他們總是試圖打破各種洗腦,將人們從被制約的同質化觀點中解救出來。
提醒將軍們:你的最大價值在於「對的時刻」站出來,而不是一直在前線搖旗吶喊。
管理者 & 樂觀主義者
六爻人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會從「挑毛病的人」「搞砸事情的人」變成「懂得管理的人」。隨著年歲的增長,他們會越來越懂得如何用冷靜的方式對別人施加影響力,不同於將軍的下命令,他們展現的是一種更宏觀的管理與組織能力。只要能幫助未來的發展,他們樂於彰顯自己的影響力。他們的表情,總是會流露出一種天真卻又抽離的神情;另一面他們則是相當樂觀(經典台詞:「一切都OK啦」)。他們相信明天會更好,也相信自己的觀點能把人帶往更開闊的下一個舞台。
提醒各位小老闆:人生的巨大轉變,可能會讓你覺得矛盾,但這就是成長。
結論
去練習覺察這些社交模式,不是為了貼別人標籤,而是讓我們更懂得觀察自己:我在什麼情境下,會用哪一種方式與人連結?當我們清楚覺察,就能將過剩潛能(Excess Potential 詳情請看這篇)降到最低,讓社交不再只是消耗,而是成為滋養彼此的過程。最終,我們的社交不在於模仿誰,也不必符合某種制約標準,而是在與各種不同設計的人的互動過程中,逐漸看見自己、成為自己。簡而言之──做自己,才最有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