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肌肉鍊訓練(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人體不應僅被視為由單一孤立肌肉構成,而是一個由兩大互補肌肉鏈條—螺旋肌肉鏈(Spiral Muscle Chains)與垂直肌肉鏈(Vertical Muscle Chains)—協調運作的複雜整體;維持這兩者間的動態平衡,對於運動表現與身體健康至為關鍵。


一、螺旋肌肉鏈(Spiral Muscle Chains)

核心理念與結構基礎

  • Smíšek 的SPS 理論起源:捷克復健醫師 Richard Smíšek 自1979年發展的脊椎螺旋穩定法(Spiral Stabilization Method, SPS),核心在於將人體肌肉結構分為螺旋鏈與垂直鏈兩套系統──螺旋鏈以斜向與橫向方式連結全身肌群,如同一件“三維肌肉緊身衣”──以功能性線路提供穩定與動力支持。
  • Myers 的解剖列車理論:Thomas W. Myers 在 Anatomy Trains 中提出的「螺旋線(Spiral Line, SPL)」,描繪從顱骨沿對角交錯走向至足部再回到背部的完整肌筋膜迴路,顯示這條線如何在身體旋轉、平衡和動作協調中發揮關鍵作用。

構成肌肉群

  • SPS 的螺旋鏈肌肉群:腹內斜肌、腹外斜肌、前鋸肌、對側臀大肌與背闊肌等組成主力鏈;此外還包括斜方肌與胸大肌。
  • Myers 的解剖列車的螺旋線( SPL) 包括:頸部斜肌、菱形肌、前鋸肌、腹斜肌群、闊筋膜張肌(Tensor fasciae latae)、髂脛束、脛骨前肌、腓骨長肌、股二頭肌、骶腰筋膜與豎脊肌等,強調其連續性與功能複合性。

功能與應用

  • 脊柱伸展與減壓:螺旋鏈運作時能向上牽拉脊柱,減少椎間盤受壓(SPS 強調動態牽引)。
  • 動態穩定性:在運動中保持脊柱中立位,避免不必要的旋轉或壓迫。
  • 平衡與膝蓋穩定:雙螺旋結構傳導平衡力量,優化下肢放置與運動模式。
  • 斜向與橫向動作支持:穩定旋轉動作、防止崩塌式滑動。
  • 與其他筋膜線協作:若螺旋鏈失衡,可能導致如淺背線、淺前線等筋膜鏈功能紊亂。

二、垂直肌肉鏈(Vertical Muscle Chains)

理論與骨幹結構

  • 由 Smíšek 的 SPS 理論定義為沿身體縱向排列的肌群,主要負責靜態與抗重力支持。

構成肌肉

  • 包括豎脊肌、髂腰肌、股直肌、腰方肌等長條肌群,並涉及部分背闊肌。

功能與限制

  • 負責維持直立姿態與強勢動作(如抬舉或跳躍)。
  • 長時間靜態負荷或不活動(如久坐)容易導致鏈條緊張縮短,引起骨盆前傾與腰椎過度前凸,進而增加椎間盤與關節壓力,導致疼痛與功能障礙。

三、平衡機制與訓練關鍵

動態平衡與交互抑制

  • 交互抑制機制:當螺旋鏈被激活時,垂直鏈的緊張狀態亦可被動態抑制;這種平衡維護模式被稱為「動作穩定」與「放鬆穩定」。
  • 現代久坐生活導致兩者失衡,SPS 訓練重構此平衡,透過啟動螺旋鏈產生牽引與減壓,促進自然運動模式與脊柱穩定。

疑失衡情形與後果

  • 若螺旋鏈功能不足,垂直鏈容易代償性的過度活化,引發肌肉失衡、脊椎壓力與姿勢異常,進而導致疼痛與動作功能退化。

四、實證研究支持與臨床應用

姿勢改善研究

  • 一項短期介入研究(71 名參與者,4 天 SPS 訓練)結果顯示姿勢顯著改善,前後與側面偏差顯著下降(P < 0.05)(BioMed Central)。
  • 與此類似,Struhár 等人對青少年舞者進行三個月 SPS 訓練,姿勢穩定性顯著提升(p = 0.0099)(ResearchGate)。

適用於柔軟度提升

  • 昆明醫科大學研究比較 SPS、靜態伸展與 PNF 伸展對臀屈肌柔軟度的效果,結果三者在不同時期皆有顯著提升,表示 SPS 在伸展實效上具同等效果(kyxuebao.kmmu.edu.cn)。

核心訓練的廣泛效益

  • 核心訓練能增進平衡、跳躍與投擲表現,核心穩定性提升具有中到大型效應(如平衡 ES=1.17,水平跳 ES=0.84)(PMC)。
  • 然而一項針對運動員的 meta 分析指出,核心訓練對特定運動技能如速度與力量提升效果有限,但對核心耐力與平衡效果顯著(ResearchGate)。

