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不經意洩漏的個資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莉莉絲明天 22 歲,一起來幫她慶生吧!

看起來很日常的對話?

其實暗藏隱私危機


許多人在無意間,放個資悄悄溜出門了

包括:

  • 出生年月日
  • 住家地址
  • 手機號碼
  • 電郵信箱
  • 生活起居、習慣,活動範圍
  • 家人身份,甚至小孩的容貌、年齡、身體等


不相信嗎?

看看以下情境,也許周遭就有此類人

又或者,你就是戲中主角


出生年月日

辦帳號、身份驗證時,常會用到「出生年月日」

算是種機敏個資,但卻很容易取得


同事、親戚、初識者有時會問:「你幾歲?」

若誠實以告,「出生年」就交出去了

再來,你是否曾讓他人幫慶生?甚至把動態 po 上網?

如此便人盡皆知你的「出生月、日」,搭配年齡就是「出生年月日」

下次不妨拐朋友,把出生年月日拿到手


住址

爛公司面試

住址、手機號碼、出生年月日,常在制式應徵表出現

有些還要求照片性別、甚至身分證字號

但仔細想想:

  • 你只是求職者,公司需要知道確切住址、身分證字號?
  • 出生年月日,有些還要求「星座」,他們拿這要幹嘛?
  • 性別是個有趣的議題,難道通過與否是因為你的性別?
  • 照片就更扯了,主管 / 人資是想挑喜歡的型,還是看面相錄用?

若比照歐美外商,履歷表只會有「經歷」、「技能」、「教育」等

# 可參照 MIT哈佛一頁式履歷

一切內容都須和「工作能力」、「適合該職位與否」相關

為了公平性、保障隱私,非必要的資料就不該蒐集

一旦拿取,就有外洩機會,為何求職者要擔此風險?

# 簡單說就是攻擊面變大、須信任的對象變多,卻又無益處

而相片常能看出性別、大致年齡、種族

因此在歐美外商,履歷放照片是大忌


你可能會問,去不了外商怎麼辦呢?


當然也有台商尊重求職者,但更多的是侵入式身家調查

一到現場,或發面試通知時,往往就要應徵者交出過量個資

圓融的做法是,最小限度配合

  • 住址:填到「區」或「鄉鎮」

知道你住中山區,但不知哪條街、幾號幾樓

公司可判斷遠近,又不會直接找到你家

  • 生日、身分證字號:抱歉,請直接留空
  • 性別:看你意願,有些新公司會多一欄「不願提供」,沒有就自己加
  • 照片:說忘記帶就好

機敏個資不填,多數公司也不敢公然強求

資方藉口多半是:「寄發薪水、聯絡當事人、登錄人事資料所需」

哈囉,那是錄取後的事,才應徵誰跟你出賣一切?

除非面試保證錄取,那另當別論


不過如果是我,強求個資就拒絕面試

當場遇到者,謝謝不再聯絡,沒第二句話

# 我因此拒絕過多家,一點也不後悔

面試過程不只公司篩勞工,求職者也在觀察商家

那些「特定欄位不填,就不予考慮」者,不要也罷

進去也是爛公司,不如一開始就剔除

# 不尊重員工、甚至求職者的公司,沒什麼好可惜的

想保障隱私,就得堅守底線


手機號碼

能洩漏門號的機會可多了,但許多人仍未警覺

要知道,門號能註冊帳號,也能直接打給你

且通常不會輕易換掉,很好鎖定身份

就算你辦帳號用假名,簡訊、電話驗證時,只要是同一支號碼,就能判斷是同一人

# 眼熟嗎?這就像瀏覽器的網路指紋


那麼,什麼情況會外洩呢?


亂留聯繫方式

您好,我們在做 ooxx 問卷,方便留個聯絡方式嗎?

光是路邊市調員,就不知獲得了都少電話 + 姓名配對

濫撥電話

還有按流水號亂打電話的,你一接起來他就掛掉

為什麼?

因為他確定這支門號有人用,足矣

# 直銷、詐騙很需要這類名錄

更常見的破口,是 Line

Line 能設定「是否允許用門號加好友」,但有多少人選「不允許」呢?

