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等天降貴人:找到神隊友的3個關鍵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上班的前一兩年,我只有領醫院的薪水,頂多加一點加班費。每次月初排班,就完全知道下個月能領多少。

同儕抱怨工作太忙、工時太長,我也在想:難道這份工作就只能這樣嗎?

󠀠

後來我開始挑戰不同的工作任務,也開始學習投資,才打開另一條路。不過工作的勞累程度還是一樣,因為整體的醫療環境就是如此🥲。

直到近幾年走上身心靈學習,慢慢往內觀照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我才發現:當你願意打開所有可能性,你會遇見各式各樣的貴人,也會迎來新的工作機會。

󠀠

身旁的人換圈越來越快,從原本月薪幾萬的同儕,到現在認識不少月薪幾十萬甚至百萬的人。才驚覺:原來,還有這樣的生活模式!

當你真心熱愛自己的事業,就會有選擇夥伴的權利💖。

你身旁的隊友是什麼樣子的呢

你身旁的隊友是什麼樣子的呢

回過頭來看,這些道理我們其實都聽過,只是差別在:有沒有那個決心踏出第一步。

󠀠

1. 論眼界

常聽人說:「你的收入,就是你最常接觸的五個人的平均值。」

這背後其實是「社會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人會無意識把自己和身邊的人做比較,進而設定目標。

如果你身邊的人都安於現狀,你很難看見更高的舞台;但當你與月薪數十萬的人交流,你也會開始思考:原來這才是另一種可能。眼界,決定了你是否願意相信「自己也能到達那裡」。

󠀠

2. 論環境

破窗效應(Broken Windows Theory)告訴我們:社區中有一幢建築有少許破窗,如果那些窗沒修理好,可能將會有破壞者破壞更多的窗戶。最終他們甚至會闖入建築內,如果發現無人居住,也許就在那裡佔領、定居或者縱火。

