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問

雷冥-avatar-img
發佈於禮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一、


1. 原文


三年之喪何也?曰:稱情而立文,因以飾群,別親疏貴踐之節,而不可損益也。故曰:無易之道也。


2. 注釋


1. 三年之喪:父母之喪,以三年為最高服制。



2. 稱情而立文:依人情哀痛之深,制定制度。



3. 飾群:以禮文整飾群倫。



4. 親疏:血緣關係之遠近。



5. 貴踐:尊卑貴賤的差別。



6. 無易之道:不可改變之法則。




3. 白話文


父母之喪為何必行三年?因是依人子至情而制定的制度,用以教化、修飾群倫,並且區別親疏遠近、尊卑貴賤的分際。這是不可更改增減的,所以稱為「無可變易的道理」。


4. 總結


三年之喪依孝子至情而立。


用以整飾人倫、分別尊卑親疏。


制度不可損益,為不變之道。



啟示


喪禮制度並非人為苛求,而是順乎人情。


「三年之喪」為孝道最高規範,具有倫理規範與教育意義。


強調人倫等級與禮制之不可改變性。





二、


1. 原文


創鉅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遲,三年者,稱情而立文,所以為至痛極也。斬衰苴杖,居倚廬,食粥,寢苫枕塊,所以為至痛飾也。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哀痛未盡,思慕未忘,然而服以是斷之者,豈不送死者有已,復生有節哉?


2. 注釋


1. 創鉅:創痛大。



2. 日久:持續時間長。



3. 至痛極:哀痛最深。



4. 斬衰苴杖:最重之喪服與苴杖。



5. 倚廬:居於靈堂旁的草廬。



6. 苫:草蓆。



7. 二十五月:二年又五月,即「三年之喪」。



8. 送死者有已:送往亡者有其終止。



9. 復生有節:活著之人也需有所節度。




3. 白話文


創傷愈大,其治癒的時間就愈久;悲痛愈深,消解也愈慢。三年之喪,是依人情制定,以表達極致的哀痛。斬衰苴杖、居倚廬、食粥、睡草蓆與土塊枕,都是為了極盡哀痛的表現。三年之喪,實際二十五月而止;雖然哀痛仍未盡,思慕未息,但以服制在此終結,乃因送死須有終止,而生者也須有所節度。


4. 總結


三年之喪,為極痛而立,表至情至孝。


苦居、粗食、苴杖,皆為表達至痛之飾。


雖哀未盡,但服制有期,送死有終,生者有節。



啟示


喪禮既重情感表達,亦重生活秩序。


至痛之情不可無限延續,需以制度節制。


禮法使孝子盡哀而能復歸人倫日常,平衡亡者與生者之間的義理。





三、


1. 原文


凡生天地之間者,有血氣之屬必有知,有知之屬莫不知愛其類;今是大鳥獸,則失喪其群匹,越月逾時焉,則必反巡,過其故鄉,翔回焉,鳴號焉,蹢躅焉,踟躕焉,然後乃能去之;小者至於燕雀,猶有啁噍之頃焉,然後乃能去之;故有血氣之屬者,莫知於人,故人於其親也,至死不窮。


2. 注釋


1. 血氣之屬:指一切有生命、具血肉氣息之物。



2. 知:指知覺、情感。



3. 群匹:同伴、配偶。



4. 翔回:盤旋飛回。



5. 鳴號:悲鳴呼號。



6. 蹢躅:徘徊不前。



7. 啁噍:鳥雀哀鳴之聲。



8. 至死不窮:直到死亡也不會終止。




3. 白話文


凡是天地間有血氣的生物,必然有知覺;有知覺的生物,沒有不懂得愛護同類的。如今大的鳥獸,若失去了群伴,往往經過一月甚至更久,還會再回到舊地,盤旋徘徊、鳴叫悲號、蹀躞不前,久久不能離去。小者如燕雀,也尚且會啁啾悲鳴一段時候,然後才能飛去。可見一切有血氣的生命,情感以人最為深切。因此人對其父母至親的思念,直到死亡也不會停止。