若允許,則:

  • Line 聯絡人有機會取得你號碼
  • 陌生人能靠流水號找到你的 Line

他會得到 Line 帳號 + 門號 + 頭貼 + 姓名,很多個資喔!

# 順帶一提,Line 本身也是個隱私噩夢,日後會撰文替換

從前科技不發達,聯繫幾乎都靠電話,那時給門號還算合理

現在有一堆通訊軟體,要求門號反而無正當性,能不給就別給

# 還好我方格進得早,若當時要手機門號,我就不辦了


電郵信箱

許多聯絡資訊、帳號辦理、訂閱服務,都要求電子郵件

它就像數位身分證,高度可辨識使用者

若所有服務都留同一支信箱,將會非常危險

尤其知名人士,信箱出現在成人網站,就容易變成把柄

保險做法是使用別名 (alias),詳情請見專文


家人、小孩的高敏感資訊

看到篇首寫:

  • 家人身份,甚至小孩的容貌、年齡、身體等
  • 生活起居、習慣,活動範圍

很震驚嗎?

但這種人比比皆是喔!

家人身份,除了日常寒暄、侵略式履歷表外,還有個更大的漏洞 - 社群軟體

很多人會打卡、發限動、PO 文或影音

這些往往透露超大量個資,社群平台經營者、有心人士都能取得

例如:

  • 打卡:暴露你幾點幾分在哪
  • PO 照、影片:照片挾帶大量資訊,如同前述

性別、大致年齡、相貌、生活環境...

影片的話,連聲音也會洩漏

這年頭聲音能做很多事,譬如合成你的聲紋打給親友 (詐騙)

更可怕的是,社群動態常會有「別人」

朋友、家人、同學甚至路人,都可能讓你意外曝光


那標題說的「小孩高敏感個資」,是指什麼呢?

小孩被別人拍嗎?


當然,未受隱私教育的兒少,可能會誤觸陷阱

但更多的是「家長」,未經兒女同意上傳一堆生活影像

許多「媽媽」會拍自己小孩可愛的畫面,傳到公開社群分享

沒打馬賽克、沒避開臉部

日後小孩想取回個資,將十分困難

# 隱私保護的重要性,其一在於「公開資訊難以收回」

有些家長還會拍攝成長記錄,子女的「身體發育過程」全被公開

親戚、朋友,甚至他未來同學的家長,都看光光

同學家長看到,很可能導致同學也看到

想避免你的小孩裸奔,發文前請三思

# 以上真人真事,就是有家長分享欲旺盛




上述你中了幾項呢?

