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入社會後,我們很快就會發現,不論是在生活還是職場中,摩擦與爭執幾乎無可避免。從路邊小小的行車糾紛,到職場中複雜的權責界線,人與人之間的矛盾無所不在。這些衝突的背後,其實源自於一個核心問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價值觀與判斷標準。
當我們習慣只從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事情時,很容易忽略對方的感受與立場。於是,雙方各自堅持己見,矛盾也就難以消解。
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第三選擇」
在史蒂芬·柯維的《與成功有約》一書中,有個重要的觀點:世界上並不只有「你的方式」或「我的方式」兩種選項,還存在著「第三選擇」。這意味著,很多事情並不是非黑即白的對立,而是可以透過調整、融合與創新,找到一個兼顧雙方需求的替代方案。
舉例來說:
- 職場上,若部門之間因資源分配而爭執,不必非要「誰多誰少」的零和思維,可以嘗試重新分工,或找到額外資源,達到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
- 生活中,伴侶之間在假期安排上意見不同,也不必陷入「要聽誰的」的僵局,而是能夠在旅程中安排彼此喜好的活動,創造雙贏。
妥協不容易,但值得練習
當然,尋求第三選擇的過程並不輕鬆。因為這往往意味著,雙方都要退一步,把自己的底線往後移。這會帶來心理上的不平衡,覺得自己「吃了虧」。
但如果能跳脫短期的得失心,去思考長遠的關係與合作價值,就會發現這樣的妥協其實是一種「投資」:
- 投資的是彼此的信任。
- 投資的是關係的延續。
- 投資的是更有創意的解決方式。
隨著練習次數的增加,我們會逐漸培養出一種心態:矛盾不是非要分輸贏,而是一起找答案。
結語:真正的成熟是懂得換位思考
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只想「贏」,卻忘了「理解」。當我們願意放下成見,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問題,就會發現許多原本無解的僵局,其實可以透過第三選擇來化解。
真正的成熟,不是能夠戰勝多少人,而是能在矛盾中找到平衡,讓彼此都能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