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巔峰後的選擇:清心自在,還是繼續跑?》
老實說,很多人看到老李的生活,第一反應就是「哇,這才叫成功吧」。高薪、位子高、會議室裡永遠有他的名字。可是……他自己心裡很清楚,那些數字並沒有真的讓他自由。反而像個籠子,別人看來完美的他,反而讓他承受著許多壓力並沉重。
有時候,他會覺得自己不過是籠裡的一隻倉鼠,跑啊跑,卻沒有停下來的餘地,當他好不容易停下腳步想做休息,又忍不住會關注旁人的眼光。說穿了,外面看起來的光鮮,只是另一種形式的束縛。信箱永遠爆滿,會議接著會議,手機訊息半夜還在響,總有做不完的事。他嘴上雖常說「還好啦,我撐得住」,但深夜靜下來的時候,心裡的空洞感反而會呈現最大的落差。嗯,當然這種落差,不是誰看得見的,因為來自旁人的眼光,常常是造就壓力與不自在最大的來源。
那什麼契機使他改變?而他的轉捩點又是什麼?那是一次放鬆的旅行。只是很普通,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出外走走。只是走進森林步道,聽到水聲,看鳥飛,突然就有一種感覺…整個放鬆下來。
當那一刻來時他才驚覺:原來自己已經忘記什麼叫「放鬆自在」。原來「富有」不只是銀行數字,而是能不能掌握時間,能不能自己決定。這種念頭像小小的火種,在一開始是不明顯的,但會慢慢燒起來。
他開始回頭觀望,過去自己所有的努力,好像都只是在換更大的壓力。而身處高位,有時候又會像個夾心麵包似的,剛好卡在中間。這好像不是他真正想要的。
當然啦,他身邊的人不可能理解這種感受。一定會有人說:「這麼好的機會你怎麼會捨得?」,也會有人勸:「你只要再撐個幾年就好啦!」,但人生真的有那麼多個年嗎?無常不等人的,這些話他也聽多了。可他知道,這些好意的建議,實際上會讓他越來越遲鈍。越聽,越失去自己。所以他乾脆把問題想簡單:是要繼續跑在別人的遊戲裡?還是回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這種「斷捨離」不是逃避,反而是一次勇敢的站出來。因為要放下那些名與利,真的需要膽子。
後來,他真的交了辭呈。別人感到震驚,他卻鬆了一口氣。那一天走出公司大門,他說天空看起來比以前更藍。是不是自己的錯覺?也許吧!但他心裡的自由倒是真的。
離開高薪後,他並沒有跌落谷底。反而過得更真實。收入少了點沒錯,可是生活卻豐富了。他陪伴家人,有時間發展興趣,還跑去社區做志工。這些事情,不見得能拿來炫耀,可是卻帶給他很強的存在感。他終於不用再被「外界的定義」綁住了。簡單說,他找回了自己的「道路」。
成功,不再是數字,而是他每天能不能安心入睡,能不能笑著醒來。這種「內在的富有」,是沒人能奪走的。
這才是真正的清心自在。
📝我不知道看到這裡的你,會怎麼想。也許覺得他瘋了,也許會羨慕。但至少,有些問題你可能也會想問自己的內心!
你現在跑的方向,是不是你真正想要的?還是,其實早就忘了為什麼要跑?
故事由真實改篇,希望能帶來啟發,請留言分享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