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荒廢的道路上卻滿心快樂(使徒行傳8:26~40)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今天經文有兩位主角:被選為使徒助手的腓利,以及衣索比亞管理財務的太監。「太監」有兩種意思,一是指身體殘缺,另一種指高級官員。從經文背景來看,比較偏向高級官員的太監。故事場景很特別,腓利被天使引導到一條「荒廢」的道路上,在那裡遇見太監。

這位太監剛從耶路撒冷敬拜上帝回來,正在車上誦讀《以賽亞書》。這位太監很可能是一位敬畏上帝、歸信猶太教的外邦人。聖靈感動腓立靠近馬車,正好聽見太監在讀的經文,便問:「你所讀的,你明白嗎?」太監誠實回答:「除非有人開導,我怎能明白呢?」於是,腓利上車解釋《以賽亞書》53章7~8節的意思。

太監不明白經文被牽去屠宰的羊是指耶穌,於是向他解釋耶穌的福音,沒想到這位太監當下願意相信並接受洗禮。洗禮結束後,主的靈帶走腓利,太監只好繼續趕路。但經文特別說太監是「滿心快樂」的繼續趕路。

今天,我想聊聊這條「荒廢的道路」。這條荒廢的道路,不也像我們的人生嗎?我們曾經是否感覺自己很「廢」?覺得自己浪費太多時間,活得沒有意義及方向,人生只剩一個「苦」字。回首過去,我們總覺得自己太荒廢人生,充滿了悔恨與「捶心肝」的遺憾。

  • 年輕時有荒廢的路:將時間揮霍在遊戲、娛樂及短暫的感情上,總認為自己還年輕,時間多、無所不能。
  • 中年人有荒廢的路:為了家庭與事業奮鬥,將時間投入工作賺錢、追求物質、權力地位,忘記家庭的溫度及迷失靈魂的需要,熱情如溫水煮青蛙被消磨殆盡。
  • 老年人有荒廢的路:身體日漸衰弱,回頭看人生,只剩下「早知道」的嘆息。因此,年長者容易感覺自己越來越沒用,只有等死的份。

這條荒廢的道路,不分年紀,是每個人都會走上的歷程,包含已信主的基督徒。經文中的太監就像我們,敬畏上帝,卻對聖經的認識有限。我們雖然信主,卻常常不明白人生的意義。即使聖經啟示許多答案,但進度永遠卡在出埃及記走不出去。有些人甚至放棄閱讀聖經,覺得固定做禮拜、聽講道就夠了。然而,做了一輩子的禮拜,信仰卻沒有深化,生命未曾改變。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對信仰的體會不夠深,耶穌的福音並沒影響我們的生命。然而,經文給了我們一條路。太監的生命之所以改變,因為他真正認識耶穌的福音。他受洗後,依然走在那條荒廢的道路上,但心境完全不同,他是「滿心快樂」。他的洗禮象徵生命的更新,成為新造的人。

這讓我們反思:信耶穌之後,我們的人生真的比較快樂嗎?還是在痛苦中,看見那超越痛苦的喜樂?

如何在基督信仰裡面找到真實的快樂,是我們一生的功課。這個功課沒有絕對的答案,因為我們面對人生的課題都不同。我認為信仰是自由的。如果在信仰中找不到喜樂,反而在社會的追求中能帶來快樂,並不需要勉強自己或別人在信仰中尋找快樂。因為在體會信仰的甘甜之前,任何的勸勉與強逼,都無法讓聖靈住在我們心裡。

太監之所以主動要求洗禮,關鍵在於聖靈的工作。腓利所做的,只是盡他的本分,忠實傳講耶穌的福音。因此,既然我們聚集在教會,就給自己一個機會,認真地尋找耶穌福音的道路。或許在尋找的過程中,能體會信仰帶來的喜樂。

這段經文給了我一些體會:第一,不要輕看身邊的任何人,他可能是天使派來的使者。如果那位高官太監,輕視眼前看似平凡的腓利,他將無法明白耶穌的福音,也無法滿心快樂的趕路。我們或許會問:「如何分辨誰是天使,誰是魔鬼派來的呢?」說實話,我們無法預知。我們只能祈求,即使遇到的是魔鬼,也將其視爲一場生命的試煉。畢竟人生的路上總會遇到貴人與討厭的人,但誰能保證,今天讓你頭痛的人,未來不會成為你的貴人呢?

