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任主管還在職的時候,我非常害怕犯錯(但粗心大意還是避不了🥲)
前主管非常在意任何細節與小錯,好聽的話是完美主義、難聽的話就是吹毛求疵。
不過除此之外,也令我發現了前主管的盲點。
當時前主管因為太害怕產品出錯,而放棄了許多我認為不應該放掉的重要理念與資訊。
她的完美主義導致連產品有一點錯字都不想有,因而放棄了整個產品內涵的資訊森林。
這令我非常無法認同。
出錯固然是一件讓人懊惱的事,但因為害怕犯錯而捨棄了更重要的事情反而本末倒置了吧?
就像是因害怕出車禍、而從此再也不用交通工具出門的人,已經達到了矯枉過正的狀況。
也令我不禁反思,當害怕犯錯到了一個極致狀態時,或許是一種懶惰。
懶得面對犯錯後要整理的心態、懶得面對犯錯後收拾的殘局、懶得和同事溝通、懶得一起想出更好的防範風險的方法。
最重要的是,懶得(害怕)面對那的不完美的自己的情緒波動。
仔細一想,一直以來不敢進入親密關係的自己也是如此,
害怕穩定關係後要面對的真實與破滅,懶得去處理親密關係中的會產生的不完美課題。
因而錯過了人生課題中可以體驗到戀愛產品的這個美好部份。
現在,當我也落入了管理職的糾錯敏感當中時,我就會提醒自己,
比起不要犯錯,也要先衡量看看哪些事情更重要。
如果這能為我們帶來更好的內涵、品質,且錯誤是有修正範圍而非天崩地裂時,
不要急著生氣與發飆或害怕逃避,而是思考最壞狀況與可承擔風險、充足溝通後再去執行。
畢竟,若只是因為害怕而躊躇不前,那也只會從停滯中漸漸退步。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