五、訓練策略與設計建議

  1. 針對功能失衡定向訓練:加強螺旋鏈動作,同時拉伸垂直鏈,可以恢復動態平衡與改善姿勢。
  2. 呼吸整合至訓練中:透過深層核心與呼吸協調強化動態穩定與姿勢控制。
  3. 動態平衡與連鎖運動訓練:鼓勵在日常行動中如走路或跑步融入螺旋運動,建立功能模式。
  4. 漸進式負荷訓練:可使用彈力繩進行漸進性螺旋動作,以兼顧穩定性與力量成長。

六、結語

螺旋肌肉鍊訓練方法不僅突破了傳統肌肉孤立訓練框架,更提供了一種基於人體整體協調與功能鏈條的運動哲學。理解並平衡螺旋與垂直肌肉鏈,透過有意識的動作訓練、不僅可恢復健康,也能提升運動表現。從姿勢校正、柔軟度提升再到動作效率與穩定性增進,SPS 所代表的動態整合方法,為現代運動科學與康復訓練注入新的視野與可能性。



參考文獻

1. Xue Song et al. (2025) — 短期姿勢改善研究

  • 研究摘要:71 名姿勢偏差的參與者進行為期 4 天、每日 1 小時的 SPS 練習,結果顯示大部份姿勢參數(前側與側面角度偏差)均有統計學顯著改善(P < 0.05)(PubMed)。
  • 意義:首次以量化方式驗證 SPS 能在短期內改善人體姿勢,支撐螺旋鏈啟動促進動態平衡與姿勢校正。

2. Nechvátal et al. (2022) — SPS vs McKenzie 隨機對照試驗

  • 研究內容:60 名下背痛患者分為 SPS 與 McKenzie 方法兩組,經 2 與 6 週訓練後評估功能障礙與日常活動能力。兩組皆顯著改善,但組間差異不顯著(P > 0.05)(PubMed)。
  • 意涵:SPS 的治療效果與廣泛使用的 McKenzie 方法可匹敵,提供臨床應用的正當性。

3. Struhár et al. (2015) — 姿勢穩定性的提升

  • 研究設計:13 歲青少女舞者進行每週 4 次、為期 3 個月的 SPS 訓練。透過平衡板評估結果,實驗組的姿勢穩定性顯著改善(p = 0.0099),對照組無改變(ResearchGate, redalyc.org)。
  • 價值:表明 SPS 能增強動態平衡與本體感覺,適用於青少年運動力控制提升。

