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師是什麼樣子的?是否仙風道骨、充滿靈性,居住於偏鄉深山之中?還是一臉嚴肅,當有學人來參訪還沒開口,直接喝斥學人滾出去,或是直接棒打學人,很有「禪機」?還是受到萬人景仰,不容易見到一面的「大師」呢?
禪師,就是透過禪宗的方法開悟受到印證,並受到他的師父(也是禪師)認可可以教導禪修的人,如此而已。所以如果大家努力參究,都開悟,並且持續努力提升自己的智慧和教學能力,都有機會成為禪師,不論外貌、年紀、職業、是僧是俗。禪師不分古今,瞭解的佛法真義是一樣的,當然教學能力上有所不同、各具特色(家風),也促成不同數量的弟子開悟。
圓曉禪師目前以在家相弘法,這在〈韓國禪的臺灣傳承〉中有提到,有其推廣的方便。而圓曉禪師的生活與其他人無異,起床、吃飯、工作、睡覺。只是會在過程當中「參究」,在零碎的時間參公案,並利用時間推廣祖師禪(例如在Vocus寫文章)。穿的衣服也是一般人的衣服、一般人的髮型、一般人的儀容,走在路上就算有交談,你也不會知道面前的人是一位禪師。
禪師在工作時,一樣會被刁難,一樣會被客訴,一樣有被推業務的地方,當然工作能力也不是同事中最優秀的,這些都非常正常,因為俗世有其運作的道理。不是說開悟了、成為禪師了,就能呼風喚雨。反之,透過這些事情,能夠「借境練心」,繼續鍛鍊自己的智慧,提升教導眾生的技巧。以下便是開悟後仍要持續修行的提醒。
溈山問仰山。寂子心識微細流注。無來得幾年。仰山不敢答。却云。和尚無來幾年矣。溈云。老僧無來已七年。溈山又問。寂子如何。仰云。慧寂正鬧。
圓曉禪師希不希望更多人都能認識自己?是非常希望的,即使是在世俗中對禪師不客氣之人,禪師都希望大家能夠開悟。有人會覺得:禪師都已經是開悟的人了,為何還要那麼麻煩推廣,尤其在當今社會風氣,有可能會在還沒有被瞭解前,就被攻擊(例如神棍、裝神弄鬼等)。問題是,自己解脫當然輕鬆,不過就是「自了漢」了,明明知道有一個好的法門在這邊,為何不介紹給更多人知道呢?(而且也不會逼迫人們一定要參加,或是要供養,這些不是最重要的事!)這就是圓曉禪師的願望了--讓更多人能夠認識祖師禪,並透過祖師禪達到開悟、究竟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