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筆記】金翼漢《巨人的筆記》:活在當下的筆記法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金翼漢,方智,2024

金翼漢,方智,2024

這本書不是一般認知的筆記書,作者金翼漢沒有要教你怎麼作筆記,那這本書還值得看嗎?

如果你是想要獲得直接知道怎麼作筆記的人,需要一個模板與操作辦法的人,可以直接忽略這本書,因為你會覺得作者啥也沒說。但如果你是想要與「筆記」、「記錄」產生連結的人,這本書有不少亮點,值得一看。

產生連結就是與自己發生關係,進而內化的過程,也就是資訊會轉變成知識,甚至是智慧。

因此我們必須先知道為何不舒服地翻翻書就好,還要勤做筆記?

金翼漢給了兩個理由:

第一:筆記(記錄)讓我們思考人生的重心,我們不會空虛。

第二:筆記(記錄)幫助我們找尋真實的慾望,可以做自己,就會得到自由。

這兩個原因都是基於一個大前提,你必須有所「本」,一個可以回看的紀錄。


誰不想要過得充實又自由呢?就牽起筆記(記錄)的手吧,繼續了解金翼漢怎麼說,才能把這個連結弄得更扎實、更緊密。

記錄的心法公式

金翼漢在書中至少花了兩大章節說明,為驗證自己真的有學到心法,我壓縮產出這套公式:

S摘要=找關鍵字=重新創作=專注

C分類=限縮選擇=清晰

L回看=筆記重生

(以上要repeat)

記錄=S+C+L = 內化 = 知識 (多次repeat=智慧)

用金翼漢的話就是:記錄!記錄!再記錄!

筆記(記錄)時常見的誤區

  1. 一定要讀完一整本書
  2. 我可能誤讀這本書

想要破解上面的盲點,就是改變我們面對筆記(記錄)的心態

沒有誤讀,只有感興趣與共鳴

「記錄是為了將過去的想法帶到當下」

雖然說金翼漢並沒有想要手把手、扶著你學畫開這台筆記(記錄)之車,但他作為韓國第一位紀錄學家,他自己親身的經驗談就很能學起來,依樣畫葫蘆執行,我挑選兩個不太難的摘要如下:

1.早上寫夢想,晚上寫過往

顧名思義:早上要計劃一天,晚上要回顧一天做了什麼,在計畫時要謹記人生核心(夢想),也要把握一天核心(日常)。

2.記錄就是簡單寫出重點

就是字面的意思。但簡單這件事其實往往很難,在筆記的過程中會發現自己廢話很多。


最後挑選兩個比較難心法作為給自己的挑戰:

  1. 工作時不要忙著記錄下對方要你做什麼,而是要思考說話者的本意。

有時忙著K掉任務,沒有靜下來思考到底老闆要你幹嘛,往往白忙一場。

2.一個月一本日誌

這是金翼漢提出最明確的細節,他早上起床會在日誌左頁寫當天要做的事,右頁寫幾點到幾點做了什麼(看書、見面等)。結束一天,他會寫下自己對今日的評分、決定與稱讚。另外這本「萬用日誌」也會記錄學習內容、摘要重點約莫5-6頁,一天約7-8頁。

再一次連結

資訊爆炸的時代,人腦已經超荷,人人都想要外掛一顆第二大腦(甚至更多),應用而生出evernote、notion,以及各類卡片盒筆記軟體。每個軟體都有自己的邏輯,需要學習,學習曲線不一,也各有專擅。但是回到做筆記的初心,你是為了什麼呢?韓國紀錄學家金翼漢的《巨人的筆記》不是乾貨滿滿的工具書,但是他很真誠說出做筆記不是為了記住,而是為了不空虛與自由。

