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戴光環的那一刻
當我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名字後面多了「經理」兩個字時,差點想拍照留念。這兩個字就像魔法一樣,瞬間讓我覺得自己走路都有風了。
朋友們看到我的新名片,紛紛開玩笑:「哇,經理大人駕到!」我也配合地挺直腰桿,假裝很有威嚴的樣子。但心裡的感受卻很微妙,就像被人遞上了一頂新帽子。外表閃亮,戴上去的那一刻會覺得自己挺拔了幾分,可時間久了,才知道帽子雖美,也有重量。

日常裡的角色扮演
成為經理後,我的日常變成了一場精采的角色扮演。第一次有下屬敲門說「經理,這個案子需要您過目」時,我內心os:「咦,我什麼時候變得這麼重要了?」表面上卻要裝作很淡定的樣子點點頭。家人聽到後,比我還高興。父母忍不住跟親戚分享:「我們家孩子現在是經理了。」朋友則調侃:「經理大人,今天這頓你要不要請客?」每次聽到,我都忍不住想:「其實我還是那個會為了便當菜色糾結半天的我啊。」
但隨著光環一起來的,是另一份真實。深夜裡,當團隊已經下班休息,電腦螢幕前的我還在修改報表;當專案出現問題時,「經理」兩個字意味著再大的責任都得先落在我肩上。那些閃閃發光的時刻背後,是更多無人知曉的承擔。
期待的重量與成長的空間
我慢慢明白,職稱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別人的期待。它不會自動把你變得更優秀,卻會讓你被更多的眼光注視著,等待著你證明這個頭銜的價值。
外人眼裡的經理,是光鮮的抬頭;自己心裡的經理,卻常常是無形的壓力。有時候我會想,是不是沒有這個職稱會更輕鬆一點?但轉念一想,真正決定你如何過日子的,不是這兩個字,而是你怎麼看待它。
如果把職稱看作枷鎖,你會被綑住;若把它看成磨練的機會,它就會成為讓你成長的契機。就像一把鑰匙,同樣的形狀,有人用它鎖住自己,有人用它打開新的門。
與責任和解的溫柔時光
直到某個加班的夜晚,看著桌上那張寫著「經理」的名片,我忽然笑了。不是因為驕傲,而是因為理解了一件事:其實「經理」不是枷鎖,而是一段陪伴。
它陪我練習如何在不同聲音中找到平衡,陪我體會承擔的辛苦與甜蜜,也陪我學會了柔軟與堅定可以並存。每一次被叫「經理」,都是在提醒我:你正在學習成為更好的自己。
當我不再用「經理」來定義自己時,反而更輕鬆了。因為那只是一個階段性的名字,而真正留下的,是我因承擔而得到的智慧,是在壓力中依然保持溫柔的能力。
寫給每個戴著名字生活的人
現在的我知道,每個職稱都只是人生路上的一個站牌。重要的不是站牌寫著什麼,而是你在這一站學會了什麼,又準備帶著什麼繼續前行。
職稱會變,責任會轉移,但那些在角色中學會的智慧,那些在期待中練就的堅韌,會永遠屬於你。
最後,想把這句話送給每一個戴著職稱的你:
「職稱是別人給的,心安才是自己的。」
無論你戴著什麼樣的名字生活,記得照顧好那個名字背後真實的自己。因為最終,能讓你在夜深人靜時安然入睡的,不是頭銜的光芒,而是內心的踏實與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