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 失智,從你耳朵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A. 🌟 Introduction

👂 失智,或許不是從記憶開始,而是從耳朵開始。

在我們身邊,多少老人家「電視音量愈開愈大」、「得一再重複才能聽懂」,甚至在聚會中只是微笑點頭卻沒有真正聽清。這些看似尋常的生活細節,其實暗示著耳朵與大腦的同步老化。

研究顯示,隨著年齡增長,老年性耳聾(Presbycusis) 成為最常見的隱性疾病之一,它不只影響聽覺,更深刻地牽動 認知功能、平衡力與社交互動。而正是這些連鎖反應,讓聽力下降成為失智症的重要危險因子。

因此,理解「聽力與大腦的互動」,不僅能幫助我們及早發現父母的訊號,也能讓介入治療與支持發揮最大效果。

B. 📊 聽力下降的真相

根據一項調查:

60–74 歲老人中,有 53.65% 存在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

這種隨年齡出現的變化被稱為 老年性耳聾(Presbycusis),

早期不是「聽不到」,而是「聽不清」,

尤其在嘈雜環境裡,辨音變得困難。

🔹 健康影響不止耳朵:

  • 認知退化:有聽力損失的人,失智風險 ↑ 7–20%。
  • 跌倒風險:聽力每下降 10 分貝,跌倒機率 ↑ 約 1.4 倍。
  • 心臟健康:聽力差者心衰風險 ↑ 15–28%。

C.為什麼會這樣?

其實,原因很簡單——

聽不清時,大腦必須額外「猜」,

認知負荷變重,反應變慢,

同時前庭與空間感下降,平衡力變差。

D. 🗣 從「不清楚」到「不想說」

聽力損失多從高頻開始,例如普通話的「s、sh、x、q、t、k、f」音。

於是「吃飯了嗎?」可能被聽成「去哪了?」

對話變成猜謎遊戲——累,也尷尬。

久而久之,老人開始少說話、不參加聚會,

社交圈縮小,孤獨與抑鬱隨之而來。

研究甚至發現,社交隔離對壽命的影響,與吸菸、酗酒同等嚴重。

E. 💡 越早干預越好

老年性耳聾雖無法逆轉,但可以干預:

  1. 定期聽力檢查:家人往往比本人更早察覺。
  2. 助聽器:能改善溝通、延緩記憶衰退。
  3. 人工耳蝸:雙耳重度耳聾且助聽器無效者可考慮。
  4. 家人支持:減少老人對「助聽器=老了」的心理抗拒。


聽見,是理解的開始。

幫父母重新連上這個世界的熱鬧與溫柔。

❤️ Conclusion

「耳背」不是單純的老化現象,而是大腦退化的前奏曲。當長輩聽不清、漸漸不願再說話、不再參加聚會時,他們其實正在與世界失去連結。這樣的孤立,不僅加速失智,也深刻影響身心健康與壽命。

幸運的是,聽力損失可被發現、可被干預:從定期檢查、助聽器、人工耳蝸,到家人的理解與陪伴,都能延緩認知退化、減少跌倒與心血管風險,甚至重新喚回長輩對生活的熱情。

一句耐心的「我再說一次給你聽」,或許就是最溫柔的守護。讓我們不只「聽見聲音」,更「聽見父母的心」,幫助他們在歲月裡繼續與世界相連。

F. ❤️ 最後的提醒

耳背,不只是「聽不到」,

更可能是「不再被世界回應」。

一句「你剛剛說什麼?」

也許正是「父母對你發出的求助信號」

身𤔡兒女,你知道嗎?