這禮拜我回台南,我母親分享了一件事。她載一位記者去採訪,在外面等待時,她坐在路邊的垃圾桶旁。有一對母女,女兒明顯有心智障礙,一直吵著要吃布丁。這對母女走到垃圾桶旁,開始翻找。女兒轉頭向我母親討50元買布丁。我母親因為工作關係,身上總有很多零錢,便將包包裡一百多塊的零錢全都給了她們。

那位母親拿了錢,給了50元讓女兒去買布丁,自己則繼續翻垃圾桶,不是為了撿回收,而是為了找吃的。我母親親眼看見她拿起爛掉的香蕉和別人吃剩的早餐,但又克制著沒有立刻吃下。當母女倆準備離開時,我母親做了一件旁人看來瘋狂的事。她追了上去,將一張一千元的鈔票塞到那位母親手裡,說:「拿去吃飯。」

當我聽到這個故事,第一個念頭是:「我們家不是很有錢,一千塊也太多了,給兩百塊買兩個便當不就夠了嗎?」但我的母親充滿愛心,她無法想像在這個時代,還有人需要翻垃圾桶找食物。她說,這件事讓她學到要更加惜福,也提醒她,吃不完或過期的食物千萬不要直接丟垃圾桶,一定要倒入廚餘桶,以免有人撿去吃了生病。

這讓我想起德雷莎修女說過的話:「孤寂是現代社會的痲瘋病。」[1]我們這個時代,物質上什麼都不缺,心靈上卻極其孤單。我們害怕被騙、害怕浪費錢去幫助不值得的人。就像我會計較那一千塊是否值得。如果我們總是忙著區分誰是天使、誰是魔鬼,誰值得幫、誰不值得幫,那麼社會的「痲瘋病」只會越來越嚴重。

第二,不要看輕自己,你可能是聖靈引導的福音使者。腓利順從天使的引導與聖靈的感動,走向一條荒廢的道路。誰能想到,這條路上竟會遇到一位衣索比亞的高官,從而將福音傳向了遠方的外邦之地?美國牧師奧伯格(John Ortberg)說:「你是為社群而造的。這是上帝對你生命的期望。這是人類繁盛的要件。」[2]從上帝造人開始,就沒有人是局外人。我們對身處的社群、教會都有責任。

因此,不要輕看任何人,他可能是上帝派來的使者;也永遠不要看輕自己,你可能是上帝派去的使者。基督信仰帶來的快樂,從來不是獨善其身,而是在群體中彼此扶持、共同建立的快樂。如果此刻你仍感覺自己走在人生的荒廢道路上,盼望我們能一同來尋找基督信仰的道路。或許你會發現,在這條荒廢的道路上,有你、有我、還有耶穌,我們結伴同行,就不再孤單。這條路,反而成為一條充滿盼望與喜樂的道路。