職場與生活環境也是如此。當周圍充斥散漫與抱怨,你再自律也會慢慢被拉低;相反地,如果環境裡的人習慣挑戰和突破,你也會被推著往前走。

環境不是背景,而是默默塑造你習慣的土壤。

󠀠

3. 論能量

心理學裡有個概念叫「情緒感染(Emotional Contagion)」。

人就像海綿,會不自覺吸收周圍的情緒。

如果你長期與負能量的人相處,你會被消耗甚至懷疑自己;但在正向、支持的群體裡,你會被鼓舞,甚至走得更快更穩。

能量是一種看不見卻無比真實的力量,好的隊友會推著你往前,壞的隊友卻可能在你跑到一半時鬆手。

󠀠

打造你的神隊友

所謂的「神隊友」,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你主動去選、去靠近,甚至去成為的。

因為一個人可以走得快,但一群對的人,才能讓你走得遠。

󠀠

#神隊友 #自我提升 #內在成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步向理想生活
2會員
45內容數
Hi~我是Ann 具有英國TQUK國際心理諮詢師證照 擅長問題分析、目標設定、NLP與潛意識改寫 因緣際會下接觸了正念、靈氣與牌卡療癒等靈性的知識 希望透過這個頻道 跟大家分享一些自己喜歡的方法 透過科學方法與靈性療癒 陪伴大家自我重生 打造屬於自己的理想生活🥰
步向理想生活的其他內容
2025/09/12
八年前,我在醫院工作中幾乎崩潰,透過讀書筆記問自己「我是誰、想要什麼、處境為何、有哪些幫手」,卻只能停在困惑與不滿。多年後再回望,我已累積財務後盾、職涯資歷與情緒覺察,也開始多元嘗試,把「卡住」當成轉折。今天的我,願意以有意識的選擇設計未來,不再只是被偶發事件推著走。
Thumbnail
2025/09/12
八年前,我在醫院工作中幾乎崩潰,透過讀書筆記問自己「我是誰、想要什麼、處境為何、有哪些幫手」,卻只能停在困惑與不滿。多年後再回望,我已累積財務後盾、職涯資歷與情緒覺察,也開始多元嘗試,把「卡住」當成轉折。今天的我,願意以有意識的選擇設計未來,不再只是被偶發事件推著走。
Thumbnail
2025/09/12
與家人相處,常因表達不清或怕對方誤會而產生摩擦? 本文分享3個小技巧,教你如何有效溝通、表達需求,同時維護良好關係,讓愛更順暢地流動。
Thumbnail
2025/09/12
與家人相處,常因表達不清或怕對方誤會而產生摩擦? 本文分享3個小技巧,教你如何有效溝通、表達需求,同時維護良好關係,讓愛更順暢地流動。
Thumbnail
2025/09/11
透過整理書房,我發現空間清理其實就是內心排序。 文章分享五種常見煩悶來源:空間太亂、被迫做不喜歡的事、理想與現實衝突、身體狀態不好、逼自己一定要有產出,並提供對應的舒緩方法。
Thumbnail
2025/09/11
透過整理書房,我發現空間清理其實就是內心排序。 文章分享五種常見煩悶來源:空間太亂、被迫做不喜歡的事、理想與現實衝突、身體狀態不好、逼自己一定要有產出,並提供對應的舒緩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總是能把工作做得比別人好一點,多一點。他們不僅完成分內的工作,還經常主動承擔更多責任,為團隊帶來意想不到的價值。這些人往往被稱為"職場神隊友",他們的秘密是什麼?難道真的是因為他們比別人更聰明或更有天賦嗎?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總是能把工作做得比別人好一點,多一點。他們不僅完成分內的工作,還經常主動承擔更多責任,為團隊帶來意想不到的價值。這些人往往被稱為"職場神隊友",他們的秘密是什麼?難道真的是因為他們比別人更聰明或更有天賦嗎?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同事,有些人充滿熱情,有些人則安於現狀。 當積極的職場新人面對消極前輩,透過本文分享的策略建立基礎,打造優勢!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同事,有些人充滿熱情,有些人則安於現狀。 當積極的職場新人面對消極前輩,透過本文分享的策略建立基礎,打造優勢!
Thumbnail
在光鮮亮麗的背後隱藏一些不確定感:自己努力這麼多年,加薪升遷老是輪不到我?上班族除了專業技能到位、展現工作成果,還有哪些該注意的地方,我請教了資深主管、企業主及自身在職場經驗,想和大家分享哪些職場行為可能是阻撓你晉升的隱患,以及該如何避開這些雷區?
Thumbnail
在光鮮亮麗的背後隱藏一些不確定感:自己努力這麼多年,加薪升遷老是輪不到我?上班族除了專業技能到位、展現工作成果,還有哪些該注意的地方,我請教了資深主管、企業主及自身在職場經驗,想和大家分享哪些職場行為可能是阻撓你晉升的隱患,以及該如何避開這些雷區?
Thumbnail
嘿,各位職場菁英和打拼族們!今天我們要來聊一個超級敏感又容易引起爭議的話題:薪水到底能不能真實反映一個人的工作價值啊?這個問題可讓不少人糾結了!有人說「高薪才是王道」,也有人說「錢多事少離家近」才是人生勝利組。但是,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Thumbnail
嘿,各位職場菁英和打拼族們!今天我們要來聊一個超級敏感又容易引起爭議的話題:薪水到底能不能真實反映一個人的工作價值啊?這個問題可讓不少人糾結了!有人說「高薪才是王道」,也有人說「錢多事少離家近」才是人生勝利組。但是,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Thumbnail
先問問自己為什麼工作要這麼拼命? 是自我要求? 還是想升官呢? 想被重視光努力還不夠的,要懂得看人!!!! (1)你的優勢不是你的相對優勢 學經歷十分優秀,工作又十分認真,但這又如何呢? 如果這份工作有光環,或者PAY很高,競爭者非常多。此時背景、人脈、靠山、人格特質、向上管理就會
Thumbnail
先問問自己為什麼工作要這麼拼命? 是自我要求? 還是想升官呢? 想被重視光努力還不夠的,要懂得看人!!!! (1)你的優勢不是你的相對優勢 學經歷十分優秀,工作又十分認真,但這又如何呢? 如果這份工作有光環,或者PAY很高,競爭者非常多。此時背景、人脈、靠山、人格特質、向上管理就會
Thumbnail
我只能將我多年在職場觀察到的現象,描繪讓你知道。希望你能夠從這些背景考量各自不同的企業經營中,找到一個讓自己穩定成長的方向。
Thumbnail
我只能將我多年在職場觀察到的現象,描繪讓你知道。希望你能夠從這些背景考量各自不同的企業經營中,找到一個讓自己穩定成長的方向。
Thumbnail
既然當人下屬要為難,當人主管也要為難。至少當人主管權力比較多,薪水比較高。那麼何不掌握更高的權力,領取更高的薪水,
Thumbnail
既然當人下屬要為難,當人主管也要為難。至少當人主管權力比較多,薪水比較高。那麼何不掌握更高的權力,領取更高的薪水,
Thumbnail
團隊因優秀同仁離職後出現職缺,而離職同仁透過關係積極求職。文章談論外商工作的高薪低壓情況,以及職務天花板的困境,並鼓勵個人明確自身需求與目標。透過此篇文章,作者分享了對現況的反思,並期望讀者梳理自己的想法,做出最合適的決策。
Thumbnail
團隊因優秀同仁離職後出現職缺,而離職同仁透過關係積極求職。文章談論外商工作的高薪低壓情況,以及職務天花板的困境,並鼓勵個人明確自身需求與目標。透過此篇文章,作者分享了對現況的反思,並期望讀者梳理自己的想法,做出最合適的決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