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曲:工具箱篇
你已經踏出了第一步,開始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你的工作流程。現在,讓我們深入探討,要打造你的「AI 辦公室管家」,究竟需要哪些工具?
這個工具箱,就像一個樂高積木組,每一個零件都有其獨特的功能,而你的任務,就是將它們完美地組裝在一起,創造出屬於你自己的自動化系統。
一、AI 夥伴:你的內容創意發動機
AI 是這場自動化革命的核心,但它並非無所不能。你需要知道,在不同階段,應該使用哪位 AI 夥伴。- Google Gemini (或 ChatGPT): 這兩位是你的主要寫作與發想夥伴。
- 角色定位: 他們是你的「點子發電機」和「初稿寫手」。
- 適合任務: * 內容發想: 丟給他們一個主題,他們能給你多個角度與大綱。初稿生成: 提供關鍵字與需求,他們能迅速生成一篇有基本架構的文章。資料摘要: 當你找到一篇 5000 字的長文,請他們幫你濃縮成重點,快速掌握核心。
 
二、流程引擎:你的自動化中樞神經
如果說 AI 夥伴是你的大腦,那麼流程引擎就是你的中樞神經系統,負責將所有工具串連起來,讓資訊能夠自動流動。這就是你提到的 n8n 扮演的角色。
- n8n: 這款工具是我們的核心推薦,因為它提供了強大的客製化能力,而且你可以自己架設,更能掌握你的資料。
- 角色定位: 它是你的「資料搬運工」和「工作流指揮家」。
 
核心功能: * Trigger (觸發器): 這是工作流的起點。例如:當你在 Google Sheet 新增一行資料、當你在 Airtable 勾選「已完成」、或是每週一早上 9 點。Node (節點): 每個節點都是一個具體動作。例如:傳送資料給 AI 模型、將 AI 輸出的內容發布到你的網站、發送一個 Line 通知給你。Workflow (工作流): 將多個節點串連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自動化流程。你可以設計一個複雜的流程,讓它先從網站爬取資料,然後傳送給 AI 進行分析,最後把結果存在你的筆記本裡。
三、資料庫與內容中心:你的數位大腦筆記本
你的內容、想法、以及所有自動化產出的資料,都需要一個穩定的家。
- Notion (或 Airtable, Google Sheets):
- 角色定位: 他們是你的「內容創作中控台」和「數位大腦」。
- 適合任務: * 靈感資料庫: 將 AI 產生的點子、新聞摘要、或是你自己隨手記下的想法,統一存放在這裡。文章管理: 用表格管理所有文章的狀態,例如:待發想、初稿、校稿中、已發布。內容模板: 建立文章模板,讓 AI 在生成初稿時有所依循,確保文章架構的一致性。
 
工具箱總結
- 發想與寫作: Google Gemini / ChatGPT
- 流程串接與指揮: n8n
- 資料儲存與管理: Notion / Airtable
將這三個核心工具結合起來,你就能打造一個強大的「AI 自動化工作流」。
我知道,從零開始可能會感到有些不知所措,但別擔心。下一部曲,我將以我的親身經驗,手把手帶你走過我的「AI 內容自動化」工作流,讓你清楚看到每個步驟是如何運作的。


















