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業相談室22|穩定,卻讓人空轉的出版職涯起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撰文:E編

raw-image

(圖說:我坐的位置,只要抬頭就能望見整排書架。在聆聽完相談人的煩惱後,抬頭思索如何回應時,眼前的這片書牆成了很好的視覺依靠。)

這是一篇關於『看似沒問題,其實問題很大』的相談側寫(?)

「我在某出版社工作,這是我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想相談的內容主要有兩個層面,第一是有關『協調管理』合作對象,第二是專業能力培養。對我個人職涯最重要的專業能力,目前我會覺得,自己沒有培養到這部分,非常不安。」

原本我以為讓相談人A感到焦慮的,會是制度不健全、工作負荷過重,或是與主管關係緊張這類常見原因,但實際上並不是。相反地,A笑著說:「或許,對一些出版人來說,我現在的工作環境算是不錯的吧。不太需要加班,只是偶爾報告很趕,要快點弄完......」

A補充,主管很好相處,同事也不錯。制度的設計其實出自善意,是主管為了減輕這個職位的工作負擔,讓他們可以更專注於專業能力的培養。我問:「這樣聽起來沒有什麼大問題啊?」

出版人常見的困境,往往是制度鬆散、事情落到個人肩上,只能硬撐。我進一步問:「所以你說的『協調管理』合作對象,是你有很多合作夥伴的意思嗎?」

A說:「對,我的工作很大一部分都跟人合作。比較具體來說,原本很多執行層面的事務都由合作夥伴完成,我的角色是掌握進度、確認方向是否對齊公司期待。」

「這聽起來真的很不錯耶!」我說完,也有些疑惑:「所以你的主要工作是溝通協調?像PM那樣?」

但實際上,並沒有那麼輕鬆。A說,他常常覺得自己像個『接線生』,一邊接收合作夥伴的意見轉達給主管,再跟主管討論後,把結果交辦回去。這樣的反覆過程,讓他開始懷疑:「我到底有從這裡學到什麼?」

「我沒有學到任何東西……更多時候就是在來回傳話。對方又很資深,我也沒有自信可以去『指揮』他們......」

這種高度仰賴合作夥伴的工作模式,也讓時程變得難以掌控。有些時候只是確認小細節,若遇到夥伴比較吹毛求疵,就可能導致整體進度拖延,甚至延書。

至於『專業能力培養』的部分,表面上看來,末端執行交由外部處理,A應該會有更多時間投入這塊,但實際上並非如此。A說,可能因為自己還太菜,一份報告常常要經過好幾層關卡才有可能被核准,但更多時候是直接被打回票。

「我沒自信,在未來某一天離職時,我能說自己有培養到什麼實務能力。我對自己的不安感到難受,無法客觀評估自己的工作發展,也無法想像未來的生活樣貌。」A苦笑著說。

明明是一套立意良善的制度,卻在實際執行中出現各種困境。進一步追問才知道,主管其實在這個職位上並沒有太多經驗,這套制度是他在摸索階段所設計出來的,原本是想幫助這個職位的工作者。

A說:「我也是後來才知道這個職位的流動率好像不低......」

這也讓我忍不住想:也許,這不是一份適合A的工作。A坦言:「其實我已經在看人力網站了,只是不太確定自己是不是還想繼續待在出版業。」

他也好奇地問:「這樣的工作設計,在其他出版社也是這樣嗎?」

我笑著回:「你的工作內容,對多數有經驗的出版人來說,應該會被視為涼缺。問題是,因為你還沒有基本功,這份工作反而讓你錯過了建立基礎的機會,讓你更擔心未來會一事無成。說白一點,有點像是養老型工作,但你現在還不需要養老啊。」

我們都覺得這是一種『本末倒置』。就像嬰兒學走路,應該是七坐八爬九發牙,但這份工作卻是要A直接跳過前面步驟,直接『會爬』,沒有打底,自然不穩。

我也具體建議:「聽起來這份工作讓你沒有成就感,也沒什麼發揮的空間。如果主管是好溝通的,或許可以一起討論,看是否能改善流程,甚至讓你多接一些執行端的事務。在這過程中,你也能判斷自己是否真的喜歡出版業。如果這份工作本身不太需要加班,那也可以單純把它視為穩定收入,利用時間培養第二專長。」

