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9/12
今天翻之前的讀書筆記,看到我2017/10/5寫的
那時正瀕臨崩潰狀態,已經下定決心年後提離職
這是2011年出版的書,那時邊看邊做筆記,整整寫了12頁🤣
在書中有48小時的人生修練與企劃:每道修練習題讓你直視並思考人生的大問題,當面對每個階段的不滿足和困境時,認清「自己的價值」、「自己的優勢與弱點」、「掌握未來方向」。
這本書提出足以改變一生的四個大問題:
- 「你是誰,你想要的是什麼?」
- 「你現在的處境為何?」
- 「接下來你要做什麼?」
- 「你有哪些幫手?」
我在第一段的筆記就是
卡住了:想像力的退化
生活一成不變,就是想像力僵化
那時醫院有提供MTP中高階主管管理能力的培訓課程
當時的組長們都因為太忙婉拒,主任問我要不要去
我說:我應該不會擔任主管,也無法勝任,要不要找別人
後來因為真的找不到人,想說難得醫院有找外部的專業講師來授課
就還是參加了課程
一梯大約30幾位員工參加
有的已經是主管,有的跟我一樣不是
在問題剖析跟工作改善環節
我們常常邊上邊嘆氣
比較有想法跟抱負的
也常常在課程中眼眶泛紅
一個組織的文化
其實就是看最高掌權者的所作所為
說出來的口號都是空泛的
只要看他下達的命令跟身旁的大將即可
課程結束後半年,我們那組離職的同事高達一半
我自己也因為撐不下去提離職
但主管慰留了我,讓我留停三個月休息
他自己也因為單位流動率過高
而被另一位外部主管替換掉
前次的留停三個月
我基本上都在養傷🤣
第一個月在出國跟休息中度過了
後面有學習程式交易,也有學一些自己有興趣的東西
但沒有再把此書拿出來拷問自己一番
所以六年後,問題還是在,然後又爆發了🤣
這次不同的是什麼?
- 金援後備:房子賣了,房貸換弟弟背😆;交易獲利年獲利也與本行收入一樣、5年躺平也沒關係
- 有話語權的資歷增加:前面的職涯,只做著苦勞的工作;2018年末返回職場後,被新主管提拔為組長,三年間經過他的訓練完成了大大小小專案,也順利晉升到副主任
- 面對自己的情緒:2023年開始學習身心靈相關的課程,正念、靈氣、身心靈成長課程、神諭卡牌等,去了解自己的情緒、嘗試自己不同的可能性
- 多元嘗試:除了藥師與交易者,還有沒有其他的收入來源?這也是我這半年想要達成的,去檢視自己有幾兩重,看看市場買不買單你的知識變現
當我逃避覺得沒有時間去思考人生方向
我的生命就只是一連串偶發事件的結合
那本書的四個問題,當年的筆記充滿了問號與不確定。
八年後再回答,卻有了不同的聲音:
- 我是誰?一個有選擇的人。
- 我想要什麼?能夠自在地實現自我價值。
- 現在的處境?不再只是被動承受,而是可以設計未來。
- 我的幫手?知識、經驗、情緒覺察,以及願意同行的夥伴。
人生的問題,從來沒有一次回答就能定案。
重要的不是找到「最終答案」,而是願意一次次更新自己。
六年前的我,還只停在「對於環境的不滿」;
但今天,我學會了把「卡住」當成轉折,把困境當成提醒。
如果你也在十字路口,不妨重新問自己一次:
「你是誰?你想要什麼?」
答案,會比你想像得更靠近現在的自己。

面對四大拷問,你的回答是什麼
今日IPA:2,047(二手書+交易);累積IPA:86,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