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業相談室24|行動與嘗試的力量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日前有機會與一位關心出版業發展的業外mentor相談,談到幾個核心主題:資源運用、數據使用,以及思維上的困境。

mentor的觀點如下。

▌有資源卻不一定敢投資行銷

其實出版社裡並不乏具備資源的單位,但真正願意把預算放在行銷上的,卻相對有限。

或許原因之一,是大家難以清楚說明行銷的具體成效,因此常常只能憑感覺或印象做決定。比方說,花費數萬元請名人掛名似乎比較安心,但若是幾千元的微型KOL嘗試,就顯得讓人猶豫。

若能有數據和脈絡可依循,這份不確定感自然會降低,投入也更容易獲得支持。只是現實往往是:做得好,功勞未必算在自己身上;做不好,責任卻要自己承擔。於是大家選擇保守,以避免風險。

▌通路數據真的能解決問題嗎

常聽到有人說:「因為沒有數據,所以做不了什麼。」其實某種程度上,這是一種倒果為因。

真相往往是:「因為沒有行動,所以也就沒有數據。」

即便今天博客來或誠品真的完整提供數據,許多人可能還是不清楚怎麼運用。頂多只能事後描述「這本書賣得不錯」,這算是一種觀察,但稱不上洞察。

真正的洞察,是能清楚說明:「我知道如何讓這本書達到目標,並且明白需要哪些數據來支撐。」

數據應該是行動產生的副產品,而不是坐等數據先給出答案。

所以,當通路交出數據時,對許多人來說作用依然有限。因為問題的核心,並非「有沒有數據」,而是「我想解決什麼問題」。

數據,是為了找到未來的解答,而不是為了現在的式微解套。

▌讀者在哪裡

許多人都聽過「倖存者偏誤」,但心裡仍希望自己成為那個「幸運的倖存者」。於是出版策略常常傾向等待「那本會自己賣的書」。

然而,更重要的其實是:如何讓一本書真正與需要它的讀者建立連結。前者靠運氣,後者靠方法。方法需要數據支撐,也相對更可控。

可惜的是,很多時候連小幅度的嘗試都缺乏意願。說到底,讀者往往沒有被放在最前面,有時甚至還排在第三、第四順位之後。「我就是想做我想做的書,但讀者不識貨、不讀書」或許正是許多出版社的心聲。

美其名說要「破圈」接觸到更多讀者,但實則連「圈」在哪裡也不清楚,又如何破圈?

▌編輯思維與市場距離

出版編輯的思維,距離「產品思維、讀者思維、市場思維」仍有一段差距。做好一本書、做出一本好書,和「做出讀者想要的書」、乃至「做出市場與讀者真正需要的書」,這是一層層遞進的過程。

許多產業早已走到第四階段,而出版業卻還常停在第一階段。當出版社偏離市場與讀者時,最後的代價是誰來承擔?

因此,詢問一些編輯:「你們期待的讀者是誰?」若回答僅是「越多越好」,那麼接下來的討論往往比較難深入。於是操作上,常見的做法就是在書封與文案上再多一些著墨,或是邀請推薦、摘錄語句,然後便覺得行銷工作大致完成了。

但那真的代表一本書的核心嗎?恐怕不然。當出版社習慣於這種模式,知識傳遞的本質也會逐漸被忽視,對作者與讀者而言,都是遺憾。

▌願意嘗試的人

仍然有一些出版社選擇先行嘗試。他們願意投資於行銷,在看到成效後,更能爭取資源,進而形成正向循環。他們願意建立數據資料庫,可以預期的是會越精準,掌握自己的讀者輪廓。累積久了,自然會引來更多跟進者。

對小出版社而言,雖然預算有限,但更需要思考如何精準操作,把有限的資源用在最有價值的地方。有時候改變先從思維開始,有時候則是先從行動出發;只要嚐到一點甜頭,就可能帶來更大的轉變。

