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思考一個問題,要如何判斷一個人當下是在擺爛,還是他真的不會。
起因是工作的時候,時而會遇到一些讓我感到很傻眼的狀況,像是有些人會不斷問我一些google就能查到的事。有時會感覺很生氣,想說對方是不是刻意在擺爛,但又會想會不會他是真的不會,是我誤會了他。
老師提供的想法是,其實不需要去判斷對方是不是在擺爛,只要練習如實照見。他不會那就把他當作是他真的不會。要去想他的問題在哪,幫他解決。我只能放掉我自己,而不能直接說「怎麼連這個都不會」。
這就好比我是火箭,而對方是腳踏車一樣,因此我感到很痛苦。
但是,一旦磨練出耐心後,以後我跟民眾講話就會很輕鬆。
能力差的人,你問他哪裡有問題、哪裡不懂,他自己也不知道。因此,不是要等別人來配合我,而是我要自己去跟別人對接,如此一來我們便能更快達成共識。
老師也提供給我一個有趣的想法,如果對方還願意問,那代表他不是在擺爛,因為擺爛的人是連問都不想問的。
「一根筷子是沒有力量的、脆弱的,也許我真的是厲害的,但如果我能夠幫助別人,分享給別人,讓別人也成為筷子,那這樣別人就能夠有力量,我們就能夠一起成為一個光柱。這樣我就不會那麼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