[1] 《褥子團契》,奧伯格(John Ortberg),屈貝琴譯,台北:校園,2005,p38。

[2] 《褥子團契》,奧伯格(John Ortberg),屈貝琴譯,台北:校園,2005,p4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馬哥的部落格
10會員
73內容數
人稱「後山的後山」,我小馬哥在台東新港長老教會牧會。平時講話直白不囉嗦,細心溫柔愛聆聽,歡迎你來關注我!
小馬哥的部落格的其他內容
2025/08/15
神學家齊克果(Søren Kierkegaard):「要提防比較!比較是最危險的聯想,比較是最危險的知識,比較是最可怕的誘惑。」 (《愛在流行:一個基督徒的談話省思》,齊克果(Søren Aabye Kierkegaard),林宏濤譯,出版:商周,2015,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2025/08/15
神學家齊克果(Søren Kierkegaard):「要提防比較!比較是最危險的聯想,比較是最危險的知識,比較是最可怕的誘惑。」 (《愛在流行:一個基督徒的談話省思》,齊克果(Søren Aabye Kierkegaard),林宏濤譯,出版:商周,2015,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2025/08/08
屠圖主教:「倘若不能原諒,我們就擺脫不了傷害我們的人,動彈不得。除非原諒傷害我們的人,不然通往快樂的鑰匙將會握在他的手上,他反而成了監獄的看守者,囚禁著我們。選擇原諒才是奪回權力,掌握自己的命運與感受,當自己的救星。」 (《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出版社:天下雜誌,2022,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2025/08/08
屠圖主教:「倘若不能原諒,我們就擺脫不了傷害我們的人,動彈不得。除非原諒傷害我們的人,不然通往快樂的鑰匙將會握在他的手上,他反而成了監獄的看守者,囚禁著我們。選擇原諒才是奪回權力,掌握自己的命運與感受,當自己的救星。」 (《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出版社:天下雜誌,2022,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2025/07/31
加爾文:「除非人先仰望神的面並謙卑省察自己,否則不可能正確認識自己。」 (《加爾文基督教要義(上、下冊)》,約翰.加爾文(Calvin John),加爾文基督教要義翻譯小組,台北:加爾文出版社,2007,p4)
Thumbnail
2025/07/31
加爾文:「除非人先仰望神的面並謙卑省察自己,否則不可能正確認識自己。」 (《加爾文基督教要義(上、下冊)》,約翰.加爾文(Calvin John),加爾文基督教要義翻譯小組,台北:加爾文出版社,2007,p4)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們願意思考自己目前正在跟隨的對象,值得我們的忠誠嗎?
Thumbnail
我們願意思考自己目前正在跟隨的對象,值得我們的忠誠嗎?
Thumbnail
阿根廷諺語:「說者撒種,聽者收割。」(《歐洲演講比賽冠軍的德國式邏輯陳述法:使你的發言溫暖、有說服力又受歡迎》,賈誠柯(Wladislaw Jachtchenko),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阿根廷諺語:「說者撒種,聽者收割。」(《歐洲演講比賽冠軍的德國式邏輯陳述法:使你的發言溫暖、有說服力又受歡迎》,賈誠柯(Wladislaw Jachtchenko),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在這段曲折的事件中,我們看到使徒保羅的性命好像掌握在千夫長手中,事實上是神在整個事件作主掌權。神既應許與保羅同在,就不斷興起幫助他的人,非常之神奇。
Thumbnail
在這段曲折的事件中,我們看到使徒保羅的性命好像掌握在千夫長手中,事實上是神在整個事件作主掌權。神既應許與保羅同在,就不斷興起幫助他的人,非常之神奇。
Thumbnail
稱為基督徒的我們,大部份都希望成為大有信心的男人或女人。但我們真的知道成為有信心的人是什麼意思嗎?
Thumbnail
稱為基督徒的我們,大部份都希望成為大有信心的男人或女人。但我們真的知道成為有信心的人是什麼意思嗎?
Thumbnail
讀到《使徒行傳》 24章時,令人印象特別深刻。保羅此時已被猶太總督拘提,處境堪憂,却仍勇敢傳講福音。腓力斯於主後52年至59年擔任猶太總督,史家評論腓力斯,是「帶有奴隸性格的暴君。」其三位妻子中,有一位是猶太人。保羅為他們講論基督耶穌的道,竟使腓力斯感到萬分恐懼。 為什麼呢?
Thumbnail
讀到《使徒行傳》 24章時,令人印象特別深刻。保羅此時已被猶太總督拘提,處境堪憂,却仍勇敢傳講福音。腓力斯於主後52年至59年擔任猶太總督,史家評論腓力斯,是「帶有奴隸性格的暴君。」其三位妻子中,有一位是猶太人。保羅為他們講論基督耶穌的道,竟使腓力斯感到萬分恐懼。 為什麼呢?
Thumbnail
他們是「世界不配有」的人!(希伯來書 11:38) 亞伯拉罕帶著所有家當過了大河,遷移到了迦南,到了「示劍地方、摩利橡樹那裏」,「耶和華向亞伯蘭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創 12:7) 這次真的是答對了,一百分,鼓勵鼓勵,再度以異象確認呼召,堅定盟約。不同於第一次顯現是為呼召,這
Thumbnail
他們是「世界不配有」的人!(希伯來書 11:38) 亞伯拉罕帶著所有家當過了大河,遷移到了迦南,到了「示劍地方、摩利橡樹那裏」,「耶和華向亞伯蘭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創 12:7) 這次真的是答對了,一百分,鼓勵鼓勵,再度以異象確認呼召,堅定盟約。不同於第一次顯現是為呼召,這
Thumbnail
保羅結束第三次宣教,即將回耶路撒冷,在向以弗所教會的長老們辭別時,聲稱自己已凡事給他們做榜樣;又引述主耶穌的話, 要大家記住「施比受更為有福 」的訓諭。雖然此語未見於四福音書,路加如此記錄,很可能耶穌說過又引述主耶穌的話, 要大家記住「施比受更為有福 」的訓諭。雖然此語未
Thumbnail
保羅結束第三次宣教,即將回耶路撒冷,在向以弗所教會的長老們辭別時,聲稱自己已凡事給他們做榜樣;又引述主耶穌的話, 要大家記住「施比受更為有福 」的訓諭。雖然此語未見於四福音書,路加如此記錄,很可能耶穌說過又引述主耶穌的話, 要大家記住「施比受更為有福 」的訓諭。雖然此語未
Thumbnail
保羅跟巴拿巴的分開,就常識觀點來看是力量的分散,然而神的本意却是使巴拿巴在居比路、 保羅在叙利亞和基利家建立教會,反而是屬神國度的擴張。其後保羅也仍然重用馬可,馬可更是脫胎換骨,成為神使用的重要器皿。可見,在人看起來不好的事情, 在神的角度可能不是這樣。
Thumbnail
保羅跟巴拿巴的分開,就常識觀點來看是力量的分散,然而神的本意却是使巴拿巴在居比路、 保羅在叙利亞和基利家建立教會,反而是屬神國度的擴張。其後保羅也仍然重用馬可,馬可更是脫胎換骨,成為神使用的重要器皿。可見,在人看起來不好的事情, 在神的角度可能不是這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