反之,若完全沒有嘗試,就算有再多觀點,也容易被質疑只是「空談」。而一旦做出了成果,說服力自然就存在。

沒有行動,就不會有數據;沒有數據,就難以爭取資源。願意嘗試的出版社,才有機會看到成果,進而進入良性循環。

///

▌我的收穫

出版業即使能掌握自家大通路的銷售數據,很多時候決策依然是靠慣例或直覺。即使再拿到更多的數據,也往往只能推敲出幾個促成銷售的「可能原因」,最後還是容易回到原點。

但若真想有所改變,其實不必等到大規模計畫才開始。就算只是一個小小的行銷實驗、一場讀者交流測試,甚至是對銷售後的回饋加以整理,都已經是一種具體行動。

這些微小的累積,久而久之就能轉化為說服力,也能換得更多支持。當行動逐漸形成循環,信心和資源自然會隨之增加。

因此,不要只是等待「那本會自己賣的書」。如果願意先把一點心力放在讀者身上,從一次次小動作開始,或許就能慢慢帶來新的循環。改變不會立刻出現,但只要有實際行動,就已經比停在原地好多了。

raw-image

(mentor建議書單《走舊路,到不了新地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在出版業上班
18會員
47內容數
「我在出版業上班」團隊,熱愛圖書出版產業,致力於用創意與專業,探索書籍和行銷的無限可能。從內容企劃到跨領域合作,希望用獨特的視角和多元的思維,為產業注入更多活力。 行銷/企劃/活動/講座/相談/顧問 合作請洽|workinginpublishing891006@gmail.com
我在出版業上班的其他內容
2025/08/05
踏進『重本書店』時,外頭正下著滂沱大雨。我一走進來,就被這裡寬敞的空間驚訝到。今天相約在這裡相談的G說她是第一次來,我笑著回:「我也是。」 她輕輕問:「那一些相談過的年輕孩子,都還好嗎?」 老實說,我答不上來,真的。但還是勉強擠出幾位最近有回報近況的,說他們還不錯。
Thumbnail
2025/08/05
踏進『重本書店』時,外頭正下著滂沱大雨。我一走進來,就被這裡寬敞的空間驚訝到。今天相約在這裡相談的G說她是第一次來,我笑著回:「我也是。」 她輕輕問:「那一些相談過的年輕孩子,都還好嗎?」 老實說,我答不上來,真的。但還是勉強擠出幾位最近有回報近況的,說他們還不錯。
Thumbnail
2025/08/03
看似輕鬆的工作,背後藏著巨大的職涯危機?一位出版社員工分享了他的職場困境:協調工作看似簡單,實則像個「接線生」,沒有學習機會,專業能力無法提升;看似完善的制度,卻因主管經驗不足而出現本末倒置的現象,讓他對未來感到迷惘。本文深入探討此案例,並提供職涯建議,點出制度設計的重要性及持續驗證的必要性。
Thumbnail
2025/08/03
看似輕鬆的工作,背後藏著巨大的職涯危機?一位出版社員工分享了他的職場困境:協調工作看似簡單,實則像個「接線生」,沒有學習機會,專業能力無法提升;看似完善的制度,卻因主管經驗不足而出現本末倒置的現象,讓他對未來感到迷惘。本文深入探討此案例,並提供職涯建議,點出制度設計的重要性及持續驗證的必要性。
Thumbnail
2025/07/29
撰文:法編 一個熟悉的困境 專注議題漫畫的小型出版社,面臨這樣的矛盾:作品獲得海外版權青睞,在專業圈內口碑極佳,甚至有國外媒體專文介紹,但在台灣市場,每本書的銷量卻始終在低檔徘徊。 這可能並非個案,而是許多小眾出版社共同面臨的現實。問題不在於內容品質不夠好,而是優質的品牌價值無法順利轉化為實際
Thumbnail
2025/07/29
撰文:法編 一個熟悉的困境 專注議題漫畫的小型出版社,面臨這樣的矛盾:作品獲得海外版權青睞,在專業圈內口碑極佳,甚至有國外媒體專文介紹,但在台灣市場,每本書的銷量卻始終在低檔徘徊。 這可能並非個案,而是許多小眾出版社共同面臨的現實。問題不在於內容品質不夠好,而是優質的品牌價值無法順利轉化為實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近年網上大量「閱讀心得」文章,甚至有網站、Podcast以書籍要點整理作為賣點,收費訂閱。因為他們看到一個市場: 人們愈來愈不願投放時間閱讀,只想快捷掌握要領。 走捷徑,是近年愈演愈盛的都市趨勢。 然而,到底短短幾篇閱讀筆記,能否真正促進你的成長? 1.專業與業餘的分別