4. Meng et al. (2025) — SPS 與靜態/PNF 伸展對髖屈肌柔軟度的比較

  • 結果摘要:90 名久坐者隨機分為 SPS、靜態伸展、PNF 三組,在訓練後與訓練停止後的柔軟度測量中,三組皆有顯著提升,組間無明顯差異(P > 0.05)(kyxuebao.kmmu.edu.cn)。
  • 意義:SPS 在柔韌性訓練上具有與傳統伸展方法相當的效果,與其動態整合特色結合可更具功能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體醫融合的小世界
0會員
4內容數
運動是生命的泉源,但科技是延長泉源活力的關鍵。 除了運動,我們也該認識最新的抗老化科技,從基因療法、AI 精準醫學到自噬與奈米醫學,這些創新手段正改變我們對健康與老化的認知。一起探索未來的健康新趨勢,讓「動得久、活得好」成為可能!
2025/07/19
本文探討自噬 (Autophagy) 的機制、益處以及如何透過飲食和生活習慣來啟動自噬,增進健康和延緩老化。
Thumbnail
2025/07/19
本文探討自噬 (Autophagy) 的機制、益處以及如何透過飲食和生活習慣來啟動自噬,增進健康和延緩老化。
Thumbnail
2025/07/18
隨著全球高齡化趨勢日益嚴重,延緩衰老、提升老年生活品質已成為醫學與科技領域的重要課題。本文將深入探討最新的抗老化科技發展,包括基因與細胞層級的創新治療、人工智慧在老化研究中的應用、以及新興療法的突破與社會倫理的挑戰,為讀者描繪未來抗老化的藍圖。 一、基因與細胞層級的抗老化技術 1. CR
Thumbnail
2025/07/18
隨著全球高齡化趨勢日益嚴重,延緩衰老、提升老年生活品質已成為醫學與科技領域的重要課題。本文將深入探討最新的抗老化科技發展,包括基因與細胞層級的創新治療、人工智慧在老化研究中的應用、以及新興療法的突破與社會倫理的挑戰,為讀者描繪未來抗老化的藍圖。 一、基因與細胞層級的抗老化技術 1. CR
Thumbnail
2025/07/18
推拿療法在中醫骨傷科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透過七大作用機制,包括促進微循環、啟動自癒力、鬆解粘連、解除痙攣、整復錯位、調整突出壓迫及清除炎症介質,有效改善筋骨損傷、慢性痠痛及身體機能退化等問題。本文詳細說明推拿的功效與機制,並輔以案例說明,有助於讀者瞭解推拿療法如何幫助恢復身體平衡與動能。
Thumbnail
2025/07/18
推拿療法在中醫骨傷科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透過七大作用機制,包括促進微循環、啟動自癒力、鬆解粘連、解除痙攣、整復錯位、調整突出壓迫及清除炎症介質,有效改善筋骨損傷、慢性痠痛及身體機能退化等問題。本文詳細說明推拿的功效與機制,並輔以案例說明,有助於讀者瞭解推拿療法如何幫助恢復身體平衡與動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功能性訓練強調多方向和多平面運動,以及核心穩定性和動作模式模擬。此外,功能性訓練可以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減少受傷風險,增強運動表現。文章討論了功能性訓練的結構和訓練示例。
Thumbnail
功能性訓練強調多方向和多平面運動,以及核心穩定性和動作模式模擬。此外,功能性訓練可以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減少受傷風險,增強運動表現。文章討論了功能性訓練的結構和訓練示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肌力與體能訓練的起源及其與健美、健力、舉重的異同,以及肌力與體能訓練如何用於競技運動表求。 而這個訓練體系不僅適用於競技運動,也對一般健身及日常生活有著正面的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肌力與體能訓練的起源及其與健美、健力、舉重的異同,以及肌力與體能訓練如何用於競技運動表求。 而這個訓練體系不僅適用於競技運動,也對一般健身及日常生活有著正面的影響。
Thumbnail
槓鈴臥推時,軀幹的控制非常重要。如果身體有偏移或旋轉,可以藉由調整胸腔與骨盆之間的肌肉,腹斜肌、背肌等互相協調,讓軀幹產生一個較少歪斜的圓柱體。此外,提供了一對一教學和身體控制訓練課程,幫助提高身體控制能力和動作多樣性,降低運動受傷風險。
Thumbnail
槓鈴臥推時,軀幹的控制非常重要。如果身體有偏移或旋轉,可以藉由調整胸腔與骨盆之間的肌肉,腹斜肌、背肌等互相協調,讓軀幹產生一個較少歪斜的圓柱體。此外,提供了一對一教學和身體控制訓練課程,幫助提高身體控制能力和動作多樣性,降低運動受傷風險。
Thumbnail
伸展運動能夠增加身體柔軟度、促進肌肉伸展和放鬆、提高關節的活動度。透過適當的伸展動作,幫助身體更好地應付運動或日常活動的需求,減少受傷風險,並提高運動表現。如在運動前進行輕度伸展以預熱肌肉,在運動後進行深度伸展以幫助肌肉恢復和放鬆。 進行伸展運動時,應該採取一種專注且放鬆的思維。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Thumbnail
伸展運動能夠增加身體柔軟度、促進肌肉伸展和放鬆、提高關節的活動度。透過適當的伸展動作,幫助身體更好地應付運動或日常活動的需求,減少受傷風險,並提高運動表現。如在運動前進行輕度伸展以預熱肌肉,在運動後進行深度伸展以幫助肌肉恢復和放鬆。 進行伸展運動時,應該採取一種專注且放鬆的思維。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Thumbnail
▌阻力訓練增加肌肉的秘訣: 肌肉成長關鍵要素? 擁有強壯的肌肉與吸引人的外貌體魄是許多人的夢想,不僅是為了健康,更是為了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而談到肌肉成長,其背後有許多運動生理學當中的關鍵概念......
Thumbnail
▌阻力訓練增加肌肉的秘訣: 肌肉成長關鍵要素? 擁有強壯的肌肉與吸引人的外貌體魄是許多人的夢想,不僅是為了健康,更是為了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而談到肌肉成長,其背後有許多運動生理學當中的關鍵概念......
Thumbnail
最近買了教練課程,所以來做一下功課 懸吊訓練又稱TRX訓練是一種利用重力和個人體重來進行全身鍛煉的方式。這種訓練方式有許多益處: 增強核心肌群:由於大多數TRX動作都需要穩定核心,這有助於加強核心肌群,進而改善整體身體力量和平衡。 靈活性和可調節性:TRX的訓練強度可以根據個人的體能水平進
Thumbnail
最近買了教練課程,所以來做一下功課 懸吊訓練又稱TRX訓練是一種利用重力和個人體重來進行全身鍛煉的方式。這種訓練方式有許多益處: 增強核心肌群:由於大多數TRX動作都需要穩定核心,這有助於加強核心肌群,進而改善整體身體力量和平衡。 靈活性和可調節性:TRX的訓練強度可以根據個人的體能水平進
Thumbnail
觸康健®的調和不僅僅是對身體肌肉系統的結構性評估,而是透過經絡肌能檢測,對身體內部精密的生物電腦進行判讀,以降低結構、情志、生化的各端點帶來的壓力,實現身心的安康。
Thumbnail
觸康健®的調和不僅僅是對身體肌肉系統的結構性評估,而是透過經絡肌能檢測,對身體內部精密的生物電腦進行判讀,以降低結構、情志、生化的各端點帶來的壓力,實現身心的安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