4. 總結


一切有血氣的生物皆有情感,失伴必表哀痛。


大鳥獸徘徊鳴號,小燕雀尚且哀鳴。


人情最為深切,對親至死不已。



啟示


哀痛不僅為人所獨有,乃天地間有情生靈之共性。


人之情最為至深,喪親之痛難以窮盡。


喪禮制度,正是依此人情而立,以助孝子盡哀。





四、


1. 原文


將由夫患邪淫之人與,則彼朝死而夕忘之,然而從之,則是曾鳥獸之不若也,夫焉能相與群居而不亂乎?將由夫修飾之君子與,則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若駟之過隙,然而遂之,則是無窮也。故先王焉為之立中制節,壹使足以成文理,則釋之矣。


2. 注釋


1. 患邪淫之人:行為放縱不檢之人。



2. 朝死而夕忘:早晨死去,晚上就忘記,比喻情感淡薄。



3. 曾鳥獸之不若:甚至不如鳥獸尚能懷群念伴。



4. 修飾之君子:品行修養的君子。



5. 駟之過隙:四馬奔馳過隙,比喻時光迅速。



6. 遂之:任其發展。



7. 無窮:沒有止境。



8. 中制節:折中而有節度之制。



9. 成文理:合乎禮制的規範與條理。



10. 釋之:解除,放下。




3. 白話文


如果是依從那些品行邪僻放蕩之人,那麼他們父母早晨死了,到了晚上就能忘記,若隨他們的做法,便連鳥獸都不如,又怎能群居共處而不致於混亂呢?如果是依從品德修養的君子,他們行三年之喪,二十五月即告終畢,卻感覺如同駟馬奔過狹隙般迅速。若再任由情感延續下去,便無窮無盡。於是先王為此制定折中有度的制度,使其足以表達人情、成就文理,然後便適可而止。


4. 總結


失度一端:邪人情薄,朝死夕忘,不如鳥獸。


失度另一端:君子情深,若無節制,悲哀無窮。


禮制意義:先王設中制節,既表人情,亦有止限。



啟示


喪禮之設,正是為防人情或薄或過,失其正度。


禮制貴在「中」,既盡孝情,又合群理,方能使人倫有序。





五、


1. 原文


然則何以至期也?曰:至親以期斷。是何也?曰:天地則已易矣,四時則已變矣,其在天地之中者,莫不更始焉,以是象之也。然則何以三年也?曰:加隆焉爾也,焉使倍之,故再期也。由九月以下何也?曰:焉使弗及也。


2. 注釋


1. 期:滿一年。



2. 至親以期斷:對最親近的親人,以一年為一個斷限。



3. 易:變化。



4. 更始:重新開始。



5. 象之:取其變化而為象。



6. 加隆:更加隆重。



7. 倍之:加倍。



8. 再期:兩期,即二年又加五月,共二十五月,為「三年之喪」。



9. 九月以下:指九個月以下的服制。



10. 弗及:不及一年,表示關係較疏遠。




3. 白話文


那麼,為什麼服喪以「期」為斷限呢?回答說:對至親,以一年為一段。為什麼呢?因為天地已經有了變化,四時也已經輪替,在天地之間的一切事物,沒有不更新再始的,用這個來作為象徵。所以為父母服喪要三年,為什麼呢?因為要更加隆重,所以把期加倍,成為再期(二十五月)。那麼,為什麼有九個月以下的服制呢?是因為使其關係不及一年之親。


4. 總結


期(一年):象徵天地四時一變更始。


三年(二十五月):以加隆之意,倍之為再期。


九月以下:表示親屬之情不及一年之親。



啟示


喪服之期,取法於天地四時,寓意人情之更新。


三年之喪為至隆至重,顯示孝道至極。


親疏有等,服制長短隨之分別,合乎自然人情與禮義。





六、


1. 原文


故三年以為隆,緦小功以為殺,期九月以為間。上取象於天,下取法於地,中取則於人,人之所以群居和壹之理盡矣。故三年之喪,人道之至文者也,夫是之謂至隆。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壹也,未有知其所由來者也。孔子曰:「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達喪也。」