當然,也可以繼續觀察、尋找更適合自己的機會。

這一次的相談也讓我反思,很多時候制度的建立是需要被驗證的。立意良善,不代表就能運作順暢;那麼,我們該怎麼確保制度真的『對人有幫助』?也許,需要的不只是設計,而是長時間的陪跑與調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在出版業上班
6會員
32內容數
「我在出版業上班」團隊,熱愛圖書出版產業,致力於用創意與專業,探索書籍和行銷的無限可能。從內容企劃到跨領域合作,希望用獨特的視角和多元的思維,為產業注入更多活力。 行銷/企劃/活動/講座/相談/顧問 合作請洽|workinginpublishing891006@gmail.com
我在出版業上班的其他內容
2025/07/29
撰文:法編 一個熟悉的困境 專注議題漫畫的小型出版社,面臨這樣的矛盾:作品獲得海外版權青睞,在專業圈內口碑極佳,甚至有國外媒體專文介紹,但在台灣市場,每本書的銷量卻始終在低檔徘徊。 這可能並非個案,而是許多小眾出版社共同面臨的現實。問題不在於內容品質不夠好,而是優質的品牌價值無法順利轉化為實際
Thumbnail
2025/07/29
撰文:法編 一個熟悉的困境 專注議題漫畫的小型出版社,面臨這樣的矛盾:作品獲得海外版權青睞,在專業圈內口碑極佳,甚至有國外媒體專文介紹,但在台灣市場,每本書的銷量卻始終在低檔徘徊。 這可能並非個案,而是許多小眾出版社共同面臨的現實。問題不在於內容品質不夠好,而是優質的品牌價值無法順利轉化為實際
Thumbnail
2025/07/19
「你看四大科技巨頭,都是搭建平台,獲利主要來自廣告。例如:Facebook利用演算法觸及適合的受眾,吸引企業購買廣告投放;Google的搜尋引擎和SEO,吸引企業購買關鍵字廣告,都是做注意力的生意。Amazon和Apple也大抵如此,平台化造就生態系,企業上平台就需被抽成。 我很喜歡閱讀,喜歡
Thumbnail
2025/07/19
「你看四大科技巨頭,都是搭建平台,獲利主要來自廣告。例如:Facebook利用演算法觸及適合的受眾,吸引企業購買廣告投放;Google的搜尋引擎和SEO,吸引企業購買關鍵字廣告,都是做注意力的生意。Amazon和Apple也大抵如此,平台化造就生態系,企業上平台就需被抽成。 我很喜歡閱讀,喜歡
Thumbnail
2025/07/05
相談人 B 的來信,一開始我們並不確定能否給予「支持」,遑論「啟發」。看來是正值中流砥柱的角色,甚至可能比我們團隊都資深。他寫道:「在教育出版社擔任編輯已十多年,今年因公司組織調整及人事問題而倦勤。其實內心一直對大眾圖書的編輯工作感興趣,故想進一步了解大眾出版和教育出版的差異。以及中壯年的年紀,在出
Thumbnail
2025/07/05
相談人 B 的來信,一開始我們並不確定能否給予「支持」,遑論「啟發」。看來是正值中流砥柱的角色,甚至可能比我們團隊都資深。他寫道:「在教育出版社擔任編輯已十多年,今年因公司組織調整及人事問題而倦勤。其實內心一直對大眾圖書的編輯工作感興趣,故想進一步了解大眾出版和教育出版的差異。以及中壯年的年紀,在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最近一些朋友也開始在找工作,明明朋友的經歷也很不錯、工作能力也很好,但總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讓我想到之前部門應徵人的一些經驗。
Thumbnail
最近一些朋友也開始在找工作,明明朋友的經歷也很不錯、工作能力也很好,但總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讓我想到之前部門應徵人的一些經驗。
Thumbnail
原以為沒有標到案是失業。 周遭的人都知道我會失業,剛好周遭的人都有工作機會,都紛紛地提供工作給我,像是代課老師或是餐廳的行政助理,很溫暖有被接住的感覺。 但峰迴路轉,經理標到其他案子,而且可以在家工作,剛經理致電給我和我談了一下新案子的內容,之前我有跟她說這一兩年我白天會去上師資培訓的課,有鑑於
