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老是在抖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你有沒有發現,自己一坐下,腿就開始不自覺地抖個不停? 長輩可能會說這樣很沒禮貌,還有人說會「漏財」。 但其實,抖腳背後藏著不少身心的小秘密。

1. 焦慮、壓力時的「排氣閥」

當你感到焦慮或壓力大時,大腦會啟動「戰或逃」反應。 這時,腎上腺素飆升,心跳加快,能量過剩。 這些能量沒地方消耗,就會反映在身體的小動作上——像是抖腳。

  • 美國精神醫學期刊研究發現,焦慮的人常用抖腳等重複動作來舒緩自己

想像一下:壓力像水龍頭,抖腳就是幫你「放水」的小閥門。

2. 不寧腿症候群(Restless Legs Syndrome, RLS)

這不只是習慣,而是一種神經系統的問題。 有這種症狀的人,晚上或休息時,腿會有強烈想動的衝動,嚴重時甚至會影響睡眠

簡單來說,這不只是「坐不住」那麼簡單,有時還真的是病。

3. ADHD 的「專注小撇步」

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人,常常會有小動作——像抖腳、晃椅子。 這些動作對他們來說,其實是幫助自己專心的「小幫手」。

  • 有研究發現,ADHD的孩子在課堂上動來動去,反而能讓他們表現得更好

小時候我讀書也常抖腳,爸媽老是說我沒坐相。現在想想,也許我是在幫自己集中精神!

4. 遺傳:「家族抖腳隊」

如果你家裡有人有「原發性顫抖症」,那你也可能會有抖腳或抖手的傾向。 這其實是一種動作控制的遺傳現象。

有點像家族裡的「小動作基因」,傳著傳著大家都會。


重點整理

抖腳,不一定是壞事。它可能是:

  • 焦慮的出口
  • 不寧腿症候群的徵兆
  • ADHD 的專注小技巧
  • 遺傳的小動作

大部分時候,抖腳只是身體在找出口,真的不用太擔心。 但如果你抖到睡不著、覺得不舒服,甚至影響到生活品質,這時候就該去看看醫生了。 畢竟,有時候身體的小動作,也是在跟你求救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軒醫師的沙龍
896會員
558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黃軒醫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16
許多人誤以為服用保健食品就能強身健體,勝過運動流汗。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本文探討了人們偏好保健食品勝過運動的四大原因:人性懶惰與即時滿足感、廣告行銷的包裝、現代生活時間焦慮,以及對營養補充劑的迷思。
Thumbnail
2025/08/16
許多人誤以為服用保健食品就能強身健體,勝過運動流汗。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本文探討了人們偏好保健食品勝過運動的四大原因:人性懶惰與即時滿足感、廣告行銷的包裝、現代生活時間焦慮,以及對營養補充劑的迷思。
Thumbnail
2025/08/15
你是 Underwear 的 CSI——別笑,這可是你每天最貼身的「健康現場調查」。 內褲🩲,就像你的專屬「證物袋」,每天悄悄收集來自身體的訊息——分泌物、血跡、氣味、位置……它們都是健康案件的「線索」
Thumbnail
2025/08/15
你是 Underwear 的 CSI——別笑,這可是你每天最貼身的「健康現場調查」。 內褲🩲,就像你的專屬「證物袋」,每天悄悄收集來自身體的訊息——分泌物、血跡、氣味、位置……它們都是健康案件的「線索」
Thumbnail
2025/08/14
早晨,是一天中最容易被忽略卻至關重要的「啟動時段」。經過一整晚的休息,身體的循環系統、消化道、神經網路都在等待你的第一個指令。 這 30 分鐘,就像按下健康程式的「開機鍵」,選對步驟,能讓血管年輕、腦袋清醒、腸胃順暢
Thumbnail
2025/08/14
早晨,是一天中最容易被忽略卻至關重要的「啟動時段」。經過一整晚的休息,身體的循環系統、消化道、神經網路都在等待你的第一個指令。 這 30 分鐘,就像按下健康程式的「開機鍵」,選對步驟,能讓血管年輕、腦袋清醒、腸胃順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會寫這篇文章 源自於玄玄心的文內有提及 因此觸動了我想要針對《鬆弛感》這議題,提出個人見解 現代人的壓力真的很大,都處於容易緊繃狀態。 被急速的節奏壓得喘不過氣來如被工作、經濟、家庭等帶來的焦慮恐懼濃罩,內在能量也因而被不停消耗(內耗之大)~ 人有時會感到焦慮,來自內心對外在環境的高壓、
Thumbnail
會寫這篇文章 源自於玄玄心的文內有提及 因此觸動了我想要針對《鬆弛感》這議題,提出個人見解 現代人的壓力真的很大,都處於容易緊繃狀態。 被急速的節奏壓得喘不過氣來如被工作、經濟、家庭等帶來的焦慮恐懼濃罩,內在能量也因而被不停消耗(內耗之大)~ 人有時會感到焦慮,來自內心對外在環境的高壓、
Thumbnail
打從進入職場,每天面對各種焦頭爛額的公事, 下班時間的我,只想躺著。滑手機。休息。 久而久之,身體越發疲憊,也就更不想起身活動,連起床都懶。 拖著拖著,逐漸產生身心靈疲憊的惡性循環。
Thumbnail
打從進入職場,每天面對各種焦頭爛額的公事, 下班時間的我,只想躺著。滑手機。休息。 久而久之,身體越發疲憊,也就更不想起身活動,連起床都懶。 拖著拖著,逐漸產生身心靈疲憊的惡性循環。
Thumbnail
當焦慮席捲,眼前的事物變得模糊,心中變得只有心臟蹦蹦跳的焦燥感 情緒,我們生活中的幕後角色 青春拉緊報,只有自身聽不清的渾沌。 過度反應,對情緒的指揮才開始演奏, 當下的自己,一種無論是現在的你或我都無法準確說出來的狀態。 對自己喜歡的、厭煩的一切都展現很激烈的情緒。 遠離青春期的過
Thumbnail
當焦慮席捲,眼前的事物變得模糊,心中變得只有心臟蹦蹦跳的焦燥感 情緒,我們生活中的幕後角色 青春拉緊報,只有自身聽不清的渾沌。 過度反應,對情緒的指揮才開始演奏, 當下的自己,一種無論是現在的你或我都無法準確說出來的狀態。 對自己喜歡的、厭煩的一切都展現很激烈的情緒。 遠離青春期的過
Thumbnail
離職後賦閒在家,我觀察到一件奇怪的事。明明每天都能想睡多久就睡多久,早上起床時也常感覺精力充沛,但沒做幾件事情(甚至還不到中午喔),就又覺得全身疲倦、動不起來。這是什麼身體設計? 昨天,我發現了一個可能原因:不論什麼狀態,我們肩膀上總扛著太多「應該」與「不應該」
Thumbnail
離職後賦閒在家,我觀察到一件奇怪的事。明明每天都能想睡多久就睡多久,早上起床時也常感覺精力充沛,但沒做幾件事情(甚至還不到中午喔),就又覺得全身疲倦、動不起來。這是什麼身體設計? 昨天,我發現了一個可能原因:不論什麼狀態,我們肩膀上總扛著太多「應該」與「不應該」
Thumbnail
本來一切都順順的,我還微笑著說道好順利的生理期,身體挺舒服。 下一刻,樓下傳來音量不小的喝斥,就那麼一瞬,我感覺全身心的緊縮與後退,身體想逃,理智說妳可以面對的,不同方向的力道拉扯著自己,引來同一個部位再次受傷。 那個地方,後腰中下段,只那麼一瞬的拉扯,蔓延到每根神經每顆細胞。 就像高爾夫要敲
Thumbnail
本來一切都順順的,我還微笑著說道好順利的生理期,身體挺舒服。 下一刻,樓下傳來音量不小的喝斥,就那麼一瞬,我感覺全身心的緊縮與後退,身體想逃,理智說妳可以面對的,不同方向的力道拉扯著自己,引來同一個部位再次受傷。 那個地方,後腰中下段,只那麼一瞬的拉扯,蔓延到每根神經每顆細胞。 就像高爾夫要敲
Thumbnail
內耗的特徵包括身體感受、情緒和行為的改變,解法包括接近大自然、練習呼吸法、找人聊聊,重視自我照顧。
Thumbnail
內耗的特徵包括身體感受、情緒和行為的改變,解法包括接近大自然、練習呼吸法、找人聊聊,重視自我照顧。
Thumbnail
書接上回閃到腰後續。 其實沒有全好,在當天感覺自己好了的時候下樓,遇到讓我全身緊繃的人,瞬間,疼痛感又爬上來,竄到後腦杓,一身的冷意。 嘶……好痛。 一方面吃藥調理,一面花晶照顧。啊,覺察好無力,不覺察了。 能量不夠時,覺察易流於評判,不如只照顧身體。 然後半夜,我被我的貓咬醒。 瞬間的
Thumbnail
書接上回閃到腰後續。 其實沒有全好,在當天感覺自己好了的時候下樓,遇到讓我全身緊繃的人,瞬間,疼痛感又爬上來,竄到後腦杓,一身的冷意。 嘶……好痛。 一方面吃藥調理,一面花晶照顧。啊,覺察好無力,不覺察了。 能量不夠時,覺察易流於評判,不如只照顧身體。 然後半夜,我被我的貓咬醒。 瞬間的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焦慮情緒常常出現在我們面對壓力、未知、無法預期、無法掌控的情境時。這些感受雖然是正常的情緒反應機制,但在頻率與強度超出常態時,可能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甚至危害身心平衡。下一篇文章將整理焦慮時的生理、心理和行為變化。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焦慮情緒常常出現在我們面對壓力、未知、無法預期、無法掌控的情境時。這些感受雖然是正常的情緒反應機制,但在頻率與強度超出常態時,可能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甚至危害身心平衡。下一篇文章將整理焦慮時的生理、心理和行為變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