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師的一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禪師是什麼樣子的?是否仙風道骨、充滿靈性,居住於偏鄉深山之中?還是一臉嚴肅,當有學人來參訪還沒開口,直接喝斥學人滾出去,或是直接棒打學人,很有「禪機」?還是受到萬人景仰,不容易見到一面的「大師」呢?

禪師,就是透過禪宗的方法開悟受到印證,並受到他的師父(也是禪師)認可可以教導禪修的人,如此而已。所以如果大家努力參究,都開悟,並且持續努力提升自己的智慧和教學能力,都有機會成為禪師,不論外貌、年紀、職業、是僧是俗。禪師不分古今,瞭解的佛法真義是一樣的,當然教學能力上有所不同、各具特色(家風),也促成不同數量的弟子開悟。

圓曉禪師目前以在家相弘法,這在〈韓國禪的臺灣傳承〉中有提到,有其推廣的方便。而圓曉禪師的生活與其他人無異,起床、吃飯、工作、睡覺。只是會在過程當中「參究」,在零碎的時間參公案,並利用時間推廣祖師禪(例如在Vocus寫文章)。穿的衣服也是一般人的衣服、一般人的髮型、一般人的儀容,走在路上就算有交談,你也不會知道面前的人是一位禪師。

禪師在工作時,一樣會被刁難,一樣會被客訴,一樣有被推業務的地方,當然工作能力也不是同事中最優秀的,這些都非常正常,因為俗世有其運作的道理。不是說開悟了、成為禪師了,就能呼風喚雨。反之,透過這些事情,能夠「借境練心」,繼續鍛鍊自己的智慧,提升教導眾生的技巧。以下便是開悟後仍要持續修行的提醒。