2. 注釋


1. 隆:隆重。



2. 殺:減損,指服制漸輕。



3. 間:中間等級。



4. 上取象於天:以天之運行為象徵。



5. 下取法於地:以地之規律為法。



6. 中取則於人:以人情為準則。



7. 至文:最完備的禮文。



8. 百王:歷代諸王。



9. 達喪:通行於天下的喪禮。




3. 白話文


所以三年喪是最隆重的,緦、小功之服是最輕的,期與九月的服制則居於中間。上以天為象,下以地為法,中以人情為則,人群能夠和諧相處的道理全在其中。三年之喪,是人道中最完備的禮文,這就叫做「至隆」。這是歷代諸王共同遵守、古今一致的制度,但未必知道它的來源。孔子說:「孩子生下三年,然後才能脫離父母的懷抱;所以三年之喪,是天下通行的喪禮。」


4. 總結


三年喪:最隆重。


緦、小功:最輕。


期、九月:中間等級。


喪制依天、地、人而立,合乎自然與人情。


三年之喪:孝道至隆,歷代共守,古今一致。



啟示


三年之喪既合自然之理,又符人情之至,成為天下通行的孝道之制。


孔子以「子三年在父母懷中」為喻,指出三年之喪合乎親情之實,為普世孝道之本。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雷冥的沙龍
12會員
596內容數
雷冥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25
一、 1. 原文 斬衰何以服苴?苴,惡貌也,所以首其內而見諸外也。斬衰貌若苴,齊衰貌若枲,大功貌若止,小功、緦麻容貌可也,此哀之發於容體者也。 2. 注釋 1. 斬衰:最重的喪服。 2. 苴:粗惡之貌,喪服用以示深哀。 3. 首其內:內心之哀,居於首位。
2025/08/25
一、 1. 原文 斬衰何以服苴?苴,惡貌也,所以首其內而見諸外也。斬衰貌若苴,齊衰貌若枲,大功貌若止,小功、緦麻容貌可也,此哀之發於容體者也。 2. 注釋 1. 斬衰:最重的喪服。 2. 苴:粗惡之貌,喪服用以示深哀。 3. 首其內:內心之哀,居於首位。
2025/08/24
一、 1. 原文 傳曰:「有從輕而重,公子之妻為其皇姑。有從重而輕,為妻之父母。有從無服而有服,公子之妻為公子之外兄弟。有從有服而無服,公子為其妻之父母。」 2. 注釋 1. 傳曰:指禮制傳文的解說。 2. 從輕而重:本應服輕喪,卻因身份而加重。 3. 皇
2025/08/24
一、 1. 原文 傳曰:「有從輕而重,公子之妻為其皇姑。有從重而輕,為妻之父母。有從無服而有服,公子之妻為公子之外兄弟。有從有服而無服,公子為其妻之父母。」 2. 注釋 1. 傳曰:指禮制傳文的解說。 2. 從輕而重:本應服輕喪,卻因身份而加重。 3. 皇
2025/08/23
一、 1. 原文 親始死,雞斯徒跣,扱上衽,交手哭。惻怛之心,痛疾之意,傷腎乾肝焦肺,水漿不入口,三日不舉火,故鄰里為之糜粥以飲食之。夫悲哀在中,故形變於外也,痛疾在心,故口不甘味,身不安美也。 2. 注釋 1. 親始死:至親初逝。 2. 雞斯:急疾的樣子。
2025/08/23
一、 1. 原文 親始死,雞斯徒跣,扱上衽,交手哭。惻怛之心,痛疾之意,傷腎乾肝焦肺,水漿不入口,三日不舉火,故鄰里為之糜粥以飲食之。夫悲哀在中,故形變於外也,痛疾在心,故口不甘味,身不安美也。 2. 注釋 1. 親始死:至親初逝。 2. 雞斯:急疾的樣子。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沒有人說過的是,當你的小孩死了,一部分的你(非常小、但不可忽略的部分)也鬆了一口氣。因為,從你成為父母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在你預期中、日夜擔心且做好準備的那一刻,終於來到了。啊,你告訴自己,終於來到了。就是現在了。」
Thumbnail
「沒有人說過的是,當你的小孩死了,一部分的你(非常小、但不可忽略的部分)也鬆了一口氣。因為,從你成為父母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在你預期中、日夜擔心且做好準備的那一刻,終於來到了。啊,你告訴自己,終於來到了。就是現在了。」
Thumbnail