坂本龍一在《坂本圖書》說過,「被記憶的總是已失去的,正在失去的。」好在,我們可以透過做筆記與記憶產生連結,讓過去重生;做筆記產生的專注力,讓我們能「活在當下」,不害怕失去,充實而自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J閱讀成癮室
1會員
13內容數
閱讀成癮室是的成癮是「乘以」心理學、認知科學、哲學、邏輯學…,打開知識的超連結。
PJ閱讀成癮室的其他內容
2025/08/21
你是不是也常聽到這句話:「啊,他就是憤世嫉俗啦!」 但這四個字,真的是我們以為的那樣嗎?從韓愈到阿德勒,它的意義其實有很大變化。 你有沒有被這樣評論過? 「愛抱怨的人就是憤世嫉俗。」 「動不動批評別人的,其實是不滿足自己,自卑作祟。」 被說成「憤世嫉俗」時,人通常會有兩種反應: 有人
Thumbnail
2025/08/21
你是不是也常聽到這句話:「啊,他就是憤世嫉俗啦!」 但這四個字,真的是我們以為的那樣嗎?從韓愈到阿德勒,它的意義其實有很大變化。 你有沒有被這樣評論過? 「愛抱怨的人就是憤世嫉俗。」 「動不動批評別人的,其實是不滿足自己,自卑作祟。」 被說成「憤世嫉俗」時,人通常會有兩種反應: 有人
Thumbnail
2025/08/18
然而,這段被找回的時間(福爾摩沙),以量子世界與微觀層面的視角來看,時間並非單一線性,而是由無數微觀事件構成的時間原子(羅維里,《時間的秩序》)。每一位在線上觀看的人,分屬在不同的國家、時區,有著不同的眼光、情感與
Thumbnail
2025/08/18
然而,這段被找回的時間(福爾摩沙),以量子世界與微觀層面的視角來看,時間並非單一線性,而是由無數微觀事件構成的時間原子(羅維里,《時間的秩序》)。每一位在線上觀看的人,分屬在不同的國家、時區,有著不同的眼光、情感與
Thumbnail
2025/08/15
因為閱讀坂本龍一生前出版的《坂本圖書》,而認識了羅維里這名物理學家。《坂本圖書》的目錄就是人名,我也是隨機翻閱,想找個看起來有趣的名字入手。 羅維里,全名是卡羅.羅維里。坂本龍一在文章一開頭就直言,他要捨棄過去寫文章的慣性,一改先介紹書籍或人物的慣習,而是引用羅維里在《時間的秩序》一書中,對時間的
Thumbnail
2025/08/15
因為閱讀坂本龍一生前出版的《坂本圖書》,而認識了羅維里這名物理學家。《坂本圖書》的目錄就是人名,我也是隨機翻閱,想找個看起來有趣的名字入手。 羅維里,全名是卡羅.羅維里。坂本龍一在文章一開頭就直言,他要捨棄過去寫文章的慣性,一改先介紹書籍或人物的慣習,而是引用羅維里在《時間的秩序》一書中,對時間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紀錄是突破思考極限的最佳利器。把所有單純的想法紀錄下來,它們便會成為方法、成為歷史。(金翼漢) 金翼漢畢業於首爾大學韓國史學系、東京大學歷史研究所。現為明知大學紀錄與資訊科學研究所教授,並擔任韓國紀錄學會與韓國國家紀錄研究所所長。巨人的筆記是他為了向大眾推行紀錄的方法而撰寫的一本書。他認為從回顧人
Thumbnail
紀錄是突破思考極限的最佳利器。把所有單純的想法紀錄下來,它們便會成為方法、成為歷史。(金翼漢) 金翼漢畢業於首爾大學韓國史學系、東京大學歷史研究所。現為明知大學紀錄與資訊科學研究所教授,並擔任韓國紀錄學會與韓國國家紀錄研究所所長。巨人的筆記是他為了向大眾推行紀錄的方法而撰寫的一本書。他認為從回顧人
Thumbnail
這本「高效率人生管理筆記」,裡頭彙整了許多筆記方法、工具,就像在你面前出現一本本的武林秘笈. 這時,你應該做的,不是急著翻開這本書,或是開始針對書中內容做一張張精美圖卡或圖解筆記(我以前就是這樣,除非你今天的目的是販售這些知識產出,這又是另一回事了)
Thumbnail
這本「高效率人生管理筆記」,裡頭彙整了許多筆記方法、工具,就像在你面前出現一本本的武林秘笈. 這時,你應該做的,不是急著翻開這本書,或是開始針對書中內容做一張張精美圖卡或圖解筆記(我以前就是這樣,除非你今天的目的是販售這些知識產出,這又是另一回事了)
Thumbnail
「紀錄」是需要刻意練習,如果用心執行,會帶給你成長和自由,拿回主控權。 閱讀完了由韓國紀錄學家金翼漢撰寫的【巨人的筆記】後自己獲得的一個印象最深的概念。書中內容和以往教筆記方法的書(如子彈筆記)略有不同,並不著重在教人特別的有系統筆記方法,更加強調是「記錄的本質與重要性」,以及能夠應用的領
Thumbnail
「紀錄」是需要刻意練習,如果用心執行,會帶給你成長和自由,拿回主控權。 閱讀完了由韓國紀錄學家金翼漢撰寫的【巨人的筆記】後自己獲得的一個印象最深的概念。書中內容和以往教筆記方法的書(如子彈筆記)略有不同,並不著重在教人特別的有系統筆記方法,更加強調是「記錄的本質與重要性」,以及能夠應用的領
Thumbnail
「巨人的筆記」是金翼漢教授的著作,提倡透過記錄和寫筆記來掌握自己的人生。書中強調紀錄能幫助實現自由、內化知識,以及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本書中的方法和建議對於想要改善自我管理、充實人生的讀者來說,是一個實用的指南。
Thumbnail
「巨人的筆記」是金翼漢教授的著作,提倡透過記錄和寫筆記來掌握自己的人生。書中強調紀錄能幫助實現自由、內化知識,以及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本書中的方法和建議對於想要改善自我管理、充實人生的讀者來說,是一個實用的指南。
Thumbnail
透過紀錄摘要,在過程中提升思考力,感受到自由,提升記憶力,成為未來自學的途徑,並找到生活的意義。
Thumbnail
透過紀錄摘要,在過程中提升思考力,感受到自由,提升記憶力,成為未來自學的途徑,並找到生活的意義。
Thumbnail
原來我的筆記只做了一半。 我以前有一個同事J,開會的時候,我發現他總是專心聽,偶爾才動筆在筆記本上寫一兩句話,會後總結和行動他非常清楚。而我幾乎一直寫,筆記本上滿滿的,可是會議要點和該做的事卻很模糊。 看了《巨人的筆記》,我才發現我只是寫下訊息,而不是紀錄。
Thumbnail
原來我的筆記只做了一半。 我以前有一個同事J,開會的時候,我發現他總是專心聽,偶爾才動筆在筆記本上寫一兩句話,會後總結和行動他非常清楚。而我幾乎一直寫,筆記本上滿滿的,可是會議要點和該做的事卻很模糊。 看了《巨人的筆記》,我才發現我只是寫下訊息,而不是紀錄。
Thumbnail
筆記不僅僅是信息的簡單搬運,更應該成為我們思考和成長的工具。那麼,什麼樣的內容值得我們記錄?答案是:有啟發性的內容。
Thumbnail
筆記不僅僅是信息的簡單搬運,更應該成為我們思考和成長的工具。那麼,什麼樣的內容值得我們記錄?答案是:有啟發性的內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