溈山問仰山。寂子心識微細流注。無來得幾年。仰山不敢答。却云。和尚無來幾年矣。溈云。老僧無來已七年。溈山又問。寂子如何。仰云。慧寂正鬧。

圓曉禪師希不希望更多人都能認識自己?是非常希望的,即使是在世俗中對禪師不客氣之人,禪師都希望大家能夠開悟。有人會覺得:禪師都已經是開悟的人了,為何還要那麼麻煩推廣,尤其在當今社會風氣,有可能會在還沒有被瞭解前,就被攻擊(例如神棍、裝神弄鬼等)。問題是,自己解脫當然輕鬆,不過就是「自了漢」了,明明知道有一個好的法門在這邊,為何不介紹給更多人知道呢?(而且也不會逼迫人們一定要參加,或是要供養,這些不是最重要的事!)這就是圓曉禪師的願望了--讓更多人能夠認識祖師禪,並透過祖師禪達到開悟、究竟認識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圓曉小參室
1會員
45內容數
鏡虛圓曉禪師的沙龍,旨在分享韓國臨濟宗祖師禪的學習歷程,歡迎支持。
圓曉小參室的其他內容
2025/09/04
圓曉問:「何時『諸佛現全身』?」 圓濟惠忠禪師:「你何時見不到諸佛呢?」
Thumbnail
2025/09/04
圓曉問:「何時『諸佛現全身』?」 圓濟惠忠禪師:「你何時見不到諸佛呢?」
Thumbnail
2025/09/03
你看見這篇文章,代表跟祖師禪有緣。
2025/09/03
你看見這篇文章,代表跟祖師禪有緣。
2025/09/03
佛法意旨畢竟而言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也是不拘文字的,可是在參究公案時仍有其檢核的方法,即是透過正確答案的核對,毫無模糊的空間,更不容許自說自話,須依據見性者所傳承下來的佛法意旨做為絕對的檢核標準。
2025/09/03
佛法意旨畢竟而言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也是不拘文字的,可是在參究公案時仍有其檢核的方法,即是透過正確答案的核對,毫無模糊的空間,更不容許自說自話,須依據見性者所傳承下來的佛法意旨做為絕對的檢核標準。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瞭解修習團體和共學的重要性,相互支持,覺察自我的存在和與世界的關係,傾聽和發出慈悲的言語,療癒孤立和分離之感,以及將幸福、安樂帶給世界。
Thumbnail
瞭解修習團體和共學的重要性,相互支持,覺察自我的存在和與世界的關係,傾聽和發出慈悲的言語,療癒孤立和分離之感,以及將幸福、安樂帶給世界。
Thumbnail
我在初學佛,遇到一個老禪師是這樣修行的。罵他罵得很難聽、講他很難聽的話,一直罵他......老禪師被罵的時候不敢笑,低頭:「對不起......阿彌陀佛......對不起......」被罵完了以後,人走了,禪師才笑。人家問:「法師你笑什麼?」老禪師說:「我想說他怎麼這麼厲害!專程撥一個時間在這
Thumbnail
我在初學佛,遇到一個老禪師是這樣修行的。罵他罵得很難聽、講他很難聽的話,一直罵他......老禪師被罵的時候不敢笑,低頭:「對不起......阿彌陀佛......對不起......」被罵完了以後,人走了,禪師才笑。人家問:「法師你笑什麼?」老禪師說:「我想說他怎麼這麼厲害!專程撥一個時間在這
Thumbnail
禪師示頌曰: 覺性圓明無相身。莫將知見妄疏親。 念異便於玄體昧。心差不與道為鄰。 情分萬法沉前境。識鑒多端喪本真。 如是句中全曉會。了然無事昔時人。 這首詩深刻表達了禪宗關於覺性本質和解脫道的教導。 它強調放棄執著、成見和二元思維的重要性,以便體驗超越一切形式和區別的現實的真實本質。
Thumbnail
禪師示頌曰: 覺性圓明無相身。莫將知見妄疏親。 念異便於玄體昧。心差不與道為鄰。 情分萬法沉前境。識鑒多端喪本真。 如是句中全曉會。了然無事昔時人。 這首詩深刻表達了禪宗關於覺性本質和解脫道的教導。 它強調放棄執著、成見和二元思維的重要性,以便體驗超越一切形式和區別的現實的真實本質。
Thumbnail
本文將分享有關禪修對世俗生活的好處、禪修在科學上的作用,以及一些建立理性或感性認知的可能方法。文章還會討論刻板印象和錯誤認知關於禪修的問題,以及禪修對解決情緒問題和壓力的重要意義。
Thumbnail
本文將分享有關禪修對世俗生活的好處、禪修在科學上的作用,以及一些建立理性或感性認知的可能方法。文章還會討論刻板印象和錯誤認知關於禪修的問題,以及禪修對解決情緒問題和壓力的重要意義。
Thumbnail
在古代有一位非常護持佛法的老夫人,聽說有一個年輕的禪師,想要閉關三年,專心參禪打坐,以求開悟。 於是便出錢,在家裏的大花園中,建了一座清幽的關房,提供這一位禪師閉關,並供養一日早午兩餐使他衣食無憂(出家人過午不食)。 很快,三年將過。有一天,老夫人想知道這個禪師閉關三年的修行如何,就叫她長得
Thumbnail
在古代有一位非常護持佛法的老夫人,聽說有一個年輕的禪師,想要閉關三年,專心參禪打坐,以求開悟。 於是便出錢,在家裏的大花園中,建了一座清幽的關房,提供這一位禪師閉關,並供養一日早午兩餐使他衣食無憂(出家人過午不食)。 很快,三年將過。有一天,老夫人想知道這個禪師閉關三年的修行如何,就叫她長得
Thumbnail
「禪」在古印度翻譯過來叫「靜思惟」,當靜思惟到相當寂靜,會有定境。一念不生的時候,不起妄念,它就入定。當然後面還有它的次第和領域。在密宗呢?它也稱「禪修」。但是禪修以後所證悟的境界給它的名稱就不大一樣,有的叫做「證得空正見」證悟空性,或者是講「證大手印」,或者「證大圓滿」。
Thumbnail
「禪」在古印度翻譯過來叫「靜思惟」,當靜思惟到相當寂靜,會有定境。一念不生的時候,不起妄念,它就入定。當然後面還有它的次第和領域。在密宗呢?它也稱「禪修」。但是禪修以後所證悟的境界給它的名稱就不大一樣,有的叫做「證得空正見」證悟空性,或者是講「證大手印」,或者「證大圓滿」。
Thumbnail
祇園舉辦禪七,佛陀很開明,怕我年紀小坐不住,特別開放我隨喜參加,阿難一直鼓勵我,叫我無論如何都要去體驗,結果,每天都在數日子。終於到了禪七最後一支香,舍利弗親自主持綜合座談。
Thumbnail
祇園舉辦禪七,佛陀很開明,怕我年紀小坐不住,特別開放我隨喜參加,阿難一直鼓勵我,叫我無論如何都要去體驗,結果,每天都在數日子。終於到了禪七最後一支香,舍利弗親自主持綜合座談。
Thumbnail
2024/01/20~2024/01/21 「法鼓山線上初級禪修心得分享」 作為一個新手寫的心得,可能是非常不專業且稚嫩的,而且覺得很多體驗是未被覺察且難以用言語形容的,但還是想練習表達出來那些體驗—— 第一次接觸禪修,是去年在學校參加一個半天的禪修活動。那時候老師讓我們學習坐禪和行禪,後來
Thumbnail
2024/01/20~2024/01/21 「法鼓山線上初級禪修心得分享」 作為一個新手寫的心得,可能是非常不專業且稚嫩的,而且覺得很多體驗是未被覺察且難以用言語形容的,但還是想練習表達出來那些體驗—— 第一次接觸禪修,是去年在學校參加一個半天的禪修活動。那時候老師讓我們學習坐禪和行禪,後來
Thumbnail
學「禪」,先要學慚愧,自知慚愧才有禪心; 修「淨」,首須修恭敬,能恭敬人才有淨土。
Thumbnail
學「禪」,先要學慚愧,自知慚愧才有禪心; 修「淨」,首須修恭敬,能恭敬人才有淨土。
Thumbnail
諸佛菩薩降凡塵,隨緣渡化現禪機; 山青水綠依舊在,靈光不昧復本來。   現在請你閉上眼睛,全身放鬆。 靜靜的聆聽生命的呼喊!   人世塵勞,憂苦身心,進入佛門,塵緣放下,聽一曲佛門妙音,飲一首般若妙酒,醉了吧!心如虛空,一念不起!   今逢三曹普渡,幸得明師一指,點破了,六萬年的烏雲
Thumbnail
諸佛菩薩降凡塵,隨緣渡化現禪機; 山青水綠依舊在,靈光不昧復本來。   現在請你閉上眼睛,全身放鬆。 靜靜的聆聽生命的呼喊!   人世塵勞,憂苦身心,進入佛門,塵緣放下,聽一曲佛門妙音,飲一首般若妙酒,醉了吧!心如虛空,一念不起!   今逢三曹普渡,幸得明師一指,點破了,六萬年的烏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