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完美,卻困在內耗:如何走出「想太多」的循環?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在生活或工作中,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 明明作業或報告已經完成了大半,但卻總覺得「還不夠好」;或是眼看截止日期將至,卻還在修改細節,甚至最後遲遲不敢交出去。這種狀況,不僅讓進度嚴重拖延,還會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

很多人以為這是「責任感強」的表現,但其實,這背後隱藏著一個心態問題 —— 過度追求完美,導致自我內耗


一、生活上的困擾:被完美主義卡住

  • 在學校,遇到期中考,都覺得自己準備不夠,每次都從第一章開始看,總是想讀熟再進入下一章。
  • 在職場,明明已經完成了報告,卻一直糾結字體大小、排版是否對齊,浪費一堆時間。
  • 在生活裡,甚至只是寫一篇文章或發一則社群貼文,也會因為「覺得不夠好」而拖延,最後索性放棄。

這些看似小事,卻不斷消耗我們的時間與精力。到最後,我們不是輸給別人,而是輸給了自己的「心魔」。


二、為什麼會陷入完美內耗?

  1. 把自我價值綁在成果上 : 有些人會把「作品」等同於「自我價值」,因此一旦成果不理想,就會覺得自己不夠好,往往藏著「怕被否定」的恐懼。
  2. 錯誤的進步觀念 : 認為「完美」才是專業的象徵,卻忽略了 進步是漸進的。很多優秀作品,都是在不斷交付、修正的過程中成形的。
  3. 缺乏時間感知 : 當專注於細節時,容易失去對時間的把握,總是習慣性地拖延到最後一刻。

三、走出內耗的改善對策

  1. 設定「足夠好」的標準 : 告訴自己:「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到 80 分即可,剩下的再逐步優化。
  2. 拆解任務,設定截止點 : 每個階段給自己明確的「交付點」,例如今天一定要完成大綱,明天完成初稿,而不是無限修改。
  3. 轉換思維:成果不等於自我價值 : 你不是作品,你比作品更重要。成果只是你階段性的展現,而不是你整個人的定義。
  4. 給自己「不完美」的練習 : 嘗試在生活中刻意放下某些小細節,例如寫日記不用修飾,社群貼文不用反覆編輯。透過習慣「不完美」,慢慢減少內心的焦慮。