過去不慎不要緊,亡羊補牢猶未晚也


還有哪些遺漏的隱私破口,是我文中沒提到的

歡迎留言補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移幣的沙龍
6會員
30內容數
技術文章、文學抒發、低門檻創意實作教學,想收到通知歡迎加入
移幣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10
「手機鍵盤」是常被疏忽的隱私破口,鍵盤能否信任,決定手機是否安全。Google Gboard、微軟 SwiftKey 都有隱私疑慮,因此本篇列舉多個開源 Android 鍵盤替代品,讓用戶取回隱私。 至於 iPhone 使用者,因為蘋果生態系閉鎖,幾乎別無選擇。幸好蘋果鍵盤相對良善,不一定要替換
Thumbnail
2025/09/10
「手機鍵盤」是常被疏忽的隱私破口,鍵盤能否信任,決定手機是否安全。Google Gboard、微軟 SwiftKey 都有隱私疑慮,因此本篇列舉多個開源 Android 鍵盤替代品,讓用戶取回隱私。 至於 iPhone 使用者,因為蘋果生態系閉鎖,幾乎別無選擇。幸好蘋果鍵盤相對良善,不一定要替換
Thumbnail
2025/09/06
多數人使用 Google Play 或 App Store 下載手機軟體,中國用戶則有相應中資應用程式商店。然而,這幾個選擇都是隱私、選擇自由的噩夢。維運者貪錢貪個資,屢次被罰卻又變本加厲。若未替換掉,則保障隱私淪為空談。 本文詳述多個開源、種隱私的替代品,讓下載軟體不再用隱私與金錢當代價。
Thumbnail
2025/09/06
多數人使用 Google Play 或 App Store 下載手機軟體,中國用戶則有相應中資應用程式商店。然而,這幾個選擇都是隱私、選擇自由的噩夢。維運者貪錢貪個資,屢次被罰卻又變本加厲。若未替換掉,則保障隱私淪為空談。 本文詳述多個開源、種隱私的替代品,讓下載軟體不再用隱私與金錢當代價。
Thumbnail
2025/08/31
密碼對帳號安全性至關重要,卻是大眾最容易忽略之處。本篇介紹密碼管理軟體的重要性,也提供許多開源、加密的選擇,讓大眾能在不失方便性的前提下,享有密碼安全。 有了密碼管理軟體,就不須再為了方便,處處都用 Google 連動登入。把帳密、使用哪些服務都綁給 Google,絕對不是好主意。
Thumbnail
2025/08/31
密碼對帳號安全性至關重要,卻是大眾最容易忽略之處。本篇介紹密碼管理軟體的重要性,也提供許多開源、加密的選擇,讓大眾能在不失方便性的前提下,享有密碼安全。 有了密碼管理軟體,就不須再為了方便,處處都用 Google 連動登入。把帳密、使用哪些服務都綁給 Google,絕對不是好主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即使在一起,也變得沉默無語…… 你覺得自己身處於什麼樣的世代? 有幾次跟朋友參加聚餐,常看到其他桌的客人無論是親子、伴侶、還是朋友聚會時,會看到他們邊吃飯邊各自滑著手機。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即使在一起,也變得沉默無語…… 你覺得自己身處於什麼樣的世代? 有幾次跟朋友參加聚餐,常看到其他桌的客人無論是親子、伴侶、還是朋友聚會時,會看到他們邊吃飯邊各自滑著手機。
Thumbnail
昨天(2024年7月12日)發生一件事,實在莫名其妙,又倒楣。 本來是無聊,後來就忙著善後,不會無聊了。 昨天星期五下午,我有點無聊,想在網路上,找人聊聊天。 從民國80年開始,我就常在網路和人聊天,網路聊天的經驗很豐富。
Thumbnail
昨天(2024年7月12日)發生一件事,實在莫名其妙,又倒楣。 本來是無聊,後來就忙著善後,不會無聊了。 昨天星期五下午,我有點無聊,想在網路上,找人聊聊天。 從民國80年開始,我就常在網路和人聊天,網路聊天的經驗很豐富。
Thumbnail
與其日後勉強對方要彎下腰和我相處,「不去開始」也是避免留下禍根吶。
Thumbnail
與其日後勉強對方要彎下腰和我相處,「不去開始」也是避免留下禍根吶。
Thumbnail
如果收受別人的金錢支助,就要按照別人的期待生活著,是把家裡當公司嗎,有錢最大。
Thumbnail
如果收受別人的金錢支助,就要按照別人的期待生活著,是把家裡當公司嗎,有錢最大。
Thumbnail
在家待著的一大好處就是,可以隔絕很多不相干的資訊。這也是一個距離帶來的好處。 最近不曉得是怎麼回事,同事紛紛line我說了他們的煩心事,或是針對時事表達很多意見。說完都會補上一句「也還好啦,妳不要太在意,只是找個人說說」我真的是哭笑不得。
Thumbnail
在家待著的一大好處就是,可以隔絕很多不相干的資訊。這也是一個距離帶來的好處。 最近不曉得是怎麼回事,同事紛紛line我說了他們的煩心事,或是針對時事表達很多意見。說完都會補上一句「也還好啦,妳不要太在意,只是找個人說說」我真的是哭笑不得。
Thumbnail
2024年因為幾次聚會,開始漸漸跟以前沒聯絡的人有聯絡,細數了之後才發現雖然每天都會在社交軟體上看見彼此,大頭貼幾十年如一日,但真的見面了之後會覺得這個人好像曾經熟悉卻又蠻不熟的感觸
Thumbnail
2024年因為幾次聚會,開始漸漸跟以前沒聯絡的人有聯絡,細數了之後才發現雖然每天都會在社交軟體上看見彼此,大頭貼幾十年如一日,但真的見面了之後會覺得這個人好像曾經熟悉卻又蠻不熟的感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