G. 參考文獻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7010669/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40199582/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151193/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17566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軒醫師的沙龍
896會員
564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黃軒醫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18
夏天一到,蚊子就像「不速之客」,總在半夜嗡嗡打擾你的睡眠。 很多人覺得點傳統蚊香煙霧太嗆,於是改用「電蚊香」,看起來乾淨、沒煙,似乎更安全。 但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2025/08/18
夏天一到,蚊子就像「不速之客」,總在半夜嗡嗡打擾你的睡眠。 很多人覺得點傳統蚊香煙霧太嗆,於是改用「電蚊香」,看起來乾淨、沒煙,似乎更安全。 但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2025/08/17
你有沒有發現,自己一坐下,腿就開始不自覺地抖個不停? 長輩可能會說這樣很沒禮貌,還有人說會「漏財」。 但其實,抖腳背後藏著不少身心的小秘密。 1. 焦慮、壓力時的「排氣閥」 當你感到焦慮或壓力大時,大腦會啟動「戰或逃」反應。 這時,腎上腺素飆升,心跳加快,能量過剩。 這些能量沒地方消耗,就會反映
Thumbnail
2025/08/17
你有沒有發現,自己一坐下,腿就開始不自覺地抖個不停? 長輩可能會說這樣很沒禮貌,還有人說會「漏財」。 但其實,抖腳背後藏著不少身心的小秘密。 1. 焦慮、壓力時的「排氣閥」 當你感到焦慮或壓力大時,大腦會啟動「戰或逃」反應。 這時,腎上腺素飆升,心跳加快,能量過剩。 這些能量沒地方消耗,就會反映
Thumbnail
2025/08/16
許多人誤以為服用保健食品就能強身健體,勝過運動流汗。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本文探討了人們偏好保健食品勝過運動的四大原因:人性懶惰與即時滿足感、廣告行銷的包裝、現代生活時間焦慮,以及對營養補充劑的迷思。
Thumbnail
2025/08/16
許多人誤以為服用保健食品就能強身健體,勝過運動流汗。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本文探討了人們偏好保健食品勝過運動的四大原因:人性懶惰與即時滿足感、廣告行銷的包裝、現代生活時間焦慮,以及對營養補充劑的迷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善用腦科學避開焦慮迴路,提升專注力、生產力及創意力
Thumbnail
善用腦科學避開焦慮迴路,提升專注力、生產力及創意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訴說了作者在一段時間的沉靜之後對自己內在世界的反思和重新開始的決心。充滿了內省和自我探索的內容。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訴說了作者在一段時間的沉靜之後對自己內在世界的反思和重新開始的決心。充滿了內省和自我探索的內容。
Thumbnail
此篇文章好像在講「失智症的成因之一」是「聽力受損」,這部分是我第一次聽到的資訊,但也充滿困惑,例如你摘要的重要資訊寫到:「大腦便會進行代償作用,將負責思維和記憶區塊所需的資源移轉用來處理這些模糊的音訊,而導致前述二項高階的認知功能受到影響,進而增加失智的風險。」這段文字讓我驚訝!
Thumbnail
此篇文章好像在講「失智症的成因之一」是「聽力受損」,這部分是我第一次聽到的資訊,但也充滿困惑,例如你摘要的重要資訊寫到:「大腦便會進行代償作用,將負責思維和記憶區塊所需的資源移轉用來處理這些模糊的音訊,而導致前述二項高階的認知功能受到影響,進而增加失智的風險。」這段文字讓我驚訝!
Thumbnail
某種層級的身心症狀,並不是有些人想像中: 『只是心情不好的加重版、全日全時版』。
Thumbnail
某種層級的身心症狀,並不是有些人想像中: 『只是心情不好的加重版、全日全時版』。
Thumbnail
早晨的廣播,整點新聞,生活隨筆,來杯咖啡配早餐,歌曲連結起神秘的巧合。
Thumbnail
早晨的廣播,整點新聞,生活隨筆,來杯咖啡配早餐,歌曲連結起神秘的巧合。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勞心過度,用腦過度,旁邊的人就會提醒他,小心腦神經衰弱,腦細胞死光光。這是關心的話卻不是事實,因為每個人的腦細胞不知多少兆數,如果正常使用,可以用到下輩子還有剩,因為腦細胞老舊淘汰會再新增,源源不絕。相反的,如果長時間不用腦,缺少刺激,腦神經接到「類退休」的命令逐漸鬆弛下來,反應就鈍了,智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勞心過度,用腦過度,旁邊的人就會提醒他,小心腦神經衰弱,腦細胞死光光。這是關心的話卻不是事實,因為每個人的腦細胞不知多少兆數,如果正常使用,可以用到下輩子還有剩,因為腦細胞老舊淘汰會再新增,源源不絕。相反的,如果長時間不用腦,缺少刺激,腦神經接到「類退休」的命令逐漸鬆弛下來,反應就鈍了,智
Thumbnail
念頭充斥著大腦   顯化似乎是每個人   有意無意的日常口號   這個時代不缺煩惱    它    燉煮著全方位的煎熬 伴著無聲的憂慮叫囂                                                            
Thumbnail
念頭充斥著大腦   顯化似乎是每個人   有意無意的日常口號   這個時代不缺煩惱    它    燉煮著全方位的煎熬 伴著無聲的憂慮叫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