在上家族排列課以前,我總以為逝去的人,多少有些遺憾,或者說多少放不下在人間的家人或事情。 沒想到這些想法,在一堂跟亡者告別的課堂練習,完完全全被打破。 老師要我們三人一組,一位扮演亡者(個案逝去的親人)、一位扮演排列師、一位扮演個案,三人都輪一遍,順序自己決定。(不建議在沒有老師的場域自己操
Thumbnail
在上家族排列課以前,我總以為逝去的人,多少有些遺憾,或者說多少放不下在人間的家人或事情。 沒想到這些想法,在一堂跟亡者告別的課堂練習,完完全全被打破。 老師要我們三人一組,一位扮演亡者(個案逝去的親人)、一位扮演排列師、一位扮演個案,三人都輪一遍,順序自己決定。(不建議在沒有老師的場域自己操
Thumbnail
綜所稅申報誰可以被扶養?扶養親屬的規定。長輩要給誰扶養,考驗著所得人的人生智慧。
Thumbnail
綜所稅申報誰可以被扶養?扶養親屬的規定。長輩要給誰扶養,考驗著所得人的人生智慧。
Thumbnail
時間不留人
Thumbnail
時間不留人
Thumbnail
積功德方法|什麼是孝順? 孝順的意思 「孝」是報答父母之恩德的名詞。父母待我有恩,我當時時刻刻想要報恩;父母待我有德,我當時時刻刻感念父母的德;父母待我有情有義,我當拿著情義去還報父母。但求良心上,毫無缺欠,就是「孝」。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於父母心懷感恩,懂得回報恩情,方能無愧於天地
Thumbnail
積功德方法|什麼是孝順? 孝順的意思 「孝」是報答父母之恩德的名詞。父母待我有恩,我當時時刻刻想要報恩;父母待我有德,我當時時刻刻感念父母的德;父母待我有情有義,我當拿著情義去還報父母。但求良心上,毫無缺欠,就是「孝」。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於父母心懷感恩,懂得回報恩情,方能無愧於天地
Thumbnail
三師兄三師兄 你做完修葺園藝啦?喝杯茶 辛苦你老人家,勞動身子骨 俗話常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在家,出家,都是一種回家 修行是沒有分別的起心動念 在這,在那,都是互為表裡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一體 就是天對萬物無條件的慈愛 只是人心自我拘役以成規矩 有規矩成方圓,是普世之道
Thumbnail
三師兄三師兄 你做完修葺園藝啦?喝杯茶 辛苦你老人家,勞動身子骨 俗話常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在家,出家,都是一種回家 修行是沒有分別的起心動念 在這,在那,都是互為表裡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一體 就是天對萬物無條件的慈愛 只是人心自我拘役以成規矩 有規矩成方圓,是普世之道
Thumbnail
母親病逝後,我按她的要求處理後事,遭到親戚的非議。透過這段經歷,我反思葬禮的意義以及我們對逝者的尊重。
Thumbnail
母親病逝後,我按她的要求處理後事,遭到親戚的非議。透過這段經歷,我反思葬禮的意義以及我們對逝者的尊重。
Thumbnail
今天 過凌晨12點了 應該說昨天 完成我爸告別式及花葬儀式 人生正式走入‘’孤兒‘’階段 都知道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過程。 孤單寂寞是沒有的, 莫名空虛倒是在黑夜襲來。 我的父母來到世上走一遭花了七十餘年, 得到了什麼? 失去了什麼? 開心與否? 痛苦與否? 在蓋棺論定時
Thumbnail
今天 過凌晨12點了 應該說昨天 完成我爸告別式及花葬儀式 人生正式走入‘’孤兒‘’階段 都知道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過程。 孤單寂寞是沒有的, 莫名空虛倒是在黑夜襲來。 我的父母來到世上走一遭花了七十餘年, 得到了什麼? 失去了什麼? 開心與否? 痛苦與否? 在蓋棺論定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