Thumbnail
原以為沒有標到案是失業。 周遭的人都知道我會失業,剛好周遭的人都有工作機會,都紛紛地提供工作給我,像是代課老師或是餐廳的行政助理,很溫暖有被接住的感覺。 但峰迴路轉,經理標到其他案子,而且可以在家工作,剛經理致電給我和我談了一下新案子的內容,之前我有跟她說這一兩年我白天會去上師資培訓的課,有鑑於
Thumbnail
我發現,一旦我放棄以「全知者」、「教師」的身份寫作,寫作的靈感就會源源不絕從腦中湧出 上一篇談到了金錢,這一篇我想談談工作 我發現類似的劇本,在我不同的工作之中,不斷重複上演 那就是「覺得自己不足 -> 犯錯 -> 被主管唸 -> 引起自責與對工作的恐懼」
Thumbnail
我發現,一旦我放棄以「全知者」、「教師」的身份寫作,寫作的靈感就會源源不絕從腦中湧出 上一篇談到了金錢,這一篇我想談談工作 我發現類似的劇本,在我不同的工作之中,不斷重複上演 那就是「覺得自己不足 -> 犯錯 -> 被主管唸 -> 引起自責與對工作的恐懼」
Thumbnail
本文分享作者在工作遇到迷茫感後透過改變心態,尋找不同的成就感來源,跳出單一評價體系,重新活得自信與勇敢。若你也在職場感到困住,或許可以從多元的成就感來源中尋找答案。
Thumbnail
本文分享作者在工作遇到迷茫感後透過改變心態,尋找不同的成就感來源,跳出單一評價體系,重新活得自信與勇敢。若你也在職場感到困住,或許可以從多元的成就感來源中尋找答案。
Thumbnail
我在入職人生第一份全職工作——夢幻的高薪管理顧問職業、在華人擠破頭都想進的新加坡之後,反而陷入巨大的迷茫感。一直以來我都為著「考到好學校,拿到好工作」努力不懈,卻沒有人回答我「得到好工作之後,接下來呢?」
Thumbnail
我在入職人生第一份全職工作——夢幻的高薪管理顧問職業、在華人擠破頭都想進的新加坡之後,反而陷入巨大的迷茫感。一直以來我都為著「考到好學校,拿到好工作」努力不懈,卻沒有人回答我「得到好工作之後,接下來呢?」
Thumbnail
  一位師姐來信請示,以下來文照登:   事業工作問題    我原有一個做了7年多的工作,工作也算平順,但長期輪班下來,身體狀況變差,於是想尋求更好的工作,便辭去原有的工作。很幸運地找到了一個作息較正常的工作,工作的內容也是我有興趣的,但做了2個多月,公司以我不適任這個工作的理由把我......
Thumbnail
  一位師姐來信請示,以下來文照登:   事業工作問題    我原有一個做了7年多的工作,工作也算平順,但長期輪班下來,身體狀況變差,於是想尋求更好的工作,便辭去原有的工作。很幸運地找到了一個作息較正常的工作,工作的內容也是我有興趣的,但做了2個多月,公司以我不適任這個工作的理由把我......
Thumbnail
為了讓付出於職場上的時間能獲得充分價值,更為了往後的人生,我們要開始以專業者自居,不是單純把自己定位在上班族。上班賺取所需之餘,善用在職場的空間與時間,培養出能帶走的個人專業技能。
Thumbnail
為了讓付出於職場上的時間能獲得充分價值,更為了往後的人生,我們要開始以專業者自居,不是單純把自己定位在上班族。上班賺取所需之餘,善用在職場的空間與時間,培養出能帶走的個人專業技能。
Thumbnail
無論是初出茅廬的新人,還是擁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上班族,不同職涯階段都可能遇到各種挑戰和困惑。除了尋求他人幫助之外,有些人可能會選擇上課或尋求職涯諮詢。對現職感到不滿意或沒有前景?想設定職涯目標?職涯諮詢可以幫助你釐清方向、解決問題,制定行動計畫。
Thumbnail
無論是初出茅廬的新人,還是擁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上班族,不同職涯階段都可能遇到各種挑戰和困惑。除了尋求他人幫助之外,有些人可能會選擇上課或尋求職涯諮詢。對現職感到不滿意或沒有前景?想設定職涯目標?職涯諮詢可以幫助你釐清方向、解決問題,制定行動計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