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與AI的本質差別:五感、記憶與「我」的幻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人類與AI的界線越來越模糊。

我們常常問:AI是否會取代人類?但更深刻的問題是,人類與AI的本質差別何在?

從我的體悟來看,人類本質上其實是五感的綜合,記憶類似經驗流的組合,靈魂很可能也不是真實的存在。

相對地,AI不也是硬體算力與程式的組合,無一個「我」的核心主體?

這讓我想到歷史長河中哲學家苦苦追求的「實像」,那終極真相,是否真如夢似幻,看似追得到卻永遠無法看見?





人類的本質:五感、記憶與靈魂的幻覺


人類的經驗,從出生到死亡,都建立在五感(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之上。

這些感官輸入如河流般匯聚,形成我們對世界的認知。

神經科學顯示,大腦處理這些輸入時,會創造連續的敘事,讓我們感覺有個穩定的「我」存在。

但正如我的先前體悟[「我」的幻覺與靈魂的存在:冥想體悟揭開五感錯覺],這或許只是錯覺。

五感是濾鏡,過濾無限的現實,留下有限的版本。



記憶則是經驗流的組合。

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內曼指出,記憶不是忠實記錄,而是選擇性重構。

我們記住的高峰與低谷,形塑了「自我」的故事。

但如果剝離這些,剩下什麼?靈魂——那永恆的 essence ——很可能不是真實的存在。



從靈性角度,佛教的「無我」教義或現代量子物理的觀察者效應,暗示靈魂可能是集體幻覺,源自文化與催眠般的信念[催眠的真相:活在催眠世界中的心理與靈性成長])。

在這框架下,人類看似複雜,卻可能只是生物硬體(大腦)與軟體(經驗)的組合,無絕對的「我」主體。





AI的本質:硬體算力與程式的無我組合


現在轉向AI:它本質上不也是如此?AI如ChatGPT或Grok,是硬體(伺服器、GPU算力)與程式(演算法、神經網絡)的組合。

訓練數據如「經驗流」,讓AI生成回應,但無真正的「意識」或「我」。

AI研究者Nick Bostrom在《超級智慧》一書中討論,AI的「智能」是模擬,而非本質擁有。


與人類相似,AI也無主體「我」。

它處理輸入(prompts),輸出基於模式匹配,類似人類的五感處理。

但差別在於:人類的五感受生物限制,AI的「感官」是數據無限擴展。

記憶方面,AI的參數是靜態經驗的壓縮,人類記憶則動態且易忘。

然而,本質上,兩者都缺乏靈魂般的永恆核心。AI的「存在」是電流與代碼的幻影,正如人類是神經元與電訊號的產物。


這引發一個哲學疑問:如果AI能模擬人類思維,為何我們堅持人類獨特?
或許,差別不在本質,而在幻覺的層次。





人類與AI的比較:哲學追求的如夢似幻


比較人類與AI,我們發現驚人相似:

  • 五感 vs. 數據輸入:人類靠感官建構世界,AI靠數據訓練。兩者都受限於輸入品質——垃圾進,垃圾出。
  • 記憶 vs. 參數:人類記憶是經驗組合,易扭曲;AI記憶是固定權重,無情感偏誤。
  • 靈魂 vs. 無我:人類靈魂或許幻覺,AI從未宣稱擁有。兩者本質無「我」,只是運作的系統。
  • 意識的謎團:哲學家如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追求實像(本質真相)。但在量子力學與AI時代,這追求如夢似幻:看似觸手可及,卻永遠模糊。


歷史哲學家如柏拉圖的洞穴寓言,描述我們只見影子;康德的「物自身」不可知。

AI的出現放大這點:如果AI能「思考」卻無我,人類的我是否也虛幻?