結語:完美不是目標,進步才是

追求完美,本身並沒有錯。它能驅動我們更嚴謹、更專業。但當「完美」成為束縛,就會演變成內耗。

真正的成長,不是一次就做到最好,而是能不斷交付、不斷改進。 當你學會放下不必要的苛求,把時間花在推動事情前進上,你會發現:進步的速度,遠比你想像的快。

重點是:完成比完美更重要,而不斷改善,才會讓你更接近完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理性分析;感性生活
5會員
78內容數
對我來說最理想的狀態就是「理性分析;感性生活」,邏輯分析解決日常問題,用心體驗生活中帶來的美好。
2025/09/01
在網路時代,「道歉」似乎成了一種公開表演。當藝人、YouTuber 或名人因爭議事件被放大檢視時,我們常看到熟悉的劇本:在鏡頭前低頭鞠躬,說幾句懊悔的話,最後以「希望大家能給我一次機會」作結,甚至有YT被抓包趁機開營利。 但這樣的道歉,真的算是真正的歉意嗎?
Thumbnail
2025/09/01
在網路時代,「道歉」似乎成了一種公開表演。當藝人、YouTuber 或名人因爭議事件被放大檢視時,我們常看到熟悉的劇本:在鏡頭前低頭鞠躬,說幾句懊悔的話,最後以「希望大家能給我一次機會」作結,甚至有YT被抓包趁機開營利。 但這樣的道歉,真的算是真正的歉意嗎?
Thumbnail
2025/08/26
踏入社會後,我們很快就會發現,不論是在生活還是職場中,摩擦與爭執幾乎無可避免。從路邊小小的行車糾紛,到職場中複雜的權責界線,人與人之間的矛盾無所不在。這些衝突的背後,其實源自於一個核心問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價值觀與判斷標準。
Thumbnail
2025/08/26
踏入社會後,我們很快就會發現,不論是在生活還是職場中,摩擦與爭執幾乎無可避免。從路邊小小的行車糾紛,到職場中複雜的權責界線,人與人之間的矛盾無所不在。這些衝突的背後,其實源自於一個核心問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價值觀與判斷標準。
Thumbnail
2025/08/19
有時候,生活會讓人感到迷惘與空洞,像是失去了方向。其實,我們不需要立刻找到偉大的目標,只要學會在當下前行,慢慢探索,就能一步步找回真實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8/19
有時候,生活會讓人感到迷惘與空洞,像是失去了方向。其實,我們不需要立刻找到偉大的目標,只要學會在當下前行,慢慢探索,就能一步步找回真實的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部分具有強烈內驅力的人,都會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為了這個目標廢寢忘食,夙夜匪懈,彷彿時間上只有這個目標對他來說具有意義 「不瘋魔不成活」,許多藝術創作者、創業家或對自己要求高的人都會容易陷入這種狀態,以前的我有一段時間也是這樣,睡眠、休息甚至家人、陪伴都不重要,只有自己心中那個想達成的目標
Thumbnail
大部分具有強烈內驅力的人,都會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為了這個目標廢寢忘食,夙夜匪懈,彷彿時間上只有這個目標對他來說具有意義 「不瘋魔不成活」,許多藝術創作者、創業家或對自己要求高的人都會容易陷入這種狀態,以前的我有一段時間也是這樣,睡眠、休息甚至家人、陪伴都不重要,只有自己心中那個想達成的目標
Thumbnail
在追求目標的道路上,我們常常全力以赴,一開始便傾盡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這種全力以赴的精神雖然令人敬佩,但卻也容易讓人筋疲力盡。當我們把所有的熱情和衝勁都集中在最初的那一刻,久而久之,往往會感到身心俱疲,進而失去對目標的熱情和動力。一開始拼得有多用力,後來就會覺得有多無力。因此,學會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和
Thumbnail
在追求目標的道路上,我們常常全力以赴,一開始便傾盡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這種全力以赴的精神雖然令人敬佩,但卻也容易讓人筋疲力盡。當我們把所有的熱情和衝勁都集中在最初的那一刻,久而久之,往往會感到身心俱疲,進而失去對目標的熱情和動力。一開始拼得有多用力,後來就會覺得有多無力。因此,學會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和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每天耐心的去做自認為可以做一輩子的事,然後等待。但也並不是說這一段等待時間就可以拿去肆意揮霍或者大吃大喝,一樣有安排好的備位要做的事。大原則是,決定了不去做的事情後,就會在那些可以做的事情裡,任意選擇來做。給自己一些空間,但又不至於偏離軌道太多。聽到一位名人說的話是:完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每天耐心的去做自認為可以做一輩子的事,然後等待。但也並不是說這一段等待時間就可以拿去肆意揮霍或者大吃大喝,一樣有安排好的備位要做的事。大原則是,決定了不去做的事情後,就會在那些可以做的事情裡,任意選擇來做。給自己一些空間,但又不至於偏離軌道太多。聽到一位名人說的話是:完
Thumbnail
哈囉大家👋🏻!最近滑IG📱的時候,有沒有被各種「成功人士」的故事洗版?🔥 是不是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努力、不夠上進? 一看到「一開始始就要做正確的事,而不是還過得去的事」,你是不是產生了「對!我應該做些什麼」的念頭? 不是這句話的問題,也不是個人的問題,是環境充斥這種氛圍,引導大腦快速選擇了
Thumbnail
哈囉大家👋🏻!最近滑IG📱的時候,有沒有被各種「成功人士」的故事洗版?🔥 是不是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努力、不夠上進? 一看到「一開始始就要做正確的事,而不是還過得去的事」,你是不是產生了「對!我應該做些什麼」的念頭? 不是這句話的問題,也不是個人的問題,是環境充斥這種氛圍,引導大腦快速選擇了
Thumbnail
  做為一個自由工作者,我常常會發現自己「哪裡不足」,除了自我價值感覺低下之外,總是在庸碌的生活下感受到【時間不夠】,但是總是說不上來我今天到底完成了什麼樣的工作、做了什麼事情。   網上有很多成功人士管理時間的方式,照做了大概才三天之後,我發現我根本不適合那些網路上那些農場文的方法,也很少有
Thumbnail
  做為一個自由工作者,我常常會發現自己「哪裡不足」,除了自我價值感覺低下之外,總是在庸碌的生活下感受到【時間不夠】,但是總是說不上來我今天到底完成了什麼樣的工作、做了什麼事情。   網上有很多成功人士管理時間的方式,照做了大概才三天之後,我發現我根本不適合那些網路上那些農場文的方法,也很少有
Thumbnail
一直以來都對自己的要求很高,總是希望做到最完美再出發,不希望大家在一開始就感到失望,這樣會不會也失去了別人對自己的信任,但後來發現,或許別人也不是如此的在意,資訊太發達了,有時可能真的別把自己看得太重,想什麼就去做什麼,或許會更好,因為有一天當你真的想做的時候,可能就真的已經無能為力了。
Thumbnail
一直以來都對自己的要求很高,總是希望做到最完美再出發,不希望大家在一開始就感到失望,這樣會不會也失去了別人對自己的信任,但後來發現,或許別人也不是如此的在意,資訊太發達了,有時可能真的別把自己看得太重,想什麼就去做什麼,或許會更好,因為有一天當你真的想做的時候,可能就真的已經無能為力了。
Thumbnail
大部分具有強烈內驅力的人,都會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為了這個目標廢寢忘食,夙夜匪懈,彷彿時間上只有這個目標對他來說具有意義。然而,過度執著於目標往往會讓人失去生活中的小確幸,身心俱疲。本文分享作者的個人經驗,提醒讀者在追求目標的同時,不要忽略生活中的美好,珍惜當下的小確幸。
Thumbnail
大部分具有強烈內驅力的人,都會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為了這個目標廢寢忘食,夙夜匪懈,彷彿時間上只有這個目標對他來說具有意義。然而,過度執著於目標往往會讓人失去生活中的小確幸,身心俱疲。本文分享作者的個人經驗,提醒讀者在追求目標的同時,不要忽略生活中的美好,珍惜當下的小確幸。
Thumbnail
你們是否也有過認真做了漂亮的筆記,成績卻不如意,最後乾脆連筆記都不做了,但內心並沒有一種舒暢感,反而是一種矛盾:同時期待自己與懷疑自己的經驗呢? 或者是做了想做的事,卻總做一半就不做了,或者常被以「三分鐘熱度」形容呢? 而這就是本篇的主題【心有餘而力不足】 內心想做的事情很大,但現在的實力並不
Thumbnail
你們是否也有過認真做了漂亮的筆記,成績卻不如意,最後乾脆連筆記都不做了,但內心並沒有一種舒暢感,反而是一種矛盾:同時期待自己與懷疑自己的經驗呢? 或者是做了想做的事,卻總做一半就不做了,或者常被以「三分鐘熱度」形容呢? 而這就是本篇的主題【心有餘而力不足】 內心想做的事情很大,但現在的實力並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