Thumbnail
近年網上大量「閱讀心得」文章,甚至有網站、Podcast以書籍要點整理作為賣點,收費訂閱。因為他們看到一個市場: 人們愈來愈不願投放時間閱讀,只想快捷掌握要領。 走捷徑,是近年愈演愈盛的都市趨勢。 然而,到底短短幾篇閱讀筆記,能否真正促進你的成長? 1.專業與業餘的分別
Thumbnail
筆者一開始就提到,扣掉專業書刊,一般書籍有科普、導讀、百科幾種類,大致上可以解釋為,「對一般人的興趣啟發」、「引導一般人進入這門專業」、「知識的一般性介紹」。各位有沒發現,其實很少有書是表明自己是導讀書、科普書的?多數作者寫書時,不會想那麼多,大致上只會區分專業程度,以及受眾的程度。
Thumbnail
筆者一開始就提到,扣掉專業書刊,一般書籍有科普、導讀、百科幾種類,大致上可以解釋為,「對一般人的興趣啟發」、「引導一般人進入這門專業」、「知識的一般性介紹」。各位有沒發現,其實很少有書是表明自己是導讀書、科普書的?多數作者寫書時,不會想那麼多,大致上只會區分專業程度,以及受眾的程度。
Thumbnail
作者喜歡在書店、二手書店和圖書館尋找靈感,以及閱讀習慣的演變,包括實體書和電子書的選擇。作者還分享了對實體書的處理與斷捨離、偶遇的驚喜,以及挑戰厚小說的心路歷程,並表達了對紙本書未來的思考和熱愛。
Thumbnail
作者喜歡在書店、二手書店和圖書館尋找靈感,以及閱讀習慣的演變,包括實體書和電子書的選擇。作者還分享了對實體書的處理與斷捨離、偶遇的驚喜,以及挑戰厚小說的心路歷程,並表達了對紙本書未來的思考和熱愛。
Thumbnail
這幾天有在圖書館實習,在整理書的時候,突然覺得有些想法想要寫寫 那麼多的書,有人會看嗎? 在圖書館裡面看到一大堆書,就會有這樣的疑惑
Thumbnail
這幾天有在圖書館實習,在整理書的時候,突然覺得有些想法想要寫寫 那麼多的書,有人會看嗎? 在圖書館裡面看到一大堆書,就會有這樣的疑惑
Thumbnail
《做書的人》探討十家韓國獨立出版社的經營模式,內容包含許多採訪攝影照片、創辦人對紙本書/電子書的看法、設計/出版/行銷的經營方式、未來展望等。對韓國獨立出版業有興趣的人,超級推薦閱讀這本書!
Thumbnail
《做書的人》探討十家韓國獨立出版社的經營模式,內容包含許多採訪攝影照片、創辦人對紙本書/電子書的看法、設計/出版/行銷的經營方式、未來展望等。對韓國獨立出版業有興趣的人,超級推薦閱讀這本書!
Thumbnail
閱讀對人們的好處包括還原概念本來面目、獲取豐富的選擇、增長知識、自我突破、創造無限時間。另外,也整理出作者從24種不同的角度,介紹各類好書及對自身的好處,並提供了相應的閱讀節錄與整理。
Thumbnail
閱讀對人們的好處包括還原概念本來面目、獲取豐富的選擇、增長知識、自我突破、創造無限時間。另外,也整理出作者從24種不同的角度,介紹各類好書及對自身的好處,並提供了相應的閱讀節錄與整理。
Thumbnail
讀過蠻多商業、自我成長的書,有些書裡作者已提供明確的步驟與方法,有些則以原則或概念為主,但對讀者來說,沒有去實作/執行/運用,讀完能產生對自己的助益有限。 打算建立一個「不只是讀過就算了」的書單,挑些主題來規劃自己的實作計畫,也會找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成立實作支援社群。
Thumbnail
讀過蠻多商業、自我成長的書,有些書裡作者已提供明確的步驟與方法,有些則以原則或概念為主,但對讀者來說,沒有去實作/執行/運用,讀完能產生對自己的助益有限。 打算建立一個「不只是讀過就算了」的書單,挑些主題來規劃自己的實作計畫,也會找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成立實作支援社群。
Thumbnail
我中文被當過。 而現在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Thumbnail
我中文被當過。 而現在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