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前,許多人應該都被新聞推播到:「全台教師大缺2600位!」想寫點什麼,正好讀到羊咩老師這篇,推薦關心教育的你,必讀。
☀ 推薦追蹤: 羊咩老師的追劇國文課很不擅長寫這類文章,但身為家長,也想簡單分享看法:

全球性的難題
教育體系的困境並非台灣獨有,沉重的工作壓力、與付出不符的待遇,使得各國都面臨師資不足的挑戰。
仍堅守在第一線的老師,往往背負著社會過高的期待:下班、週末仍要回應家長的連環叩;應付完家長,還要面對學校行政;高壓工時與龐大的心理負擔,日日堆疊。
身邊許多教育圈的朋友,即使在旅行、聚會中,也常被迫處理校務。看在眼裡,實在很為她們心疼。
有時忍不住想問:「這麼辛苦,不考慮轉職嗎?」
但她們在下班後持續進修,甚至逛街看到某些物品,也會立刻聯想到如何運用在教學。
不當老師,真的是社會的損失!
然而,社會又真正回報了她們什麼呢?
師資荒的現場
因為離教職已經極為遙遠,可以沒什麼壓力地分享見聞;其實不只是教師,公務員早就有「鐵飯碗生鏽」的說法,但「教育」畢竟是國家發展的根基,真的急需改變…
十多年前在嘉義小地方,就常見代課老師嚴重短缺,只要大學畢業就能站上講台,臨時被找去代課更是稀鬆平常。
如今這樣的現象蔓延到都市,孩子們的受教權與安全該如何保障?
學校又真的找得到人嗎?
.
羊咩老師的文章已清楚描繪:老師為了評鑑、考核,夜裡輾轉難眠;不合理要求讓許多人陷入焦慮、恐慌;在某些教養社團,也看見有些家長在孩子三、四年級時就已「放棄教養」,試圖把責任全丟給學校;更令人擔心的是,當學生動手攻擊教師,老師若反擊,反而可能遭受社會撻伐…
曾聽一位年輕的資優老師苦笑著分享:「在其他行業的同學已經快財務自由了,我只能靠著熱情、繼續燃燒。」這也點出了為何某些科目總是缺人--
因為其他出路,薪水更高、壓力更小呀。
教師職,竟成「後路」?
各位爸媽,不妨捫心自問:你,會鼓勵孩子去當老師嗎?
如今「教師職」逐漸成為一條後路,有些心態恐怕是這樣的:「反正缺人,如果別的工作找不到,再回來當老師就好……」
這將變成可怕的惡性循環,優良教師被壓迫得更慘、更想逃脫,教育品質將持續惡化,最終社會得付出更高代價,甚至難以補救。
-
給家長的一句話
多一些家長願意善待教師,就會多一些孩子能被真心承接。
謝謝每位還願意留在教職的你/妳。也願此刻讀到這篇文的爸媽,能帶著多一點理解與包容,與老師攜手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By暑假帶著孩子上班三天就想送出去、很需要老師的地方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