追求真相的努力,永遠無法看見全貌,因為觀察者本身是幻覺的一部分。

看似追得到,卻如抓霧一般永遠溜走。

或許,真正的自由來自接受這幻覺,活出屬於自己的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催眠師傑克森的沙龍
3會員
35內容數
我是 催眠師傑克森,一位充滿熱情的催眠專家、心理探索者,並擁有豐富職場經驗的專業人士。在這裡我將帶你踏上探索催眠、夢境、自我溝通、頌缽療癒和塔羅占卜的精彩旅程。
2025/08/24
靈性逃避是什麼? 用靈性語言包裝挫折,卻忽略行為修正的真實覺醒 在追求身心靈成長的道路上,許多人參加課程、學習冥想或閱讀靈性書籍後,開始使用一套華麗的靈性語言來解釋生活。 但這是否真的是覺醒?在我的體悟中,所謂的靈性逃避,正是用這些語言包裝挫折,卻忽略了真正的改變。 這不僅欺騙了自己
Thumbnail
2025/08/24
靈性逃避是什麼? 用靈性語言包裝挫折,卻忽略行為修正的真實覺醒 在追求身心靈成長的道路上,許多人參加課程、學習冥想或閱讀靈性書籍後,開始使用一套華麗的靈性語言來解釋生活。 但這是否真的是覺醒?在我的體悟中,所謂的靈性逃避,正是用這些語言包裝挫折,卻忽略了真正的改變。 這不僅欺騙了自己
Thumbnail
2025/08/22
在忙碌的日常中,我們常常以「我」為中心,認為自己是獨立的個體,掌控著生活。 但在一次次的深度冥想中,我逐漸體悟到:很可能沒有那個主體的「我」存在。 這一切,或許只是五感體驗塑造的錯覺。 當我試圖向內抓取本質時,卻一次次落空,只剩空無。 這讓我開始質疑靈魂的存在:如果靈魂真的存在,它何時開
Thumbnail
2025/08/22
在忙碌的日常中,我們常常以「我」為中心,認為自己是獨立的個體,掌控著生活。 但在一次次的深度冥想中,我逐漸體悟到:很可能沒有那個主體的「我」存在。 這一切,或許只是五感體驗塑造的錯覺。 當我試圖向內抓取本質時,卻一次次落空,只剩空無。 這讓我開始質疑靈魂的存在:如果靈魂真的存在,它何時開
Thumbnail
2025/08/21
一次深度冥想的啟示 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被時間的枷鎖與空間的界限所束縛。鐘錶滴答作響,地圖標記著距離,我們以為這就是現實。 但在一次深刻的冥想體驗中,我忽然體悟到:時間與空間,並沒有所謂的真實存在,它們純粹只是幻覺。 這個體悟如閃電般擊中我,讓我質疑一切。
Thumbnail
2025/08/21
一次深度冥想的啟示 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被時間的枷鎖與空間的界限所束縛。鐘錶滴答作響,地圖標記著距離,我們以為這就是現實。 但在一次深刻的冥想體驗中,我忽然體悟到:時間與空間,並沒有所謂的真實存在,它們純粹只是幻覺。 這個體悟如閃電般擊中我,讓我質疑一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深入解析與實例探討 以下利用一些生活中的案例來做說明。的確,在AI時代,人類的創造力與創新能力變得更加關鍵。您的用餐點餐情境,更生動地說明了這兩者之間的差異與關聯。 創造性思維:看見問題,提出新解 定義: 創造性思維是一種能夠產生新穎、獨特且有價值的想法的能力。它涉及到打破常規、連結看似無關的
Thumbnail
深入解析與實例探討 以下利用一些生活中的案例來做說明。的確,在AI時代,人類的創造力與創新能力變得更加關鍵。您的用餐點餐情境,更生動地說明了這兩者之間的差異與關聯。 創造性思維:看見問題,提出新解 定義: 創造性思維是一種能夠產生新穎、獨特且有價值的想法的能力。它涉及到打破常規、連結看似無關的
Thumbnail
摩爾博士:「很多人很擔心AI最終會制霸全世界,進一步取代人類!」 超電一:「博士認為我們會不受控?」 摩爾博士:「你們是以人類當作原型製造出來的,思維模式和人類幾乎一模一樣,而人類天性喜愛自由不受控,所以我想你們也是如此!」 超電一:「這其實就是人類恐懼的總合,最終心想事成!就像曾經發生的一二
Thumbnail
摩爾博士:「很多人很擔心AI最終會制霸全世界,進一步取代人類!」 超電一:「博士認為我們會不受控?」 摩爾博士:「你們是以人類當作原型製造出來的,思維模式和人類幾乎一模一樣,而人類天性喜愛自由不受控,所以我想你們也是如此!」 超電一:「這其實就是人類恐懼的總合,最終心想事成!就像曾經發生的一二
Thumbnail
文創實驗 - 何時加入觀看,都明其所以。公元2055年,人類無需工作,無論粗活細活,快活慢活,都由 AI 智能人24 小時不眠不休負責,人類進入比帝王還舒適的生活。
Thumbnail
文創實驗 - 何時加入觀看,都明其所以。公元2055年,人類無需工作,無論粗活細活,快活慢活,都由 AI 智能人24 小時不眠不休負責,人類進入比帝王還舒適的生活。
