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意外的挑戰了一天無手機。
周日要去高雄上課,所以一早就開車到高鐵站,才停好車,卻赫然發現——手機忘在家裡!腦中立刻冒出:要不要立刻開回去拿?
想了想,其實一整天不用手機,好像也不會怎麼樣。唯一讓我心裡發慌的,是高鐵票——因為我早就用手機APP取票,壓根沒有紙本。只好硬著頭皮告訴自己:「到時候再說吧!」
挑戰一:高鐵票
到了購票窗口,果然被告知只能重新購票。我不死心地問:「那不能用身分證號重新出票嗎?」
站務員互相討論了一下,追問:「妳是買早鳥票嗎?」 「對!」 他們又低聲交換眼神,好像在權衡什麼,最後才點點頭說:「這次幫妳處理,但下不為例哦。」
那一刻,我心裡真是鬆了一大口氣。謝謝這份小小的通融,讓我覺得自己被善意接住。
挑戰二:搭計程車
抵達左營站,接下來要搭計程車去目的地。平常有手機導航,我總會一邊跟著地圖、一邊確認路線,深怕司機聽錯地址或繞遠路。
但今天,什麼都沒有。
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交出去,相信司機的專業。
一路上,我緊盯著窗外的街景,生怕被載到其他地方。但慢慢地,我發現自己竟然開始放鬆,看著那些曾經熟悉、卻少有機會細細端詳的建築,路邊騎樓下的小攤,甚至牆上的舊招牌。當車子轉進熟悉的巷口時,我才真正安心。
意外的收穫
整天下來,沒有手機的我,好像反而更專注在身邊的人與事。
少了滑螢幕的習慣,多了抬頭觀察的時間。少了「即時拍照存證」的反射動作,多了「當下體驗」的真實感。
我聽見平常被忽略的聲音:計程車轉彎時輪胎與柏油摩擦的聲音、路邊小孩嬉鬧的笑聲。 我看見平常不會注意的細節:騎樓鐵門上斑駁的痕跡、行人匆匆走路時臉上的表情。
最驚喜的是,當我抬頭望向天空時,竟然看見一朵愛心形狀的雲。心裡第一個反應是——啊,沒有手機不能拍下來!
但下一秒我想通了:這份美好,其實已經烙印在我的記憶裡。它不是要被存進相簿,而是存進心裡。
一天的反思
我們太習慣用手機做所有事:買票、導航、支付、記錄、聯絡。當手機不在身邊時,才發現自己得重新信任人,重新打開五感去體會世界。
是的,沒有手機確實有點麻煩,但換來的,是一種更專注、更自在的生活體驗。
我和別人的互動多了,腦袋裡的思考清晰了,心裡的步調慢了。
或許,以後我不會刻意忘記帶手機,但我會記得今天的體會:
有時候,生活不需要透過鏡頭記錄、不需要用螢幕過濾,最好的畫面,就是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
下次,或許我還會再給自己一個無手機日,讓生活多一些空白,也多一些驚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