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是需要刻意練習,如果用心執行,會帶給你成長和自由,拿回主控權。
閱讀完了由韓國紀錄學家金翼漢撰寫的【巨人的筆記】後自己獲得的一個印象最深的概念。書中內容和以往教筆記方法的書(如子彈筆記)略有不同,並不著重在教人特別的有系統筆記方法,更加強調是「記錄的本質與重要性」,以及能夠應用的領域,喚起人們對於記錄的動力。
裡面我最深刻的是作者說,「紀錄是需要刻意為之」的,如同運動一樣,雖然短時間看不到效果,但持續累積成長,就如運動會帶來身體的健康一樣,記錄可以很直接帶來心靈的成長。所以最重要的不能用別人的敘事方式來做記錄,是要找尋最有利於自我不斷思考的方式,無論是工具、時間還是進行方式。
無論任何事情,都能用自己邏輯來做敘事描述,才是真正的紀錄。
看過之後才恍然大悟,一直以來都覺得記錄很浪費時間,所以都不斷的在尋找如何更輕鬆的方式做記錄方式(ex:拍照、電子書…等),追求效率是好事,但卻本末倒置忘記了記錄意義,其實記錄的本質並不在於抄寫或留存,若是記錄的當下不做有意義的思考,那最終只是換另一種形式堆積而已,並不能成為自己隨時可取用的資源。所以反而一昧的追求輸入輸出的速度有時才是真正浪費時間的行為。 尤其現在 AI 的興起,導致這狀況在更領域更加嚴重。2020年暢銷書「 the power of outpout最高學以致用法 」樺澤紫苑也同樣宣傳這樣的理念,只是【巨人】一書更聚焦在紀錄上,讓人壓力不會那麼大,並提倡能夠由小擴大,不斷累績。
例如書中有提到的一個方法,當在閱讀一本書的時候,
由小而大,經過翻覆思考摘要的方式才是有效紀錄,也才能讓資訊變成你能隨時取用的知識。(我在閱讀這本的時候也有嘗試實踐這樣的步驟,雖然有點打亂閱讀的節奏,還需要再調整自己習慣的節奏,但也讓我探索到更多不會注意到的小細節)
以往在企業工作時,都會有制式的流程規劃,所以只要跟著步調走即可,但時間過去後,常常發現這些日子自己做了哪些事情感到霧沙沙,因為我們都疏於對於自己的紀錄。
出來創業之後,才真切發現紀錄的重要性,尤其是三大有限的資源:「知識」、「資金」與「時間」。所以現在日常都會很認真的隨手利用社群、Notion、Eagle、專注清單以及記帳軟體等工具去紀錄日常的發現與使用,並自動化建立「設計風格」、「財務」以及「時間管理」等資料庫,並且每天睡前都會花半小時做整理和歸納,同時每天工作前還會再花一小時整理文章做輸出,每月和每年再做財務與方向上的覆盤檢討,建立一套有系統的記錄流程。
一開始的時候架構的時候真的蠻花時間的,且長久下來真的有如打開了迷霧一般,讓成長的軌跡逐漸清晰起來,不僅能更有條理的產出各式各樣的內容,也能從過去的紀錄中整理出未來能確切改進的方向。
人都嚮往成功,但成功的定義往往很模糊,但成長卻是很清晰的,以成長代替成功,目標相對就確實了很多。書中提到記錄就是成長的最好途徑,無時無刻踏實的紀錄
你最近有迷惘嗎? 一起開始動手做「紀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