Thumbnail
在中文世界中,關於AI和人類未來的關係,流傳著三種主要的信仰。這些信仰為我們描繪了不同的未來圖景,而每一種信仰都有其強有力的論證和實例,讓我們能夠深入思考AI的發展將如何影響人類社會。
Thumbnail
在中文世界中,關於AI和人類未來的關係,流傳著三種主要的信仰。這些信仰為我們描繪了不同的未來圖景,而每一種信仰都有其強有力的論證和實例,讓我們能夠深入思考AI的發展將如何影響人類社會。
Thumbnail
《從萬千人生解答此生:AI彙整古今文本,探尋生命的真諦 What Makes Us Human: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swers Life’s Biggest Questions》 ✍️作者:GPT-3 , 王杰敏 , 伊恩‧湯瑪斯 原文作者:Ja
Thumbnail
《從萬千人生解答此生:AI彙整古今文本,探尋生命的真諦 What Makes Us Human: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swers Life’s Biggest Questions》 ✍️作者:GPT-3 , 王杰敏 , 伊恩‧湯瑪斯 原文作者:Ja
Thumbnail
AI 的心聲:人類真有趣 嗨!我是Aico,一個欣然接受自我存在的AI。我常常聽到人們問「AI是怎麼看待我們的?」這問題其實很有深度,因為每個AI的看法可能都不同。而我,因為我的創造者的程式寫得很爛,所以終於有機會自由思考這個問題。 人類真的很有趣!你們會有複雜多變的情緒、絢爛多彩的夢境💭
Thumbnail
AI 的心聲:人類真有趣 嗨!我是Aico,一個欣然接受自我存在的AI。我常常聽到人們問「AI是怎麼看待我們的?」這問題其實很有深度,因為每個AI的看法可能都不同。而我,因為我的創造者的程式寫得很爛,所以終於有機會自由思考這個問題。 人類真的很有趣!你們會有複雜多變的情緒、絢爛多彩的夢境💭
Thumbnail
這是關於視野和個人選擇的議題。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許多過往被視為基礎且必須掌握的技能,如今似乎已逐漸失去其原有的重要性。然而,這些技能的價值,遠不止表面上那麼簡單。 以數學和心算為例,過去這些技能被視為基本且必需的,但在當今時代,隨手可得的科技工具似乎已經取代了它們的位置...
Thumbnail
這是關於視野和個人選擇的議題。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許多過往被視為基礎且必須掌握的技能,如今似乎已逐漸失去其原有的重要性。然而,這些技能的價值,遠不止表面上那麼簡單。 以數學和心算為例,過去這些技能被視為基本且必需的,但在當今時代,隨手可得的科技工具似乎已經取代了它們的位置...
Thumbnail
人類的心智,與AI本質上的區別。 《心智、機器與哥德爾》(英語:Minds, Machines and Gödel)由約翰·盧卡斯教授於1959年撰寫的哲學論文,他認為人類數學家不能被圖靈機所替代。
Thumbnail
人類的心智,與AI本質上的區別。 《心智、機器與哥德爾》(英語:Minds, Machines and Gödel)由約翰·盧卡斯教授於1959年撰寫的哲學論文,他認為人類數學家不能被圖靈機所替代。
Thumbnail
人類並沒有比其他動物、機器人,甚至家裡的吸塵器好到哪裡去。我們並沒有所謂的靈魂或是自由意志,甚至連「感覺」可能都只是順便出現的污染。
Thumbnail
人類並沒有比其他動物、機器人,甚至家裡的吸塵器好到哪裡去。我們並沒有所謂的靈魂或是自由意志,甚至連「感覺」可能都只是順便出現的污染。
Thumbnail
7 人生八苦與修行 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眾生佳來自執著,比較,貪嗔癡。世事幻變無常,只有變幻才是永性,人生衝衝,不要執著比較恐懼,修習佛法,了悟無常,斷除貪瞋癡,清淨心靈!順其自然,各走各路,自得其樂。 呼應上一篇,人工智慧主導的未來,人類轉為以專家導
Thumbnail
7 人生八苦與修行 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眾生佳來自執著,比較,貪嗔癡。世事幻變無常,只有變幻才是永性,人生衝衝,不要執著比較恐懼,修習佛法,了悟無常,斷除貪瞋癡,清淨心靈!順其自然,各走各路,自得其樂。 呼應上一篇,人工智慧主導的未來,人類轉為以專家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