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最喜歡玩的世紀三戰役是「亞洲王朝」DLC的印度戰役,但裡頭錯誤莫名地很多。
其中一個例子,是主角納尼普叛變後,一個信使跑過來說:「蒙兀兒帝國的都爾沙已經宣布自己是印度的最高統治者了!」
這句話每個字我都看得懂,但幾乎每個部分都是錯的。
都爾沙是誰?他指的是歷史上的蒙兀兒帝國末代皇帝,巴哈都爾沙二世(Bahadur Shah II)。
蒙兀兒帝國曾經是印度次大陸最強大的帝國,幾乎名義上統治到整個次大陸。但此時已經被英國東印度公司架空,只有虛名了。
那這句話哪裡錯呢?
首先,即使只是虛名,巴哈都爾沙二世名義上,仍然是次大陸地位最高的政治人物。
你說怎麼可能?然而,英國東印度公司在法理上,是以「效忠蒙兀兒帝國的附庸」之地位,代管各地事務的。
換言之,巴哈都爾沙二世不用宣布,他本來就是印度的最高統治者。如果要宣布什麼,那也是「奪回」英國東印度公司竊取的權力。
而在歷史時空當下,英國東印度公司顧人怨的原因之一,正是身為附庸,卻打算廢除宗主蒙兀兒帝國的存在。
再來,巴哈都爾沙二世是被軍隊拱出來叛變的。他最開始根本不相信這些年輕的阿兵哥可以打贏英國東印度公司。
他繼位時蒙兀兒早就只剩下空架子了,他唯一的願望就是希望子孫可以繼續以「蒙兀兒皇帝」的虛銜在德里養尊處優下去而已。
而在遊戲動畫的時間點,巴哈都爾沙二世還在英國軍隊的看管下。所以,「蒙兀兒帝國的都爾沙已經宣布」這句話也是不對的。
反倒是德里兵變後,巴哈都爾沙二世才半推半就地「宣稱」重奪蒙兀兒帝國應有的權利。
後面的遊戲關卡會出現主角等人率著印度兵衝進德里,救出末代皇帝的場面。史實上的巴哈都爾沙則根本不希望他們來。
在叛變失敗後,巴哈都爾沙二世被流放到緬甸,最後死在那裡。某種程度上說,老皇帝是被這些印度兵間接害死的。
世紀帝國三很多考證很隨便,另一個很誇張的例子發生在中國戰役,他們居然讓鄭和艦隊掛著滿清的黃龍旗,真是傻眼到不行。
但這個遊戲很好玩,機制挺有創意的。如果他們願意兌現當初的承諾,好好把DLC繼續出下去,我大概還是會買DLC啦。
還我丹麥和波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