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防護衣:如何在壓力下保護自己不被耗盡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批評、焦慮、壓力來襲時,你的大腦早已替你準備好一套隱形防護衣。

我們每個人其實都穿著一件「情緒防護衣」。

當批評、焦慮或壓力襲來時,它自動啟動,把你暫時隔離在安全區裡。 這不是冷漠,而是大腦最本能的保護機制。


李維總覺得自己是塊情緒海綿,無論走到哪裡,都能吸飽周遭人的焦躁、憂鬱與憤怒,下班回家後,總像被榨乾般疲憊不堪。

直到他在一位心理學家的舊書中,讀到「建立情緒界線」的理論。



初次嘗試:玻璃牆

在捷運上,當隔壁西裝男的煩躁感如針刺般襲來,他不再緊繃,而是在心中默念:

「這是他的,不是我的。」

像一道無形的玻璃牆悄然落下,那尖銳的情緒被隔絕在外,只剩下模糊的背景噪音。

他第一次嚐到平靜的滋味。


職場挑戰:拒絕代入

同事艾莉是個人形情緒風暴,總將自己的焦慮如岩漿般潑灑給所有人。

過去李維總是首當其衝,內疚地接下所有額外工作。這天,艾莉又哭喪著臉朝他走來。

「李維,我完了,經理肯定要殺了我,這個企劃案你幫我……」

「我理解妳現在很焦慮,」李維平靜地打斷她,聲音溫和卻帶著前所未有的堅定,

「但這是妳的案子,我相信妳有能力自己處理好。」

艾莉愣住了,臉上的表情從哀求轉為錯愕,最後閃過一絲被看穿伎倆的羞惱。她張了張嘴,卻發現過去萬試萬靈的情緒武器失了效,最終什麼也沒說,悻悻然地轉身離開。

李維的心跳加速,不是因為罪惡感,而是一種新生的力量感——

他成功守住了自己的界線。

(這裡暗示:同理 ≠ 共感。他依然理解艾莉,但不再替她承受。)


培養防護衣

他持續鍛鍊這項能力。

  • 冥想:在負能量爆表的會議中專注於自己的呼吸。
  • 跑步:將他人殘留的負面思緒隨著汗水排出體外。
  • 自我對話:提醒自己「我的責任只到這裡」,不再無限延伸。
  • 轉換視角:試著看見對方憤怒背後的恐懼或無助。

逐漸地,那道僵硬的玻璃牆開始進化。

它變得不再冰冷,而像一件防護衣——靈活、透氣,能篩選外界訊息,只留下值得關注的部分。


轉折點:風暴中的燈塔

公司最大客戶的提案現場,對方代表是個以嚴苛、惡劣脾氣著稱的老闆。

會議室裡瀰漫著低氣壓,每位同事都如坐針氈。

代表一開口就是連珠炮的批評,憤怒的情浪幾乎要掀翻天花板。

過去的李維會瞬間潰堤,語無倫次。

但此刻,他只是靜靜地觀察這場情緒風暴,如同觀察一場與己無關的雷雨。

他護住了內在的平靜湖面。

「王總,您的擔憂我非常理解。」李維開口,聲音沉穩得連自己都驚訝。

「讓我們先專注在您提到的第一個問題點,我相信這裡有我們可以共同努力的解決方案。」

他沒有被怒火帶走,而是像一座沉穩的燈塔,指引著對話的方向。

奇蹟般地,王的怒氣漸漸緩和,會議結束時,案子竟然談成了。


結局:真正的強大

同事們不可置信地圍上來,問他如何做到的。

李維只是微微一笑,輕聲說:

「我只是決定,今天不替別人負責他的情緒了。」

他走回座位,窗外陽光灑落。

世界依舊喧囂,但他內在的那片寧靜,再也無人能輕易擾動。

他不再是那塊被動吸收一切的情緒海綿

而是穿上防護衣的衝浪者,能在情緒的浪濤中穩穩前行。


篇尾金句橫幅

真正的強大,並非對外攻擊,

而是學會內在的防守。 這件親手織就的「情緒防護衣」, 是送給自己最平靜、也最有力的禮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墨源的沙龍 ✨
1會員
56內容數
🍃 靈魂的溫度 · 情緒的花園 這裡是一個陪你理解情緒、探索靈魂、實踐顯化的小角落。 固定更新: 週一 · 情緒陪伴:溫柔面對焦慮、眼淚與比較。 週三 · 顯化練習:簡單好做的能量工具,幫你靠近理想生活。 週五 · GPT 小幫手:讓日常更輕盈。 願這裡成為你心裡的一盞小燈,帶來片刻平靜與啟發。
墨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5/09/25
你還記得自己第一次深深刻進腦海的記憶嗎? 有人會想起跌倒時滲出血的刺痛; 有人記得小學第一天,緊張得手心冒汗,卻又期待新同學的笑容; 有人則永遠忘不了青春裡,那個怦然心動的眼神。 這些場景之所以能被記住,並不是因為細節有多完整,而是因為它們裹著一層強烈的 情緒。 情緒就像一種膠水,把零散的片
Thumbnail
2025/09/25
你還記得自己第一次深深刻進腦海的記憶嗎? 有人會想起跌倒時滲出血的刺痛; 有人記得小學第一天,緊張得手心冒汗,卻又期待新同學的笑容; 有人則永遠忘不了青春裡,那個怦然心動的眼神。 這些場景之所以能被記住,並不是因為細節有多完整,而是因為它們裹著一層強烈的 情緒。 情緒就像一種膠水,把零散的片
Thumbnail
2025/09/24
🌱 前言:顯化,從不是向外索求,而是向內調頻 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時刻: 越是想「得到」,就越是「得不到」? 努力許願,卻只換來焦慮與失落? 好像生活越想抓緊,越從指縫中溜走。 事實上,顯化的秘密,並不在於向外苦苦祈求,而在於 調整自己的內在頻率。 當我們的情緒穩定在平和、喜悅與豐盛的狀態
Thumbnail
2025/09/24
🌱 前言:顯化,從不是向外索求,而是向內調頻 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時刻: 越是想「得到」,就越是「得不到」? 努力許願,卻只換來焦慮與失落? 好像生活越想抓緊,越從指縫中溜走。 事實上,顯化的秘密,並不在於向外苦苦祈求,而在於 調整自己的內在頻率。 當我們的情緒穩定在平和、喜悅與豐盛的狀態
Thumbnail
2025/09/23
被批評後感到受傷,是再自然不過的情緒反應。 問題不在於「不該難過」,而是我們能不能在情緒湧上時,有意識地看清它。 這篇文章將帶你拆解批評後的心理歷程,並提供幾個實用策略,幫助你把刺痛轉化為自我理解與成長的契機。 🛡️ 即時情緒調節技巧 當被批評的瞬間,我們的本能反應往往是防禦或反擊。
Thumbnail
2025/09/23
被批評後感到受傷,是再自然不過的情緒反應。 問題不在於「不該難過」,而是我們能不能在情緒湧上時,有意識地看清它。 這篇文章將帶你拆解批評後的心理歷程,並提供幾個實用策略,幫助你把刺痛轉化為自我理解與成長的契機。 🛡️ 即時情緒調節技巧 當被批評的瞬間,我們的本能反應往往是防禦或反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生活裡本就存在著大大小小的煩心事,在人與人的互動間,一不小心可能就觸碰到他人的情緒開關。 我們都不是對方,也無法時刻覺察到對方所處的情緒狀態。當自己知道情緒上來時,適時的告知對方,提出需求,讓彼此暫時離開當下所處的環境。除了能避免因為情緒當下說出傷害彼此的話,也能避免自己做出錯誤的決定。 當你清
Thumbnail
生活裡本就存在著大大小小的煩心事,在人與人的互動間,一不小心可能就觸碰到他人的情緒開關。 我們都不是對方,也無法時刻覺察到對方所處的情緒狀態。當自己知道情緒上來時,適時的告知對方,提出需求,讓彼此暫時離開當下所處的環境。除了能避免因為情緒當下說出傷害彼此的話,也能避免自己做出錯誤的決定。 當你清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三采#大衛尚塔爾#洛蘭諾格倫#抗拒 #改變#人性#阻力 #習慣#比較基礎#誘餌效應 #慣性 #生存本能 #未知 #恐懼#小倉鼠 #社畜逃脫筆記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三采#大衛尚塔爾#洛蘭諾格倫#抗拒 #改變#人性#阻力 #習慣#比較基礎#誘餌效應 #慣性 #生存本能 #未知 #恐懼#小倉鼠 #社畜逃脫筆記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
Thumbnail
為什麼是我?如何停止焦慮打開行動人生?
Thumbnail
為什麼是我?如何停止焦慮打開行動人生?
Thumbnail
情緒可以是一種恐懼症;但也是可以一種動力、一種把事情做好的助力。要如何面對自身的情緒、處理跟他人之間的情緒,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作者分享許多研究跟具體內容,希望能讓每個人都去認識情緒為何?並且不再飽受情緒困擾。
Thumbnail
情緒可以是一種恐懼症;但也是可以一種動力、一種把事情做好的助力。要如何面對自身的情緒、處理跟他人之間的情緒,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作者分享許多研究跟具體內容,希望能讓每個人都去認識情緒為何?並且不再飽受情緒困擾。
Thumbnail
★學會「有底線」的寬恕,擺脫「毒情緒」放過自己!
Thumbnail
★學會「有底線」的寬恕,擺脫「毒情緒」放過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面對疫情和情緒困擾時的心理狀態,作者分享了通過玩心理遊戲的方式來覺察自己,並尋找自我和解的過程。方法是去想像自己像第三者般去觀察自己,反思自我相處的難題,啟發心靈重塑和內在和解,展現從掙扎走向成長的轉變。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面對疫情和情緒困擾時的心理狀態,作者分享了通過玩心理遊戲的方式來覺察自己,並尋找自我和解的過程。方法是去想像自己像第三者般去觀察自己,反思自我相處的難題,啟發心靈重塑和內在和解,展現從掙扎走向成長的轉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